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阅读 wk4|“阅读”拼图

 chenholly1 2018-06-15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字数:17474字

写文时长:6小时

预计阅读:15~30分钟





[零]写在前面


凡事要懂得节制,原本今年五十二周的主题阅读文打算是一个主题三本就好,也是很多友人推崇的,找那个领域最好的三本就好。然而,前面的三篇,七本(规划人生),十本(时间管理),十本(演说),根本节制不住。很显然,我自己是个大量阅读者,我节制不住我自己,同时,另一方面,任何一个领域,我几乎很不喜欢(也无法)挑出来一个“最”,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侧重,只用那个“三”去框取,比较容易狭隘。五到十,不那么强调最和比的时候,只是针对这个主题来个阅读拼图的时候,感觉就正了很多,然而做内容输出,就比较要命了,之前的三篇都是写了5~10个小时,如此之重,是难以坚持下去的。需要节制么?需要。想节制和能节制么?不想,也不能。


专注于阅读的乐趣本身,探索和思考就好。唯一想要提醒我自己的是,不要做成内容输出,更大的乐趣还是阅读一本本书籍本身的过程,任何类似文章如果说节约了大家的时间而总结要点,那也是剥夺大家自己去阅读的乐趣。那么,种草和介绍些许就好。


这次“阅读”这个主题也并不容易,这个主题我也有几十本,迟迟说服不了自己直接开写。因为大家更需要的、和外卖售卖更多的是类似“有效阅读”、“高效阅读”这一类的书,然而,或,怎么看也不一定有用。也因为,类似 Simon Snek的TED演讲《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s》里总结的“黄金圈”所言,Why-How-What管理和驱动自己,是对自己的领导力所在,和驱动他人几乎一回事,先要搞清楚和搞定“WHY”(内心)这件事。那么阅读亦然,凡是有良好(别问我什么叫良好)阅读习惯(别问我什么叫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人,几乎对阅读的意义、为何阅读,早已有自己的一种思考和定位。跳过这个去直接关注并且只关注“HOW”的,显然,然并卵。


比如,我自己是个大量阅读者,前几年年度阅读量500本+,2017年在800~1000本之间,别问我怎么做到的,别问我真的每本都看了吗(你会说根本不可能),别问我“看过了记得住么?消化得了么?有用么?”,这只是我的阅读乐趣而已,对我而言是一种深度探索的乐趣,一如那种喜欢周游世界到处旅行的人,我穿行在阅读的世界里到处旅行而已。那些周游世界的人,是真的为了走马观花,还是真的喜欢探索和领略异国他乡的各种风土人情与旅途各种意外的美妙?所以,不如,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阅读的意义,尤其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阅读的意义的思考先。








[一]思考在先


- 你看书的目的到底是啥?

- 回忆你看过的所有书中,最喜欢的三本书,你会想到哪几本?

- 各种渠道了解下来,你最近最想去看的是哪本书?

- 如果你有2018年的小小阅读计划,你计划读哪方面的书?列1~3类?

- 你觉得读书(是自己阅读书籍,不是学校里的读书)有用么?

- 你喜欢找书单和找人推荐书,还是喜欢自己逛书店寻觅?

- Kindle,手机阅读(比如微信读书),Pad阅读,纸质书,你各怎么看?

- 文学阅读(以及展开去的“文史哲”)、经管阅读,你喜欢哪个多一些?

- 有网络如此高效,可以搜索,可以购买知识付费来获取更高效(并有用)的干活,我们还吃力费力地去阅读书籍,有意思么?

- 二十年后的阅读,会是什么样子?








[二]“阅读”拼图


1《如何阅读一本书》

四层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2《越读者》

思维饮食: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甜点阅读

3《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

阅读一定要经典和有用?还是更可以是自己的停不下来的乐趣?

4《阅读整理学》

阿尔法阅读&贝塔阅读

5《读书年代——带着所有的书回巴黎》

一个女编辑的海量的关于自己的阅读的絮絮叨叨(尤其是怪癖)

6《当图书进入战争》

图书在二战里其实有过恢宏的一幕幕

7《普鲁斯特与乌贼》

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

8《普通读者》

每个作者都需要一些思维还没有被文学荼毒的普通读者

9《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在母亲生命的最后的几个月里母子之间的共读的读书会

10《他们说》

看看出版人眼里的几个社会人士的图景(尤其是书痴詹宏志桥段)





阅读十书





1《如何阅读一本书》

四层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这可能是“如何阅读”这个话题里最经典的一本书,已出版几十年仍然畅销不止,在书籍的海洋里,“如何阅读”确实成了很多人的痛。虽然在中小学里有《语文》课,但“如何阅读”的方法和能力(以及习惯)很多人并没有养成。在不断变化的这个时代,阅读能力已经直接影响了很多人的学习、思维能力等方面。这本书里对阅读能力的拆解,确实至今没有第二本能出其右。


本书把阅读的目的分成三种:获取知识、思考、娱乐消遣。确实是三种典型,哪一类都是好的,很多人因为自己是某一类,而很容易去否定其他类。本书作者也有抬高第二个“思考”和否定第三类“娱乐消遣”的倾向。一如跑步,有人为了减肥,有人为了健身,有人就是喜欢运动的习惯,有人就是喜欢凑凑热闹一起跑一跑,有人就是挑战自己一下,有人就是擅长或喜欢跑步,等等,都是好事,没必要过于“沙文主义”。


