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我们更愿意在高楼里面谈高楼的问题,在公园里面谈公园的问题,在墙旁边谈墙的问题。而我认为对于当代艺术的反思则应该站在楼顶或者公园旁边的马路上。 关于作者 林书传,1986年出生于湖南,策展人,纪录片制片人。现任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2007年开始从事艺术策展工作,长期以展览、文献、纪录片方式关注中国非体制年轻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状态。曾策划或执行“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亚自由”、“China Now”、“策展研究计划”等长期展览项目,及邱志杰、岳敏君、朱赢椿、常青、沈勤、沈烈毅、井上有一等艺术家个展。 以下为“反思絮语”专题之林书传个人内容,“反思絮语”当代艺术专题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及英盟当代艺术馆联合发起,相关原文未经我方授权禁止刊载。 公园里面有一堵墙 文 / 林书传
程新皓《盘龙江》,视频、声音 11分56秒,2017 如果跟时区无关,每个人都把自己醒来当成新一天的开始。今天大家醒来,发现窗外的公园里多了一堵墙。对于当代艺术的反思,我想应该从公园里的这堵墙开始谈起。
第一种人醒来:“我家楼下的公园里多了一堵墙,远远的看不清内容,反正不好看,看起来挺别扭,我不论去遛狗还是散步都好像要绕着走。 我不关心这堵墙是谁建的,他要干嘛与我无关,反正这堵墙不要挡住我看风景的视线就好。”
第二种人醒来:“谁在我的公园里建墙了,不好看,实在太丑了,俗气!什么雕龙砌凤,什么唐诗三百首,我要举报!什么?没人接电话。那我自己给它敲了去!”
第三种人醒来:“公园里面多了一堵墙,不好看是肯定的。我先下楼看看这墙是什么结构,好不好拆,应该用什么工具拆。然后我上楼坐在桌子前,想想这墙该怎么重新设计一番,好看些,气派些,合理些。”
第四种人醒来:“有人跟我说楼下多了一堵墙。公园里为什么要有墙?公园里为什么要有墙!我推开窗户去看看,果然没有墙,大家都是骗人的。因为公园里不应该有墙,而且楼下也不应该有公园。”
厉槟源 《自由耕种》 影像截图 当我们日复一日的睡下醒来,每一天都可能会面对的艺术问题或者是生存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公园”与“墙”在我们睡眼惺忪的眼里,它的概念应该是模模糊糊的,每个人的解读应该不同,在这里我们暂且将它们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创作空间和一些障碍。 如果我们把这四种醒来的人放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进行考量。第一种人具有基本的审美,他能分清楚这堵墙好不好看,但这堵墙并没有真正改变他的创作,他在一个开放的创作空间中,永远做的是散步和遛狗的私家事,因此他永远是公园中那个看风景的人。这是当代艺术圈中较为多数的人。 何利平《杂种文化》,高清视频 3分50秒 第二种人同样具备基本的审美与价值的判断,他在同样一个开放的创作空间中,他的行进轨迹一直是直线,所以拆除障碍与构建废墟是他们的基本行动。他们的创作总要赌上一些自身,牺牲一些安全感。他们算是当代艺术圈中的行动者,在现实中却是少见的。 第三种人除了基本的审美,其在艺术的价值判断上是准确而敏锐的,他们是理性的拆除者,同样也是理性的构造者。他们不迷恋废墟,而更希望构建自身的符号与权力。他们算是当代艺术圈中成功的人,是资源的整合者,也是极少的一部分人。 第四种人应该是属于理想中的人,生存在一个时代,能碰上一个是幸运的,生存在一个时代,能碰上一群,这个时代是幸运的。这种人的创作没有公园的概念,所以也不会存在墙的障碍。他从来不会去当代艺术中去寻找当代艺术的答案。 何玲《轰》,装置、影像,10分钟 事故遗留物及相关文档 这是一个被虚构的现实世界,公园旁边有一座楼,里面住着艺术家、批评家、画廊主、藏家、策展人,也有普通的观众。他们的生存结构远远没有混凝土的高楼结构那样坚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高楼电梯中的邻里社交,夸夸对方的宠物很听话,夸夸对方婴儿车里的孩子很漂亮,今天吃了什么,今天又收了几件快递,今天电梯里面的广告特别傻,明天好像又要收物业费了......
总之,当下的我们更愿意在高楼里面谈高楼的问题,在公园里面谈公园的问题,在墙旁边谈墙的问题。而我认为对于当代艺术的反思则应该站在楼顶或者公园旁边的马路上。(全文完) 关于“反思絮语” 时至今日,盛极一时的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已经进行了近四十年了,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潮流或艺术运动,中国“当代艺术”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遗憾的是关于这一影响中国艺坛四十年,必将载入艺术史的艺术潮流,除个别学者有一些各自片面的评介之外,由“当代艺术”主要参与者撰写的著作依然稀少。 为弥补这个遗憾,遂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英盟当代艺术馆共同发起《反思絮语——关于中国当代艺术》这个出版项目,特别邀请评论家、艺术家来评述中国的“当代艺术”,冀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也让同时代人对此有所了解和思考。 我们所邀请的诸位先生都是中国“当代艺术”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恳请诸君秉笔直书或畅所欲言,为历史留据,为后人立言。 关于我们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SHANGHAI HIMALAYAS MUSEUM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由著名建筑师矶琦新设计,前身为创建于2005年的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是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先生对社会的文化回馈。主馆位于上海大浦东人文核心地块喜玛拉雅中心内,是从事艺术收藏、展览、教育、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民营非营利性公益艺术机构。自成立以来,美术馆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以开放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探索美术馆的新模式,重视学术梳理、尝试打通学科壁垒、努力连接当代与传统、推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致力成为提升专业、走向公众的新型美术馆。 英盟当代艺术馆 HEROA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英盟艺术机构于2010年在成都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艺术品市场推广及学术推广的专业机构。机构旨在培育艺术市场;培育艺术爱好者、鉴赏家及收藏家;发现和扶持优秀艺术家。“让美伴随每个人,让人类优秀文化代代相传”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倡导消费性收藏,力图让艺术品进入千家万户。英盟艺术机构融合雕塑、油画、版画、水彩等艺术品,每年举办约6个不同规模的展览。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推出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品牌展览《素问》、《后来》。在坚持学术性的同时,我们通过跨界合作,以沙龙活动、艺术讲座、品鉴会等形式传播和普及艺术知识来延伸展览的边界,带领更多的人关注艺术、亲近艺术。 |
|
来自: WQ_AI_LYS_999 > 《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