分享

于大勇:咫尺之遥的文明与野蛮(2)

 天竺人 2018-06-13

埃特斯山海拔并不高,还不到500米,却是图林根盆地和魏玛市的最高点。登高望远,美丽优雅的魏玛尽收眼底。

1706年,威廉·艾恩斯特公爵委托建筑师约翰·米策在原奥古斯丁修道院的残垣根基上,建一座简约的狩猎行宫,耗时六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新行宫则于1740年完成。

公爵夫人安娜·阿玛利亚在其子卡尔·奥古斯特上位后,选择埃特斯山行宫作为自己的夏宫。这里曾经高朋满座名人云集,如大文豪歌德、哲学家约翰·赫尔德、女歌唱家克洛娜·施略特、作家翻译家克里斯托托夫·马丁·维兰特、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德国剧作家兼诗人弗里德里希·黑贝尔等。宾主聚集在此,演奏、读诵、跳舞、相爱,或对同行的作品评头论足,激烈辩论。

埃特斯山的这个艺术家圈子当年被誉为魏玛的“缪斯庭院”。安娜·阿玛利亚还让人在旧宫的宴会厅里建了剧场。歌德在此指导过《普龙德维勒年市》《在陶丽思的伊菲革尼亚》等剧目。多才多艺的歌德甚至亲自担纲俄瑞斯忒斯一角,他的挚友克洛娜·施吕特出演伊菲革尼亚。

1800年,德国的另外一位大文豪席勒也慕名而来,并在此完成了他的作品《玛丽·斯图亚特》。1808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来此参加盛大的狩猎活动。

由此向西,距离这个“缪斯庭院”不远处,纳粹在“古典魏玛”100多年之后,用囚犯的血泪建起了一座人间地狱——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它一开始叫“埃斯特山集中营”(KL Ettersberg),由于这座山与歌德的名字密切相关(他的作品中多处提到过它),因此即便魏玛属于纳粹重镇,但这个名称最后还是被市府否决掉,改为世人熟知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著名的犹太流亡者、后来又回到德国的语言文学家理查德·阿尔温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们与魏玛之间横卧着一个布痕瓦尔德。”游览完“古典魏玛”,再沿着那条当年的“血路”来到集中营旧址,笔者经历了一次从文化圣殿坠入人间地狱的穿越。

集中营入口处的铁门上,用铁血色镶着三个赫然大字:JEDEM DAS SEINE。翻译成中文就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或“自作自受”的意思。站在门外,看这三个字是反着的,只有站在门内,它们才是正的。很明显,这句话是给囚犯们看的,是为了每天提醒他们清楚自己的处境,接受眼下的事实。为了加深犯人的罪感,纳粹还在铁丝网外,用从囚犯们那里搜刮来的金钱修建了一座小型动物园,一方面供党卫军骷髅队官兵及其家属消遣,一方面也为了告诫囚犯,“你们是一群连动物都不如的渣滓”。魏玛彰显德国民族性的正反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