有些观点实在精妙,阅读,越主动越有效,诚然。并且,有阅读习惯的人,很容易延伸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习惯或主动的思考习惯,这两个都是可贵的。以及,作者把阅读与滑雪作比,会的人容易触及优雅,不会的人容易摔跤和不适。本书当然不能带大家触及优雅,但作者用那四层阅读来带领大家拆解触及优雅之前的基础动作的一步步


第一层,基础阅读,就是基础的阅读能力,中小学时代已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层,检视阅读,快速检视一本书的能力,略读和通读的能力。第三层,分析阅读,精读一本书的能力,看看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和怎么解决的,解决但好不好,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地方有道理,什么地方值得商榷等等。第四层,主题阅读,为了搞清楚一个主题而搜寻出一个相关书籍的书单并且阅读下去,以搞清楚这个主题,并且,重点不再是读一本书、读透一本书,并且不是每本书都必须读完,是选择相关这个主题的内容读(以搞清楚这个主题)就好。


很显然,这四个是层层递进的。缺第二个检视阅读能力的时候,很多人看书很慢就容易累;缺第三个能力的时候,很多人阅读就深入不下去;而第四个主题阅读,很多人并没有触碰,因而容易纠结于读了到底有没有用,读的很慢很累和记不住搞不清,一本书就是读不完(也因很多书不一定需要或不一定值得读完),或因还没触及这种系统探索、系统阅读、系统总结思考的能力。





2《越读者》

思维饮食: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甜点阅读


台湾出版人郝明义(韩裔)在工作十几年后遇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惊叹不已,这本书解决了困惑了他十几年的很多问题,恨没有在十几年前就遇到它。然而,他也却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解决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问题,但是,浩瀚书海,如何找到那本值得自己读的书呢?思考和探索了六七年后,郝明义写出了这本《越读者》,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把阅读比喻成为思维饮食主食阅读(生存能力相关的阅读)、美食阅读(思想类阅读)、蔬果阅读(工具类阅读)、甜点阅读(畅销书等娱乐性阅读)。这也就很容易解释那种文史哲阅读的“高雅”阅读与经管阅读、工具阅读、畅销书阅读之间的关系,如同我们的食物一样,米饭、三文鱼、水果、冰激凌,没必要非要分个高下。并且,经常困扰人的一个问题,教科书的阅读算阅读么?作者比喻成:维生素


本书的价值和重要性远被低估,此书可以当成《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续集或者升级版,在浩瀚书海和网络时代更具意义。然而却并不被许多人所知。书名“越读者”意指:没有越界,不成阅读。也类似“书宜遍览、业宜精钻”的视角。作者把阅读比喻成思维饮食的用意就是给大家一个“饮食结构”的视角来审视下自己的阅读,如同人的饮食结构一样,只吃主食、只吃美食、只吃荤、只吃素都可能是一种不健康。未必非要订出个标准说怎样才叫均衡,但有了这个结构来审视自己的思维饮食结构,已然让“阅读”这件事清晰许多,尤其是面对一个书海的时候


很多其他洞见也是非常不错,比如中国比起美国的教育,美国小孩子在中小学做了很多广泛的(课外)阅读从而在选择大学时候已经大概了解了自己兴趣和擅长,读大学专业(深耕)和日后就业方向性都更强,我国则因中小学关注应试教育太多,因而容易导致大学和踏上社会后的内心的迷茫。以及,为何中国的父母很多人那么关注考试成绩而不关注课外阅读,除去环境的原因,“我考故我在”的现象背后是父母辈很多人自己没领略过课外阅读的乐趣。


阅读要如何开始呢?因为很多人错过阅读已太久,郝明义用童话故事做了个比喻,好比打开一扇门就可以回家一样,打开一本书直接读就好。那错过了阅读很多年,踏入社会很久之后的阅读是不是损失和可惜了太多?郝明义的看法是,早有早的美妙,晚有晚的风光”(让我这种工作八年才开始看书的人,恨自己错过阅读的乐趣很久的人,瞬间释然)。以及,在这种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不懂得获取资讯和知识的方式,犹如在丛林里饿死在丰饶资源不远处的人一样,作者称之为“第三类文盲。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虽为出版人,却很拥抱电子书和网络时代,他的看法是可以互相促进,而不是此消彼长和非此即彼,或也和他身体略有残疾不变而网络给他带来诸多便利所致。


如果这十本里让我挑一个“最”,换了其他主题,我会很排斥,但对这个主题,我一定首推《越读者》,并且只推荐可以买得到的台版。为何是《越读者》?因为,“除了爱情,没有任何时期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即使爱情,也没法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越界之举,可以如此神奇。





3《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

阅读一定要经典和有用?还是更可以是自己的停不下来的乐趣?


转帖三年前写的一本并未出版的我自己的关于阅读的书稿里对此书的我喜欢的点的摘录的文字:


这本书我是当当网八块钱买的,以为很水,却是头一本看的让我真正拍大腿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的动机(或目的)列为三种,获取知识、获得理解和思考、娱乐消遣,并且比较鄙视第三种。而我恰好是第三种,并且也是不喜欢主动读经典的人,所以和这本书很不对味。《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好像就是为了刚才被鄙视的第三种人(也就是我这种人)而写,为阅读乐趣而痴迷和沉醉


