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一周一说(八)

 石头的修行 2018-06-14

 两周古玉浅谈

周代是一个古玉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的社会发展在地域上“普天之下,莫属王土”;民族上夷夏融合“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制度上,宗法、礼乐的文明已成雏形,并且日趋完善;思想上,继武周公而后的孔子制定和完善的礼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郁郁乎文哉”。同时反映在两周时期的玉器,也纳入了广泛的各种礼仪活动之中。其宗教功能和礼制功能中的对应关系,对于我们研究两周时期玉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近来笔者就周代玉器的区域性,分期断代与类型,特定器物,用玉制度和礼制之间的关系,矿物学几个方面做了一点肤浅的研究和统计。试图通过多视角来交点来提高自己的一些认知。特别是从矿物学的角度,希望能够解决部分鉴赏问题,在此把自己的一些感知与大家交流,诚恳大家交流指导。

通常我们把出土的玉石器划分为“玉器”、“石器”或统称为“玉石器”,其标准依据矿物学家的鉴定。我感到在没有弄清古代先民对玉石的认定观念前,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理念来替代周人的认知。无论是现代概念上的软玉,还是蛇纹石以及玛瑙、水晶、绿松石甚至琉璃、砗磲等物,笔者认为在周人看来都是精美的饰物材料。原因很简单现代矿物学的概念直到清代咸丰年间才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在其先前所谓的“玉人”(相玉专业人士)仅仅是通过耳听目测来辨别。“玉德必征于声,于古尤然”,“其色温润,常如肥物所染,敲其声清引,若金碧之余响,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此真玉也。”(墨庄漫录)等此类相玉之说在古籍中均有记载。固然仔细分析其判断方式也涵盖了色泽、纹理、硬度、韧性等物理特征,但客观上的量化标准的准确性实难定性。其观察认知的程度在周人时代还是以美为主要标准。

笔者在仔细阅阅读了成都文物考古所的《金沙淘珍》以及西安张家坡遗址西周墓的考古报告。统计发现,在金沙村文化遗址出土的五百三十五件玉器中,绝大多数为软玉(非新疆和田玉),其结构特征基本与和田玉相似。并且全部玉器在出土文物中所占的比例为43.37%。在张家坡遗址出土的玉器中,透闪石软玉比例高达64.9%,蛇纹石18.1%,大理石9.2%,其他的为0.1%至1.6%不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32件圭中,大理石占了13件,软玉占了12件,蛇纹石4件不明材质占了4件。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用玉制度来看上述数据,在等级划分的墓葬中,所含透闪石材质的比例与墓葬等级有着对应关系。这就是我们必须对和田玉结构解理,化学物理变化现象以及对历史文化充分认识的必要性。这些数字包含的意义需要我们去有机地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结合和深思。许多的鉴定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之点,完全掌握那是高人。是不是可以找一找自己的弱点呢?

鉴定古玉的方式,据笔者根据现代观念来总结不外乎八种方式(在此笔者只谈其缺点,优点留了一点空间供给大家):

1、经验论:这种方式受到空间角度的约束。比如,受到从师传承、鉴赏器物的狭隘性以及自身积累的切入角度不同的影响。由此往往就是在大家之间也会产生分歧。笔者感到经验之说主观性比较强,科学性相对较低,而主观性强的特质,以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都会形成鉴定上的一个严重缺点。

2、沁色论:在谈到古玉时必然要涉及“包浆”、“沁色”。而由于受到不同年代、地质、地域、温度、气候、附着物、地下水文水质、墓室构造等等因素的干扰,其不确定性体现在古玉的千变万化沁色之中。多年来业内人士都共识其过渡自然,但自然标准确是无标准可言。古玉在其表面和结构所形成的沁色变数,相当复杂,如果仅仅因为沁色的存在和变化来确定年代时间笔者感到两者之间并无因果的对应关系。

3、文献著录论:“尽信书不如无书,信哉”。我们如果拿演绎了漫长历史的礼制学说来推测良渚文化贵族墓的器物,以图论证当时的用玉制度,笔者感到有些牵强。《伪书通考》有关琮与璧的论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文献论著的参考价值不可否定有其积极的一面,照章全般不免有其片面之处。

