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教育不是“洋高考”,国际学校应着眼于未来教育|上海访校

 昵称815848 2018-06-14


新学说上海访校行这一站来到了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风景宜人的松江区,经历了清早的一场瓢泼大雨,到达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时已经转成沥沥小雨。


此前,新学说曾就国际化校长这一主题专访过西外的林敏校长。林校长认为,国际化校长是一位教育人,具有教育情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而新学说也通过此次实地探访,切实地感受了这所以学生为本的国际学校呈现出的独特面貌。

 

西外校园


新学说访校团刚走进学校,就被这所被绿色包裹住的校园深深吸引住了。砖红色的教学楼和一抹抹绿色相互映衬,正值学生上课时间,整个校园呈现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教学楼后的每棵树旁摆放了长椅,侧设一个卡通小书箱,让人忍不住想在雨后阳光再次洒向大地时,呼吸着伴随着雨水的清新和泥土、植物混合着的芳香,在书箱旁的长椅上坐下来,静静品味一本书,放松头脑和心情。

 

据林校长的介绍,学校的很多地方都设有这种小书箱及挂在树上的小书篮。不拘泥于空间,让阅读无处不在,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去阅读才是最终的目的。


在这座美丽校园的第二教学空间中,林敏校长和此行访校的新学说CEO吴越在西外第二教学空间的小木屋中还就国际化教育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和探讨,给新学说的这次访校行增添了一份别致的收获。

◆ ◆ ◆ ◆

国际化育人的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 ◆ ◆ ◆

在参观交流过程中,新学说访校团一行了解到,西外是十三年前在一块稻田慢慢生长起来的一所中西融合的国际化学校。现有五千多名中外师生,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立足本土,大力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教育资源,致力于将中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实现自身潜能及价值,培养充满生命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公民和国际精英。

 

自2005年成立以来,西外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学校目前拥有一支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包括外方校长和8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师资配备精良,结构合理,不少教师拥有国内外硕士、博士学位。2014年,国际高中部成为上海市教委特批的21所国际课程班试点学校之一。


步入教学楼的大厅,“求真 树人 厚德”六个大字映入眼帘,六个字的校训,体现出西外办学理念的同时又展示出了浓厚的校园文化风气。

 

西外校训


“陈寅恪在给王国维的墓志铭上写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把它改成‘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也是我对国际化教育的追求”,林校长在交流过程中向我们解释教学楼墙上刻下的十个字,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国际教育本质的看法。


正如民国时期的国际化教育,如果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培养出的国际化人才能够像人才辈出的民国时期的大师那样,国际化教育才算成功。

 

教学楼内标语


◆ ◆ ◆ ◆

大课程概念——学习无处不在

◆ ◆ ◆ ◆

西外的课程体系在保留中国经典语言、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中西融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然创造力、独立性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西外小学国际部主要采用的课程为沉浸式双语教学;初中国际部在沿用了双语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为学生量身定做国际课程,开设英语类学科课程、中西融合课程、中国文学创新课程和丰富多彩的俱乐部课程;高中国际部则开设了以北美课程为主干的中西融合的类北美高中课程并自我研发改良了一些创新性国际课程。西外还引进了美国大学理事会的AP课程及英国剑桥大学的A Level 课程。

 

在谈话中,林校长提出的大课程概念引发了新学说访校团的思考。

 

自2005年开始,西外开设的行走课程已经持续了三年,并将不断持续下去。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拿出一周的时间,由校长和老师带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全国各地。在这一周的时间内,学生们到不同于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实践、学习、追随着历史的脚步切实去体会中国文化的内涵,期间做社会调查、写研究性报告。


 西外学生行走课程剪影


这门行走课程并非我们以往所认知和理解的field trip,也非一种课后的额外加课或主课的延伸和补充。林校长认为,这样的课程反而是学校的主流课程。课程没有核心和非核心之分,将行走课程和校内课程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与老师24小时的相处和持续一周的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学习校内的课程,同时,这些在校外学到的只是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二者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才是课程的最好模式。

 

西外学生行走课程剪影


摆脱了校内一节课一节课的概念和教学空间的限制,西外学生的行走课程不仅在于给了学生知识上的输送,还发掘了每个学生天赋和才华,培养学生国际公民素养,并加强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行走课程目前已经走访了井冈山、泰山、安阳、南京、徽州、内蒙、敦煌和陕北等地,西外将学生的行走周记以及研究性报告等出版成册,作为西外最好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行走课程出版作品


行走作为西外的一种独有的课程,具有多种不同方式:学校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个人参与等等。其中,学生筑梦社团从初二年级一直到高三年级,每年暑假都会去云贵山区当地学校为学生们建小图书馆。目前西外的学生通过筹款、设计、施工以及支教,已经为当地留守儿童学校建了十几个小图书馆。

 

此前,一个关于大自然的环保宣传片震撼了朋友圈。这个纪录片正是由西外的两位15岁学生通过行走的方式,辗转多省拍摄而成,宣传公益活动。



视频转载自公众号:SonorousVoice

◆ ◆ ◆ ◆

国际教育并非“洋高考”

◆ ◆ ◆ ◆

国际化教育的概念是什么?林校长认为:国际化教育并非只是把中文变成英文,它不单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的转换,还是一种深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转换。

 

课程不应该是割裂的,课程地点也不应该有局限性,无论在哪里,学习都应该和生活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因此传统课堂之外,如西外的行走课程,它和校内的课程紧密相关,不应该形式化。

 