看到关于荐书、书单、经典不必读等桥段时——那叫一个过瘾,完全是自己的心声嘛。对阅读的沉浸、沉迷——“某个角度说,阅读就是为了获取那几个小时的宁静”,对阅读的谦逊——“不要去看不起还没有读某些书的人,不要羞于向阅读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让那种一直不爽于为何读书多的人反而越容易尖酸刻薄的现象的我看的很舒服,那段“遥远的回应”——农夫到家后换下自己的脏衣服、换上庄重的礼服而走进自己的书房并向那些先哲行礼——表面上看是矫情过头的背后却是一种阅读的深深的敬意、仪式感和一种境界,关于Kindle的按键的简洁而容易让人不断的去按“下一页”所形成的沉浸——让我这个无法接受电子阅读的人开始理解了Kindle式的阅读的另一种沉浸。


这本书的无数地方让我忍不住手写涂鸦,有点的地方忍不住和作者一起批判那种“不读经典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的观点为“放屁”,精彩之处忍不住就是手写下“精彩”二字外加几个感叹号,而一共十九个短篇——终于看到第十九篇的时候,我在书页眉头写下一句——“不舍得看完”,因为实在不舍得看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遇第二本这种不舍得看完的书。




当我尝试翻阅那万字摘录,尝试搜寻几条感触最深的观点在这里示意,我发现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每段都是爱。也许,我要删减三轮以上,才不致过于肆意。


1,书单。作者是教授,因此总有人请教授推荐书单,而此他总是会排斥,他更关注的是阅读的价值和乐趣。而这个一般和书单有点距离。他也进一步认为如果两个人互相很了解和熟悉彼此的这个前提下,推荐些书才有可行的可能。那些根据书单、根据经典书目盲目读下去的人,读懂了也还好,如果没有读懂,或许就是享受着一种读完后再书单上划掉一行的些许快感,这被作者称为像在计算卡路里消耗的数值一样,或者一种社交和道德保健。我是非书单阅读者,此处深有共鸣。

 

2,编码与解码。文字并非高保真录音,目的在于重现,却经过了文字的编码、和大脑的解码。但为何“一旦人掌握了理解书写字体的能力,阅读就会变成一种极富乐趣的活动,而且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或许就是编码解码的过程,给大脑带来的运动过程本身成为了大脑最好的进食之一——比如想象力。

 

3,专注的吸引力。因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而有的专注,无疑是阅读的巨大魅力之一,“在飞速旋转的精神世界中,还有什么比力量、专注、耐心和谦逊更值得我们拥有?这些美德值得追求,而且它们还能给我们带来更新、更多的欢乐。”作者将这种过程和专注本身,凌驾于阅读的获取知识和学习成长或其他任何结果之上,深深共鸣。而我自己需要做的反省是,或许是我已有足够的因学习和成长而有那种阅读,才更欣赏和共鸣于这种专注、沉浸、乐趣式的阅读。

 

4,遥远的回应。这段是有夸张地震撼到我,“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农民的衣服,换上我贵族的宫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宫廷,遇见过去见过的人们,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为我提供单独的食物。在那里我不会羞于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每次行动的理由。他们会宽厚地回答我。在这四个钟头内,我不会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烦恼,贫穷不能使我沮丧,死亡也不能使我恐惧。”“这才是有抱负的阅读,他进入了过去的知名作者的世界,就像进入了一位尊贵的王子的殿堂:所以他才会换上‘贵族的宫廷服’。显然他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得能配得上这些人;他必须言行得体,而且必须表露出恰当的敬意。尽管表面上看来,他是走进来自己的书房,但是他清楚地表明了,在深层含义上,他才是个客人。”不想评价。


5,变得更好?阅读是否让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作者举了纳粹(很多纳粹很爱艺术和读书)的例子,这个视角成了阅读的目标性和功利性的极好补充,可以变好但不是一定,是各自自己的选择和修炼修为。铺天盖地的我们所知道的身边的阅读者对阅读的意义的定位是做个更好的人,这里是一盆冷水,因为,未必。


6,书页上的标记。对我而言是不标记和涂写就读不下去,就根本无法进行我的阅读。这样留下自己的阅读的痕迹不管是对当下的阅读过程会很有促进,也很方便将来重读时来快速回顾上一次的思考。《读书年代》里的女编辑,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有幸《消遣时代》的作者在做标记方面的表述让我深深共鸣。尤其是一本复杂难懂的书,如果没有一笔在手,“会错失一次富有意义的真实互动机会”,对我,就根本读不下去了。 


7,越慢越美丽。作者建议关注的是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式,而不是速度,阅读应该是跟其他人的思想交流碰撞的一次机会,不应该是个人想法的循环往复,也不是当作获取资料的一种途径。其实作者说的是看得太快的人容易错过很多东西。恰恰我就是看的很快,也经常被朋友们质疑阅读效果和收获的问题,快是我的缺点,因为我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我关注的是因阅读所引发的思考,从这点来说,快慢对我影响不大。我共鸣的地方是在于,不要介意快慢、也不要局限于获取知识,而在于过程和思考。


8,怀恋过去的大脑。这个是本书的起点,就是当下时代的许多人的注意力专注力丧失,让很多人怀恋以前的大脑。何以造成这种注意力丧失,和互联网的碎片式阅读、碎片化时间有莫大的关系,而互联网的设计本质“就是一个设计好的斯金纳装置,专门用来开发我们心底最深处的上瘾机制,试图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会导致‘持续不完整的注意力’状态”,此段描述或许其他书上也常如此描写,而这里让我深深思考。阅读可以专注,然而在这样的互联网攻势下已溃不成军,比如书写也让我专注,但我实在很难做到能20分钟以上不碰手机。发人深省却难有出路的思考点。相对于阅读的沉迷,反差明显,“阅读教给我们的,怎样安静地坐上很长时间,并且正视这段时间。我们充满活力、全身心投入这种令人兴奋的精神活动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死亡,也忘记了生命中那些不快和痛苦,完全沉浸在永恒的现在和此刻的快乐当中。”“培养注意力对人类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只要有人看书,就总会有人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感到沮丧,这是人类的天性。所以才有乐趣。怀恋不足够,如何相见?