4、考古学论:考古学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系列的标准器。而地下文物时代的确定只具有时间下限的意义(除非学术上一致认可),一般的孤品在学术上并无有力说服力。就现实来说,我们历史上失去链锁的地方还很多。8000年前兴隆洼文化如此精美的玉玦在它诞生之前的演变过程,传承延续过程好像突然地不存在了,说明了什么呢?考古有其局限性,不能涵盖所有在世或未出土的器物。

5、古物器型论:这种方法从实物推演的角度串联了历史的变迁,以纹饰的结构布局变化,铭文的符号演变,写实与抽象之间交替,阐述了人类文明在审美上的进化。而这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却给仿古造假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对初入古玉的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6、历史文化论:文化学的意义在于将单纯的玉器研究带入了古代文明史诗的整合和。它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类型、文化、归属、风格是有益的。但对其真伪的鉴定,笔者认为过于牵强。

7、地质矿物学论:由于许多玉矿的资源枯竭,由于玉材的可“改件”、可重复性,我们对已经认识的玉材认定仅仅停留在其形成时间、地点、来源和玉质的范畴以内。对流通以后的古玉情况,知之甚少。鉴定的方式也仅仅停留在玉质的认定结合高古用玉的大致情况来判断,对汉以后的鉴定缺乏说服力。笔者是以研究玉质为主的,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到作为参考的一个依据尚可,对真正认定古玉来讲尚需进一步深入探索。目前直接的意义还缺乏论据和力证。

8、加工工艺论:就目前来说对古玉加工工艺的工具缺乏出土器物加以佐证。单纯用放大镜观察的痕迹现象很难说明问题,工艺受到当时经济、工具,熟练、地域、传承、方式等等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不能就一两件出土玉器来说明问题。再者就目前掌握的器物也缺乏标准的放大图片资料库供大家参考,很难形成统一的看法。

那么笔者在上面讲了这么多弊病,是否就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来鉴定古玉了呢?非也!笔者认为,每一个收藏爱好者只要敢玩收藏,应该都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就是看您是否敢于接受现实,认真对比发扬自己长处,对短处多做功课,谦虚请教“补己短,奉其长”这样古玉交流就会循序渐进,健康发展。这样就会是自己少交学费,加快认知水平。最最可怕的是固步自封,一叶遮目,固执己见。

 

试说古玉

这是我收藏的一件具有商周时代风格的白玉蝾螈佩,现在我来谈谈自己对这件器物的认识。整个器物工艺主要表现在勾撒法与浅浮雕法两个方面。其纹饰阴线、阳线均有,细阴线多是划痕,稍粗的则是用铊子垂直琢出,呈圆底状的沟,在转弯时外侧多留有粗的毛痕,证明是用铊子蘸解玉砂琢成的。曲线为逐段连接而成,时有断开或交叉的地方,尚且不能很好地连贯。

技艺说明:阳线的雕法是先在欲雕阳线的两侧琢阴线,再用“减地”或“压地”的雕法,把二阴线外侧地子平均减低或抹斜,显出阳线。这种雕琢技法即是勾撒法。用勾撒法琢出兽面各个器官,昂首其作张口状,口鼻分明,“单圈圆眼”眼珠微凸,双目炯炯有神。兽面雕琢精致,线条流畅。浅浮雕技法开运用。先用“减地”、“压地”手法突出耳、目、头、足的形体轮廓,其内再用阴、阳线表示细部,立体感很强。身上纹饰为夔龙纹、卷云纹多组。

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

蝾螈,水蜴也。或谓之号蟪,或谓之蛇毉
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

反面,可见这个器物包浆老道,脂份四溢。
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从透光相片来看,沁色感到自然,层次分明。
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

整个器型线条基本流畅,碾槽内包浆与表面一致。

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

钻孔边沿有的规整有的有爆口,内部玉质有新鲜感。
古玉一周一说 <wbr> <wbr>(八)

在高倍电子放大镜下观察,玉质表面呈现不规则裂纹,黑色沁由此而入,感觉为炙玉现象。

我感到这应该是一件炙玉的仿品,这个定义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争议,恳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拜托谢谢!

玉润墨香拙笔    11.0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