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音乐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6-14
 音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音乐则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是人们心灵上的体操,与体育同样具有健身功能。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可以愉悦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已经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学生走向了操场、走进了大自然、走到了阳光下,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了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可是大部分的体育锻炼却都是无声的,学生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让学生对锻炼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运用音乐作为体育运动媒介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体育运动更加充满活力,是阳光体育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我觉得音乐在体育中起着很大作用,体育运动的灵魂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意识、锻炼质量、陶冶情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体育锻炼的时候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能促使学生运动神经更易兴奋,从而提高兴奋性,进而减轻疲劳感,激发机体本身的潜能和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再是过去单调乏味的体操锻炼等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设计了随着优美的乐曲声,由老师带领着学生做体育运动的练习,把优美的乐曲和体育锻炼结合起来,从而学生能更加积极参与,并享受这一过程。学生在完成比较大强度和密度的运动后,教师不是采用单调的口令操来进行放松运动,而是让学生伴着老师播放的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能够进入一种舒服感觉中,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从而很快地消除疲劳,恢复正常心率,进而跟随老师轻松而且愉快地进行体育锻炼。把音乐恰当的运用到体育各个环节之中,使原来单调乏味的体育锻炼变成动作优美,气氛活跃的运动,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体育中穿插进音乐,也要有选择符合主题的,要在不同的锻炼中融合不同的音乐。

一、选择适当的音乐,让音乐和体育的动感相结合

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的会有一个整体情感体验感知,音乐具有能够使情感艺术化、对象化的特点。比较常见的是,在武术或体操锻炼中,播放的《男儿当自强》、《双截棍》等等这类的音乐,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的运动激情,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这样将音乐和体育融为一体,由原来单调而乏味的体育锻炼变为了充满乐趣的游戏,此外,结合音乐和体育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在田径运动教学中,播放一些在奥运会、亚运会赛场上的歌曲,象《亚洲雄风》、还有张学友的《旗开得胜》等都是非常好的体育锻炼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这样优美的音乐环境下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体育个性、体育品德。

二、体育锻炼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音乐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音乐应该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达到兴奋状态,同时也可以使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更加欢快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这个阶段可以播放类似于迪斯科、摇滚音乐的节奏较鲜明的音乐,比如《健康歌》等。高潮阶段。高潮阶段宜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是学会表现出一种激情高昂、生机勃勃的情绪。高潮阶段的音乐可参照不同的体育项目的特点来选择音乐结束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在紧张而且高强度的体育课后一般会有一定的疲劳,在这个阶段应当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来调节。比如《小夜曲》等,可以使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放松紧张的情绪。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音乐。在根据学生实际年龄情况,选择音乐时,要尽可能选择学生一些比较熟悉的、耳熟能详的歌曲或乐曲,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体育锻炼项目都适合于配乐教学,有些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趣味性,如果再配上音乐,反而有可能就会弄巧成拙。所以在进行配乐授课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音乐应选择一些具有直观性,艺术性,教育性,时代性,科学性,以满足教学情景的需要。因此,要求体育教师要准确地掌握音乐的属性、分类。为此老师在日常的体育锻炼实践中,除了应该钻研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地学习目标范围以内的音乐知识、逐步学会体会和分析音乐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才能更好的把音乐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选取音乐时,要使音乐的风格与动作风格相一致。选取音乐时也要考虑授课内容、教材水平、学生水平和音乐风格的协调统一,不能不顾一切地生搬硬套,毫无针对性地使用。

音乐对人体心理、生理、健康等有着很大的影响,音乐本来就同健康紧密相连,优美的音乐能消除紧张情绪,可以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体育锻炼中,音乐可以起到激发学生身体神经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音乐,在要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的同时,也要能充分的理解体育锻炼目的的前提下,从音乐的特点出发,使音乐在体育锻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使体育锻炼取得实效。

三、用音乐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低年级处于“纯乐”阶段,重点应该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不要求掌握每个动作和技术,只要求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其作用。由于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做准备活动时,我运用了小动物模仿操的音乐。跟着音乐,孩子们可以模仿“大象、小猴、小白兔”等各种动物,可静可动,可高可矮,可快可慢。老师不做任何限制,这就使学生们完全置身于一个小小的动物世界之中。他们在这个生动活泼的世界里充分展示着自已的本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练能力。

用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音乐伴奏使动作和乐曲产生“共鸣“激发人体的潜力,振奋人的精神。用音乐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通过音乐伴奏能调节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觉,时空感、和运动定向能力。用音乐放松学生的身心。可以抑制疲劳,加强疲劳的消除。达到休息的目的。让音乐融入体育锻炼,使学生在唱唱玩玩中,用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去研究音乐之美,体现每个动作和内容,不但有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唱唱玩玩中获得了体育知识和技能,音乐让体育充满了乐趣。

还记得那一首《超越梦想》吗?当年让多少人热血澎湃,让多少人爱上体育,让多少人深刻体会了体育的美,音乐让人们爱上了体育。每一次的奥运会,音乐让体育有了灵魂,音乐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在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已逐步被一些体育项目所采用.音乐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体育运动的表现力和美感,而且在很多体育项目中合理地运用音乐伴奏可以提高运动成绩,音乐已成为它们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一世纪的体育运动,已不再是一个单调的肢体动作,而是与音乐相结合的动感技能的表现。音乐融入体育,深受学生的喜爱,现代医学证明,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欣慰、愉悦、兴奋、镇静等效果。在和谐的音乐伴奏下,学生练习、学习的过程成了快乐的过程。我们在课间或者活动时间多给学生播放一些适合阳光体育项目的音乐,比如我们夏季的大课间活动,天气比较炎热我们农村小学的场地有限,我们可惜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分组活动,让学生觉得优雅的音乐可以让学生不那么烦躁;冬季可以放一些欢快激情的音乐,让学生听到音乐就能感到温暖,这一点我们沙二小做的就比较好,不同的季节配合不同的音乐开展各项阳光体育活动;我觉得让音乐成为体育的伴侣,这样会让我们的体育更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