 

9,来自修道院院长的劝诫。劝诫是关于三条谦逊,“学习阅读的人要培养谦逊的美德:不轻视任何知识或著作,不以向任何人求教为耻,完成阅读任务后不会看不起其他人”,“阅读者的第一课必须学的是谦逊”。精彩不已,为何文人相轻,为何太多阅读者读的越多、懂的越多却反而更孤傲、高傲、看不起人、甚至尖酸刻薄——看不起不如他的、也看不起比他好的,阅读不是更应该有心胸、眼界和谦逊么?或许,都过分看重于阅读的收获、成长、提升,而忘记了第一课——谦逊。

 

10,可塑的注意力人的大脑神经的可塑,但不一定具有灵活性。前者说明怎么都有改变和成长的机会,后者说明容易在成长后形成定势和习惯(局限)。或许谦逊的缺乏,和这个缺乏灵活性有莫大的关系。作者分成这样的可塑性和灵活性,非常妙。当作者提到深度注意力、亢奋性注意力的差别的时候,我的纠结出现了,我常出现后者——应变强,却很缺乏耐心——也就是前者,心里一个痛啊。但是偶尔遇到好书(比如此书)能让我深度注意的时候,我的深度阅读乐趣就出现了。作者也引用了一个阅读的观点——“一本书,一种能够缓解痛苦和不安的宁静。那种宁静成立一种正在不断缩减的资源。”——阅读的意义,就是一种宁静?一种宁静的资源?——妙不可言!

 

11,判断,评判。‘我能看出这本书很烂,不过我喜欢它’。这是让我开怀大笑的地方,是头一次因这个点而找到共鸣的地方,因为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要读就读好书啊,怎么可以浪费生命读烂书呢?坚持读下去是一种阅读美德。如果一个评论家最终完全超越个人喜好,能够在完全不是他的菜的作品里发现优点,这样他才有所成就”,这句是让我深度深呼吸的地方。

 

12,孤独,伴侣。少有的提到阅读小组的书籍,作者认可了阅读小组的诸多好处,以及问题所在。作者更喜欢孤独的阅读,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阅读,群体阅读只是一种阅读的伴随物。——终于,此书让我找到了我不用再拍作者马屁的地方,不然我也受不了我自己。我写的这本小书(指我那本没出版的书稿)主旨之一就是走出个体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局限,来触碰更广泛多阅读,我会认为阅读有精读和泛读一样,个体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沉浸式阅读——为沉浸和思考,群体阅读则是一种更广泛的阅读——更广泛的思考和碰撞。这是把阅读的精读、泛读的分法再次延展而已。


 13,偶然天成。看到这里,我很想去查查作者的星座和性格之类,貌似跟我的阅读兴趣重合非常多嘛。作者享受于“安于接受‘意外发现’那只隐形大手的指引。将意外发现理解为一种希望,甚至是一种期待”,这种意外,不管是遇到书的意外,还是在杂书中阅读时阅读和思考的意外,是我阅读的最主要乐趣之一啊。再一段抱大腿的问题——“每一个用过字典或者百科全书的人都能够记起很多意外发现:当我们翻页寻找某个特定信息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瞄到了某个奇特的信息,可能是一个词、一个成语、一个人名或者地名,并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词,但是又忍不住想看个究竟。”——每每遇到书或思考的意外,就这么来的。作者觉得,“这种对事先设定的计划的本能排斥是一种天赋,而不是缺憾。与其按照书单和读书计划读一本确定无疑的好书,还不如信马由缰地读一本普通平常的书。为什么不呢?曾几何时我们压根无法选择我们要读的书:它们都是不期而至的,既未受邀又全属未知。”——句句说到心里去!我也就是这样的阅读习惯,头一次有人替我说出我自己都无法表述清楚的阅读习惯,而我遇到此书也就是这样意外遇见的。

 

14,这一切缘何而起。“你的一生中有两次机会知道你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一次是你学会走路,一次你学会读书。” “菲茨杰拉德说,我四岁时就开始看书了,书页上的字母突然认输,向我展示了它们代表的含义。它们忽然之间就完全听命于我了,这简直是个奇迹。”我小时候没有过深刻的认知如此,我却感同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难道不就是这样的阅读世界么?难道不就是如——“在书中我与逝者重逢,在书中我预见未来之事,在书中有战事纷争,在书中有和平安定。万物都随时间腐化,星辰陨落,季节更替,一切繁华终归尘土,然而上帝让这一切在书中得以重现。”——这样的深深共鸣的乐趣么?


此书,实在是我阅读所有书籍中的阅读乐趣的极致,我无法自制。那么,诸位看官,哪本书让您产生了深度点阅读乐趣呢?