西外非常注重学生的人格化培养。从刚走进校园直击视觉的小书箱和小书篮再到教学楼丰富的标语海报及学生作品,浓厚的文化氛围,致力于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以及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素养。“以培养孩子能力素养的事情都叫做课程”林校长表示。课程不应该局限在教室,校内设置的书箱和书篮正是希望孩子的阅读不要被限制住,阅读并非只能在图书馆里进行,孩子能够自主地、随时随地且习惯性地地阅读,并因之培养出独立的人格,这样才是成功的教育。

 

国际教育既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就应该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大语文课程概念为例,国外的课程体系中,辩论、批判性思维、戏剧等元素都是融合在一起的,不需要单设学科。大人文教育中涵盖戏剧学习,演讲辩论,而这些课程内容也带动了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又能够让辩论能力得到锻炼,让知识和能力成为一个整体,要比机械地将割裂开来效果更好。

 

同样的,如果将整个教学空间和生活空间、活动空间都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有生命的学校,打破教育的空间界限和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构再造学习空间,这样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性人格的国际化人才。

 

◆ ◆ ◆ ◆

“返璞归真”的第二教学空间

◆ ◆ ◆ ◆

谈到了学习空间,林校长还带新学说访校团体验了西外的第二教学空间,双方还在这里的林中木屋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教育思想的探讨。

 

动物之家、兰莆小树屋、创意鱼缸、树上鸟屋、书法台、情感石块域、履带屋、虫洞教室、英语创意教室、化石馆、百草园等等,教学楼后这片“小型生态系统”别有洞天。

 

西外第二教学空间


由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们大开脑洞,亲自设计和动手改造了原本单调的小树林空间,利用二次回收的废弃物品制作了许多颇具创意的物品,把这片第二教学空间打造得有如“校内桃源”。

 

树上书屋新颖的环境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欲,三两个伙伴结伴爬上树屋阅读,轻松的环境让读书学习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虫洞教室里,除了墙上的齿轮装饰品,其他所有元素全部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装饰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创意教室。在学习中创造事物,创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西外的大课程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西外第二教学空间


“返璞归真”的第二教学空间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在原生态的情景中不断学习,在一个绿色自然的环境中不断创造的平台,让学生的素质教育变成一个轻松而有乐趣及意义的过程。

 


“木屋”对话录 —— 一场关于教育思考的头脑风暴

◆ ◆ ◆ ◆

在第二教学空间的小木屋中,林敏校长和此行访校的新学说CEO吴越针对国际教育理念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在近两个小时的探讨中,他们提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如:

 

1. 知识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变化。不同范式下的知识定义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所谓的基础知识——学生们需要埋头苦学的,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又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如何定义基础知识,是需要不断思考的。而知识的定义是有“范式”的变化的。

 

2. 国际教育不能只盯着国外已有的体系和内容,一定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变化。国际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并着眼于未来教育,设计未来教育的蓝图。

 

以下是部分聊天内容的整编:

林:国际教育需要基础知识,课程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基础知识?什么叫基础素养?基础知识在十年二十年后将会变成什么样?和我们所理解的还有多少差别?这些都是国际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知识是有范式的,不同范式下的基础知识不同的。譬如在中世纪,宗教教义是知识,而到了近代,科学则成为了知识。

 

吴:没错,我们首先对知识的概念做一个界定,并思考未来的基础知识会是什么,才能进行下一步。比如您之前谈到的大课程概念,基础知识与大课程理念息息相关。

 

林:大课程构建要基于理解才能做好,大课程也是一种基础知识。未来课程的定位都牵扯到这个问题。教育是需要基础知识的,但是基础知识如何界定是大前提。如果不定位好这个前提,那么所做的工作可能都是徒然的。如果盲目地去夯实基础知识,在学生的学习关键时期夯过时的基础知识是没有用的。

 

吴:尤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林:譬如一些知识,在今年的中高考是有用的,但是再过五年十年呢?学生进入到国外的大学里之后呢?甚至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呢?这非常值得思考。

 

吴:现在我们所谓的学生们需要埋头苦学的基础知识,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一定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林:没错。其实我们今天谈论的内容,都是一种元认知,但是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把学校做得十分精细,每一环都十分完美只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是这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呢?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

 

吴: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才是解决问题和进步的最好方式。

 

林:所以我现在也在不断思考,西外未来如何转型、如何发展。

 

吴:国际学校尤其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探索并更深层地发展。

 

林:非常正确。我们的思想要定位在,如何从一个现在的学校转换成未来的学校。就像我们目前正在做的西外教育创新工场,让老师变成创新创业者。

 

吴:老师是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很多关于教育该如何改革、创新,老师是最清楚的。

 

林:对,所以我也希望未来我们的教育创新工场真的能够变成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平台,老师在教育创新方面一定能够深入地探索并取得成果。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未来学校最重要的一定是教育机制的变化,未来的国际化教育也可以有自己的模式。

 

吴:是这样的,目前企业的模式是要优于学校的,例如公司的内部创业,都是非常好的模式。

 

林:没错,我们不能局限于现在的教育模式。我也一直在思考,未来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因为未来的变化太大了,国际教育不能只盯着国外已有的体系和内容,因为这些教育模式在国外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一定要随着变化而变化。

 

吴:国际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并着眼于未来教育,设计未来教育的蓝图。

 

林:不仅要吸收国外教育的精髓,我们还要结合中国本土教育的优势,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如何使国际教育本土化,或下一步是使本土教育国际化。西外这些年就在努力探索英美优质课程与中国教育的嫁接融合,这样我们未来的教育也可能会对全球范围内的教育产生影响。


◆ ◆ ◆ ◆

校园环境

◆ ◆ ◆ ◆

 

从2005到2018,经历了13年洗礼的西外打造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自尊互尊、关爱自然的和谐校区,以培养适应未来全球社会的、融汇中西的世界公民和社会精英为使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对国际化教育行业始终起着引领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