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湿气不除百病生”!
当人体中的湿气过重时,人就会感觉到全身都不舒服,没有办法专心去做一件事情,会严重影响到生活与学习。
并且,当身体的湿气,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毛病。
如:身材走样,头发油腻,皮肤暗黄粗糙,大腹便便,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
湿气,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而夏天又是一个湿气增长的季节,所以,夏季,要注意防湿祛湿!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下面这几点,满足的越多,说明湿气越重,需要及时祛湿气了
1.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
2.食欲不好,容易反胃、恶心,消化不良。
3.常常觉得呼吸费力,胸闷!
4.常感心烦意乱。
5.身体发沉,四肢无力,昏昏欲睡、没有精神,头晕。
6.眼睛容易疲劳、酸痛,或视力减退
7.头发才1~2天没洗,就油腻腻的,有头屑。
8.面色发黄、发暗,油腻,泛油光。
9.口干、口苦,口臭,有异味,泛酸
10.牙齿比较黄,没有光泽。而且牙龈色红,口唇也偏红
11.爱出汗,而且汗味重、体味大
12.常觉得身体发热,皮肤发烫,尤其是手脚心爱发热出汗
13.大便燥结或是黏滞不爽不成形;小便短黄
14.皮肤起痘,长斑,湿疹,瘙痒,荨麻疹反复发作。
15.肥胖,有小肚子,游泳圈。
导致体内湿气重的坏习惯
1,口味重
2,喝大酒
3,爱吃凉
4,穿得少
5,睡不够
6,运动少
几种常见小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调脾胃,巧祛湿,更健康!
祛湿,要做到健脾+祛湿,才能帮助身体从根本上祛除湿气!
喝茶,在我国有4000多年历史,将一些药食同源、祛湿作用的食材,做杯茶饮,每天喝,是既简单又有效的祛湿方法之一。
如果,发现自己湿气重,可以自己动手,用24种小食材,巧搭配,做成蒲荷陈皮茶,每天一杯,调脾胃,祛湿气,更健康!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栀子0.3g
辅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药0.2g、甘草0.2g、绿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干姜0.1g、芡实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叶0.1g、马齿苋0.1g、陈皮0.1g、桔梗0.1g、荷叶0.1g、人参0.05g、金银花0.05g、菊花0.05g、紫苏叶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净烘干,然后取相应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以上24种食材,具有健脾、利湿、排毒的功效,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湿、排毒,效果显著,可长期饮用!
其中:
蒲公英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荷叶止泻祛湿,补助脾胃,也可以清暑利湿,改善拉肚子的情况。
陈皮可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泄泻等症,常与茯苓等配合应用。
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渗湿。
砂仁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
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
栀子可清热祛湿、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山药健脾胃、止泻痢。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干姜用于脾胃虚寒、泄泻清稀无臭味、肠鸣腹痛者。
芡实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冬瓜皮健脾养颜、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
木瓜能化湿,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
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祛除湿气、利水消肿。

注意:
做此款茶时,赤红豆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成了红小豆,并且最好是炒熟!
薏苡仁也要炒熟,效果更佳!
饮用时,以温茶为宜,不宜喝过热、烫嘴的茶,否则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强刺激,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黏膜病变。
也不宜喝冷茶和冲泡过久茶,因为,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等副作用。
喝剩下的茶也别浪费了,不妨用喝剩下的茶包敷眼睛,可改善眼部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