4《阅读整理学》

阿尔法阅读&贝塔阅读


(此段亦选取自2014年的文字)


2014年夏天在杭州晓风书屋扫书架的时候,遇到一本书,《阅读整理学》,一贯的日式书籍风格,精简精炼和实用。瞬间就触动我买下此书就是因此书的立意,把阅读分为了读我们熟悉领域的内容和书籍(阿尔法阅读)阅读我们不熟悉领域的内容和书籍(贝塔阅读)作者认为后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阅读。此立意瞬间认同并有一种抱大腿的感觉,就买下了它,虽然貌似这个阿尔法、贝塔的分法和“整理”二字到底有啥关系?结果带给我的愉悦不仅在此,翻开书后,作者是从自己的故事开始,讲到自己的文章曾经被日本国内的教科书收录,结果产生不少麻烦的故事,他那种既略愤恨却也豁达包容的心态,字里行间(虽然是翻译)表露无遗。这里也给我一定触动,这种以为是工具书籍、或是说理书籍的书,结果以作者的实际故事、经历和真切感受开始,读起来一下子就让人入戏,亲切很多,而后再听他娓娓道来他所谓的阿尔法和贝塔是怎么回事。这里也让我开始反省我的风格,我很喜欢说理,但是换位思考时也很清楚其实我说的内容其实对方不一定容易产生兴趣。其实人都是生来爱听故事,为何就不能多讲讲故事呢?


其实“阿尔法阅读、贝塔阅读”的分法,和“遍览、精钻”有一些交叉关联。遍览的意义之一就是去接触那些不是自己选择和熟悉领域的内容,打开自己眼界的同时,或许也会对自己原有熟悉的领域产生新的认知或发现。遍览更容易让我们触及贝塔阅读。


举我自己的例子。2011年之前我几乎不碰小说,仅有的小说阅读经历还是中小学时读的父亲买的几本武侠小说,结果因为自己实在没耐心读那么厚的文字而再也不碰小说,并且,越来越有点纳闷,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看小说,小说读起来有什么意思?在我2007~2010年的三年深度愉悦于泡书城和囤书的日子里,家里囤积超过1~2千本时,书架上并没有一本小说。直到后来扫折扣书店时拿了一本《月色繁星》——重点是短篇,这样我可以当成类似游记书籍一样地铁看看。买的时候还稍微犹豫了一下,这是欧美短篇悲剧爱情小说集,悲剧类型的,我真能看得下去?这可不是我的菜。或许是喜欢猎艳的阅读习惯开始慢慢养成,这次就尝试了下。结果,地铁里一篇篇看下来的时候,奇妙的事情开始发生,我更加容易地进入了文字里的故事的世界,那些人开始活生生于纸上,或懦弱,或勇敢,虽结果悲剧,却开始慢慢让我心内有一股涌动,——悲剧,不是让人悲伤,却让人涌动?这是怎么回事。看完这本书时,略不舍,因为看完了。而且直到现在也不舍得去搜寻类似的读物,因为实在不想破坏这本留给我的绝佳感受——以至于让一个不读小说的人,从此走进了小说的世界,——而我非常可悲的错过着这样一个精彩的世界那么久。


当2014年六月,我翻开《天龙八部》的扉页,头一次读文字版的这个故事,在金庸老先生写于1986年的序——关于小说的意义——里,每一句都写到了我的心里,关于人性,关于感受,关于情绪,关于故事,关于武侠。我是错过了这个武侠和小说的世界那么多年,现在才开始深度认同。在90年的中学时代,我能理解又不能理解为何同学们那么热衷于租武侠小说每天躲在被窝里看,现在我才知道,我错过了它们二十多年。然而我也没有悔恨,因为《越读者》里的“迟来的美好”让我完全释然,越是迟来,也许更加美好,也更加珍惜。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曾经我无比排斥和不理解的东西——小说,其实是这个世界上神一样的一种存在,如果不是因为巧合、偶遇、猎艳尝试,或许我还继续错过下去。如同这个小说事件,那些我们不熟悉(或不喜欢)领域的东西,其实可能还有很多宝藏,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发现到。那么,阿尔法阅读或许是我们一个阅读口味或阅读习惯,读着我们熟悉和喜欢的领域点东西,是否,是否贝塔阅读的挖掘和发现、偶遇、刷新的那些才更像是旅行时更值得去遇见和探索未知一样,才更像是旅行,更像是阅读?那些让人拍案、抱大腿的瞬间,是否更因探索和尝试,才更容易有?


历史题材,也是我一直没兴趣的一个领域。说起来很丢人,传统意义的阅读,更倾向于文史哲一类,结果我统统没兴趣,我真能算是一个阅读者?还是阅读爱好者、阅读推广者?当我开始喜欢上扫书店,尤其是他城,当朋友推荐给我当地的文史哲旧书店——简直是爱书人的宝地,我却有点茫然,因为,这些书我不爱啊。我们不断地办群体阅读的活动,也不少人一碰到历史题材,就非常起劲。我对经济题材也没有兴趣。当有一次,因为群体活动要响应大家的呼声来搞一次多人分享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历史、经济,都没兴趣,不是我的菜。但拜推广阅读养成的习惯所致,我会无视自己的喜好,去找活动书籍来看,因为我不忍错过听讲和讨论时我并没有读过此书而无法体会和参与的那种群体阅读体验——我不甘心只是被动听,我也好奇那些我不触碰对书籍里到底说了什么,那些书友们又喜欢这些书喜欢在哪里。而且,这本《历代》里的“变革”二字是我极其感兴趣的部分,因为我职业“精益”就是推动组织和运营的变革,或许我可以尝试从我没兴趣的历史里找找感觉。


结果,这一看,看的我豁然开朗、深深吸引、背脊发凉。因为企业管理的管理部分从来都是人性和对人的把握,因为组织变革更加和各种人性、人的需求、人的参与跑不开关系,而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经济变革,其实真的和企业的组织变革有实质区别么?容易触动既得利益层,难以推动大家的改变、难以让大家改变现状,变革者的不得好死,一把手的理解与否、支持与否、态度、其自身的稳定性等等,让我这种历史白痴不得不愤恨于——触碰管理怎么可以无视历史的人性和各种变迁?既然项目管理(我的看家领域)如此重视经验教训,那么我怎么可以无视历史的人性和管理的经验教训至今?让我豁然开朗的是,作为精益从业者,我开始豁然于为何很多企业的精益做不好,不是精益本身不好,不是做的人不强,是精益的先天身份——如同变革,就是容易触碰既得利益层而就是不容易有好结果。还有一个豁然开朗的是为何后半段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里的一把手们开始懦弱,因为前一半历史里的大胆冒进和强悍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不如,开始求全,奴性、懦弱性也慢慢开始显现。让我背脊发凉的是,历朝变革者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没有好死),那么,我还作为精益拥趸,背脊不凉?这就是我头一次触碰我不感兴趣的历史和经济书籍,带给我的东西,我很庆幸于这几年阅读推广的道路上让我有意无意养成的这种猎艳、尝鲜、厚着脸皮去触碰的心态和习惯,因为,这又一次的贝塔阅读,舒爽(凉爽)不已。


阿尔法、贝塔阅读的各自特点和好坏,对我而言,这涉猎自己不熟悉领域的阅读的贝塔阅读,往往才是我的深度的阅读乐趣的所在,往往都是意外的。我不想说为何要打开心扉去主动尝试读自己不熟悉领域这个行为的意义,而且一般此过程也可能比较不适,我只是想说,只阿尔法阅读的话,我将错过那么多的美好,我不甘心也不忍心,我很庆幸我这个杂食动物病(者)没有错过贝塔阅读的世界。





5《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

一个女编辑的海量的关于自己的阅读的絮絮叨叨(尤其是怪癖)


这本书,亚马逊的介绍反而写的很中肯。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最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2件事。一个是她和她丈夫两个人都有很多书,在家里塞得会很容易互相影响和侵占地盘的若干场景。还有一个是她无法接受折书角和书上划线这些事,对于前者,她宁愿找不到自己看到哪里(为何不用书签呢这个奇葩)而重新看过一遍(实在奇葩),对于后者,如果对某些词句实在太过印象深刻和喜欢,她宁愿用指甲在书页上划下痕迹(我只能说奇葩加变态了!)。并且,这个作者还有很多怪癖。






6《当图书进入战争》

图书在二战里其实有过恢宏的一幕幕


(亚马逊介绍文字)


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在欧洲大肆焚书,义愤填膺的美国图书管理员闻讯,组织了“胜利图书运动”,募集了两千万本精装书,送往国内外军事机构。然而,图书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士兵的需求,而笨重的精装书也难以在战场上携带。 


为此,美国图书协会与美军展开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军供版图书”项目:为参战美军提供小巧、轻便的特制平装书。至二战结束,1200种不同主题,覆盖各个阅读领域,共计1.2亿本军供版图书为士兵带来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与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在诺曼底登陆的等待过程中、在太平洋地狱般的战壕里、在医院、在飞行着的轰炸机上……士兵们都在读军供版图书,并给作家寄去洋洋洒洒的读后感,而很多作家都会认真回复每一封来信。 


《了不起的盖茨比》火了起来,《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史密斯成了全民偶像……军供版图书不但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让一批作者成了畅销书作家,推动了出版行业平装书革命,使阅读习惯从知识分子扩展至整个民族,创造了新一代民主的读者,而且帮助欧洲出版业浴火重生。本书为历史爱好者与爱书之人讲述了一段激动人心的二战奇闻。


这本书最初是在北京单向空间看到的繁体书,后来出了简体版后马上在机场书店看到的时候买了本,在候机(飞机延误)的时候看完此书,看的激动不已。真没想到图书竟然在战争中发挥过这样的作用。但同时也心有戚戚焉,本来我们的阅读项目有进军营的可能,结果我自己内向不擅沟通的障碍导致我错过和浪费了机会。


2017年11月我们去松江大学城做阅读活动的时候,意外发现我们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在松江某大学的同学之前参过军,而他当兵的两年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乐趣和期盼就是等待他的同学(就是我们那个志愿者)每月给他寄的书。看到他兴奋的说出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内心荡漾不已。原来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动人故事。而对这本《当图书进入战争》立马更加亲切更多。





7《普鲁斯特与乌贼》

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


(网络介绍文字)


主要讲述大脑如何进化出阅读能力,并同时揭露智力进化的奥秘。人类之所以能够学会阅读,仰赖的全是“脑部可塑性”的设计;反之,人类在阅读时,大脑在生理及智力层面都发生了改变。


沃尔夫以倍受世人推崇的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为象征性例子,将其与相对而言无比单纯的乌贼进行对照,探索“阅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层面。普鲁斯特的阅读圣殿与科学家的乌贼实验恰巧提供了互补的角度,帮助我们了解“阅读”的繁复之美。《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从苏美尔人、苏格拉底,探讨到阅读障碍的各个面向,带领读者重新认识我们的大脑,惊叹于大脑如此珍贵的进化奇迹。


我们往往容易把阅读过分狭隘于一个书籍里的知识摄入的过程,阅读可以比喻成思维饮食(大脑在进食),也可以比喻成思维运动(大脑在跑步),那么阅读,其实应该是大脑的动词的能力,更在于一个“能力”。这个方面的意义往往被严重忽略和轻视。《商业头脑的10大思维习惯》里提及的第一个就是“供养思维”,在当今这个世界,思维能力强的人几乎都在各行业各组织内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和承担了更重要的责任,而问题是思维能力如何提升,学校教育、商业培训、组织管理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而阅读其实是最方便可行的可以促进提升思维能力的途径。这本《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貌似有其枯燥的表象,但跟随作者的思路来看看阅读这个过程对我们思维的促进和改变的过程和方式,或让我们重新看待阅读这件事,尤其是这个动词,一如运动对人身体的促进和改变。


“重新敬畏人类大脑无与伦比的适应性、创造性以及通过简单的字母排列就可以联系其他思想的能力。”


阅读障碍是由大脑处于混乱状态的阅读困难。”


每种文化中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我们阅读的内容,而是...如何学会阅读和思考。” (“他们在会在阅读时深入思考吗?比如推断含义、推导事实、对已有对知识施加影响,最终超越书本,产生新的想法?或者年轻的数字阅读者只会泛泛的阅读?...当年轻人不能充分发展批判性分析或创造性思维能力时,整个社会都将退步。我的书虽然没有提供答案,但每种文化都应该推动这些问题的探讨”)





8《普通读者》

每个作者都需要一些思维还没有被文学荼毒的普通读者


(此段也是选取自2014年的文字)


接触“普通读者”是因为报名主持了一次的针对普通读者的首次读书会(然而今天也是季风的最后一天),一本来自英国作家伍尔芙的《普通读者》,原本是我根本不知道的人和书籍,也是我几乎不会主动去触碰的类型,结果,却让我走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当一篇篇文并不愉悦的啃下来,啃到最后终于获得一种升华和打通,当“普通读者”这一概念开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并且频频被我在很多场合拿来引用,遍览群书,或许有时也需要这样有意无意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自己不熟悉不接触到那些领域,或许常有意外的邂逅。《普通读者》就是,对我而言。


当然,这里不是要说这个故事,而是想来讨论“普通读者”这个概念。伍尔芙认为一个作家需要拥有一批没什么阅读阅历和能力的普通读者,以有一些更为家常、客观、普通的评价,因为有阅历的读者们的思想很可能已经遭受文学的荼毒,而更容易有偏见和局限。这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都有存在的意义,但往往很多作家忽视了普通读者存在的意义。看到这里,我是再也抹不去普通读者这个印记,我自己也非常愿意一直去做个普通读者,比如我不太读经典,我不太有文学的素养和知识及能力,我不太喜欢去评判一本书,比如我也喜欢站在读经典和好书的对立面。知道后来接触了一个词——“人文沙文主义”——就是类似读好书才叫读书这样的认知,开始更加清楚“普通读者”的意义。


精读和经典是有意义的,但也有毒(副作用),就是容易让我清高孤傲——无视了其他非经典书籍、非精读的阅读方式存在的意义,而精读和经典本身所获得的知识、眼界和成长,理应具有一定的视野和胸怀,也就是不要那么狭隘——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并做不到。所以,要么说精读本身有副作用,要么说人性就是容易越有能力就越容易有偏见。那么,不如补充一个视角,就是意识到“普通读者”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做一个深度阅读者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在部分时候充当一下“普通读者”,来放低身份和姿态、来意识到我们可能已经被荼毒的思维和思想,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获得,更容易从原本我们会尽是批判的人和作品里发现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


所以,精英主义(阅读者)真的好么?


我很享受于普通读者的身份和姿态给我带来的阅读乐趣,我的阅读量比较大,一方面是我没有多少耐心精读,一般看书翻阅比较快;一方面是我的思维太发散和联想,我感兴趣的方面越来越广泛,并且我倾向于主题阅读的类型,相关的一类总想多多涉猎阅览;一方面,我喜欢书籍的偶遇和阅读里的偶遇——也就是自己去发现或意外发现,等等,诸多原因,让我买书越来越多,至于自己只看纸质书、并且只看买的书这些毛病只能说是自作自受。可能正好是我的这些阅读习惯的原因的问题,让我更加对“普通读者”这个概念相见恨晚。因为在偶遇的好书会让我精读深啃之外,大多书籍,我都愿意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随便翻翻,翻的目的就是在于在作者笔下的世界去游历、行走一番,去感受,去顺便挖掘和欣赏,很难得有一回批判。所以很多跟我这个阅读量并不匹配的浅显书籍(杂书或烂书),反而每每总让我读出乐趣。是我阅读品位、选择能力不高么?我只想说,这和吃货在大街小巷经常尝试街边小吃有什么不同么?阅读非要如饮食一样只吃星级饭店么?星级饭店就真的美味和有营养、有必要么?


或许,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和视角,更容易看见一些东西,更容易去欣赏,也就是那些越精英视角越容易看不见的部分。


2011年,在微博上看到GE的一个“反导师”计划,开始瞠目结舌。就是GE认为,如果公司认可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说法,那么如果公司的战略都是由一群根本不懂年轻人(比如八五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六零后七零后来制定,公司怎么拥抱未来呢?所以公司安排高管们每人找一个八五后做导师,来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指定更可能去拥抱未来的战略。这件事让我耳目一新。虽然我这方面有所突破,团结了很多八五后的,但是我对同龄层级的漠视成为了我的短板和局限。也是从这里开始,我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姿态和心态。

那么,我为何我如此喜爱普通读者的身份?因为这样可以很简单,像个小孩子一样去欣赏这个世界(阅读世界)的种种美好、种种可能、种种形态、以及各种差异性,以及,审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也变成意见很美好的事。我尊重一切因阅读而越来越成长、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有眼界的任何人,只是相比之下,我更习惯做个无论读多少书还比较傻、容易没头脑没智商的、超级的——“普通读者”。(乔帮主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好像有类似意味)


不过,不要被这段文字给骗了,如果你真去阅读《普通读者》,你如果没有觉得自己被碾压了,我请你喝咖啡。





9《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在母亲生命的最后的几个月里母子之间的共读的读书会


(亚马逊介绍)


在得知母亲胰腺癌晚期后,威尔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并自然地跟母亲沟通。偶然的一天,他们开始阅读同样的书,为了在母亲之后的化疗中两人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两个人的读书会就这么开始了。


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穿插着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母亲的不平凡经历、各自的人生际遇,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最终,他们可以真诚地交换彼此对死亡的观点了。正如作者所说:书让我们彼此更贴近,让我更了解母亲的一生和她的选择。


这本书是作者与母亲的亲身经历,笔触温暖,整本书不只是对母亲的追忆,也是爱书人的飨宴。


这个时代,我们有海量的亲子阅读,不过主要是我们对下一代,但是,有几个人关注了自己和上一代之间的“亲子阅读”呢?不管是看这本书这对母子之间的故事,共同阅读的故事,还是你自己和父母之间办办这样的因阅读而有的沟通和共读,或许你会发现一个“阅读”的新时空,之于生命,之于生。





10《他们说》

看看出版人眼里的几个社会人士的图景(尤其是书痴詹宏志桥段)


关于阅读的主题,竟然挑了一本根本不是阅读主题的书,自然有充足充分的理由。针对“阅读习惯”,所有书里真正让我拍大腿的,除了《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外,就是这本书。


比如:


郝明义

为什么总要把书包装得那么重呢?都装些什么? 


詹宏志

就是贪心我看书很快,总怕手边没有书可看,所以每天早上出门前就会慌张地想,书包里应该多放几本什么书。 

  

我可能会有一大堆相关的资料、正在处理的文件要带,可是只放一本书又很不甘心,怕有时候可能会突然想看某些书,所以忍不住就想多塞一点。好在做出版最不怕搬书,不怕书包重,所以书包中总是有很多本书。通常,都是些气氛完全悖反的书,可能想跟一个题目搏斗,所以放了一本历史的书,又怕有些零碎的时间比较想看娱乐性的书,因此又偷偷放了两本小说。 




郝明义:

对于阅读的空间,有没有特别的讲究? 


詹宏志:

 ...

这些年来,我尤其有点心得的空间是在候机楼跟飞机上。因为经常要花很多时间在飞机上,我看书又很快,所以一定要计算飞短程要带多少书,长程又要多少。如果碰到转机延迟的时候,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在机场补充货源。这是中毒者的迹象,要按照剂量来,一天打两针,如果没有就会双手发抖,口吐白沫,必须找到新的药。所以我必须很有计划。我不带很多书出去,因为会减少带书回来的力量。有时候我也会带一些可以在路上看完就丢的书,同样的空间就可以换新书回来。 



虽不是全书谈阅读,但如此活生生的人的活生生的(而且是几乎说到心里去的)阅读习惯,让人感觉是前世的兄弟一样的,就只有这个书的这个段落了。



一席|詹宏志:《旅行人:在路上与在书上》


这本书是出版人郝明义对台湾八个知名人士的采访合集,比起普通的采访文集,就上面这两段已足够体现这本书的品质。或者说,采访人是个出版人,并非媒体人或记者,其视角和关注的点,或许,更如同我们阅读书籍一样,是一种思维与人生的展开。而当我们谈及阅读时,也许永远无法忽略“人”,而往往我们过于容易关注所谓的内容与知识。比如最近一本《刷新》,微软40年来的第三任CEO所著,看封面很容易与诸多口水或畅销书混为一谈,然而翻开后却被这个人的世界所深深吸引,并且,他自己开篇也着重提醒读者,他自己的成长历程是影响他后来在微软22年生涯的言行和思维的关键,然而看到几篇网络文对此书的推荐,主要关注在他在微软的做法和方法,显然有点只看只取了他成功部分的“桃子”,或也是很多人听过学过很多工具方法论、看过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的原因之一。或许,我们值得关注“人”在先。或许,关于阅读,我们值得先展开一个个拼图先,别急着汲取“知识”,别急着“有用”。阅读,探索先,思考先。








思考


- 你看书的目的到底是啥?

- 回忆你看过的所有书中,最喜欢的三本书,你会想到哪几本?

- 各种渠道了解下来,你最近最想去看的是哪本书?

- 如果你有2018年的小小阅读计划,你计划读哪方面的书?列1~3类?

- 你觉得读书(是自己阅读书籍,不是学校里的读书)有用么?

- 你喜欢找书单和找人推荐书,还是喜欢自己逛书店寻觅?

- Kindle,手机阅读(比如微信读书),Pad阅读,纸质书,你各怎么看?

- 文学阅读(以及展开去的“文史哲”)、经管阅读,你喜欢哪个多一些?

- 有网络如此高效,可以搜索,可以购买知识付费来获取更高效(并有用)的干活,我们还吃力费力地去阅读书籍,有意思么?

- 二十年后的阅读,会是什么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