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结肠(colon) 观察标本结肠横切片(H.E染色) 肉眼观察肠壁的黏膜染紫色,向外依次为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黏膜和部分黏膜下层向肠腔内的突起为半环形皱襞的断面,肌层局部的膨大为结肠带.低倍和高倍观察。 (1)黏膜:无绒毛和环形皱襞.由内向外分为三层. 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含较多的杯状细胞. ②固有层:含大量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为单管状腺,开口在黏膜表面.细胞组成与上皮相同,无潘氏细胞. ③黏膜肌层:为内环形,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2)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无肠腺. (3)肌层: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纵肌在局部增厚形成结肠带.可见几条结肠带 (4)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结肠 结肠长约130cm,约为小肠的四分之一。结肠比小肠短而粗,盲肠直径7.5cm,向远侧逐渐变小,乙状结肠末端直径只有2.5cm。 结肠的解剖特点有三: ①结肠带:为肠壁纵肌纤维形成的3条狭窄的纵行带。结肠带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从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 ②结肠袋: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肠短六分之一,因而结肠壁缩成了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 ③肠脂垂:由肠壁黏膜下的脂肪组织集聚而成。在结肠壁上,尤其是在结肠带附近有多数肠脂垂,在乙状结肠较多并有蒂。肠脂垂的外面为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过多,可发生扭转,甚或陷入肠内,引起肠套叠。 分布(1)盲肠:位于右髂凹,上界以结肠瓣为界,下端是盲端。盲肠是结肠的起始端,也是结肠壁最薄,位置最表浅的部分,长约6.25cm,宽7.5cm。盲肠的前方和外侧有腹膜覆盖,前面与大网膜及前腹壁相邻,后面与髂肌和腰大肌相邻,其位置极不恒定,可高至肝下或低至盆腔内,有的系膜较长,十分活动。盲肠的内后方与回肠末端相结合,其顶端内侧有阑尾。在回肠进盲肠壁入口处有回盲瓣,回盲瓣由上下两个唇状皱襞组成。瓣两端与回肠和盲肠的环状括约肌所形成的系膜相连接,这些环形肌进入上下两瓣中,使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进小肠,也可控制食糜不致过快地进入大肠,使食物在小肠内得以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2)升结肠:下端接盲肠,上缘在肝下与横结肠相连,长12~20cm;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使其固定于腹后壁及腹侧壁;前方有小肠及大网膜和腹前壁;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连,由上向下有右肾,腰背筋膜,内侧有十二指肠降部、右输尿管,手术分离较困难。 (3)横结肠:是结肠最长最活动部分,长40~50cm,在肝曲与升结肠相接,在脾曲与降结肠连接,脾曲位置一般较肝曲为高,横结肠上方是胃,下方是小肠,后方借结肠系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网膜所覆盖。横结肠活动度较大,有时可降至盆腔。 结肠 (4)降结肠:上自脾曲与横结肠相接,下在髂嵴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长20cm,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左肾下外侧、腹横肌腱膜起点及腰方肌相接触。自左季肋部及腰部沿左肾外侧缘向下,至左肾下极,略转向内侧至腰肌侧缘,然后在腰肌和腰方肌之间下行至髂骨骨嵴水平而移行为乙状结肠。 (5)乙状结肠:在盆腔内,位于降结肠和直肠之间,上段较短,称为髂结肠,下段较长,称为盆结肠,长度差异较大,为20~70cm;肠管呈“乙”字形弯曲而得名。乙状结肠系膜多较长,活动度大,有时可发生肠扭转,系膜的后面附着于腹后壁,后面有开口向下的乙状结肠间隐窝。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应根据其形状,顺其自然弯曲进镜。 结构升结肠结肠 升结肠(ascending colon)居盲肠与结肠右曲之间,其长度因盲肠位置的高低而异。升结肠后壁借结缔组织贴附于右肾和腰大肌前面,活动度甚小。 功效:便秘,腹泻,腹痛,肠炎。 位置:右足脚掌小肠反射区在外侧带状区域的部位。 横结肠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止于结肠左曲。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大,横结肠中部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结肠右曲(right colic flexure)又称肝曲,位于肝右曲下方和右肾下端的前方。结肠左曲(left colic flexure)又称脾曲,其位置较结肠右曲为高,接近脾和胰尾,故结肠左曲的位置较高较深。 降结肠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自结肠左曲起,沿左肾与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自左髂嵴水平开始,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全长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侧壁,活动度较大,短者常较平直,降于盆腔;长者可卷曲数圈后与直肠相续。多呈“乙”或“S”形弯曲而得名。乙状结肠有两个弯曲,第一个由起端向下至盆腔上口附近,于腰大肌的内侧缘便转向内上方形成,此弯曲位置不固定,多在盆腔内;在肠管向内上方跨过髂总动脉分叉处,又转向下,形成第二个弯曲,此弯曲位置也不固定,多数位于正中线左侧。乙状结肠系膜长度平均8.9cm,乙状结肠相对较长,可为80~170cm,故其有很大的伸展度,因此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可能发生乙状结肠扭转结圈,极难通过,需旋转镜身、改变体位,或加手法推扳,方能使肠镜通过。 功能结肠有吸收、分泌、细菌消化与协助排粪作用。 结肠 结肠的吸收功能以后半结肠为最强,主要吸收水分与钠,也吸收少量钾、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与一些药物。结肠平均每日吸收460mmol钠与350~2000 ml水。虽然24小时通过回盲瓣到盲肠的食糜约500~1000 ml,但经过结肠与直肠吸收后仅从肛门排出150 ml。若结肠功能发生紊乱,就可影响吸收,甚至发生腹泻、便秘与腹胀等。若吸收过量,又可导致水中毒、血氯过高与酸中毒等。 结肠黏膜内有杯状细胞,可分泌碱性液体,保护结肠黏膜,润滑大便,以助排便。 结肠不产生酶,无消化作用,但有细菌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很多细菌,大肠杆菌占70%,厌氧杆菌占20%,此外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也有少量原生物与螺旋体。肠细菌对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有重要作用。比如食物内缺乏维生素时,[在]肠内可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合成维生素,这些细菌消化纤维素,合成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H、维生素B12等。比如长期用抗生素,可导致维生素合成与吸收不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护理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由于其病程和治疗时间较长,恢复慢,易复发,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为提高本病治疗效果和缩短疗程,我科对70例患者行中、西药灌肠液局部用药进行比较,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7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的试行方案。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21~49岁,平均37岁;干部27例,工人26例,农民17例;病程0~1年41例,1~3年29例。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并除外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大肠癌等疾病。 护理要点结肠 心理护理本组病例因病程长,恢复慢和担心预后,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心理,护士需耐心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方法、效果和说明病人的配合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指出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疗效。介绍本病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取得主动配合,按质完成灌肠治疗。 灌肠护理灌肠前瞩患者自行排尽二便,深呼吸,全身放松,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减轻痛苦。依据肠镜所示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灌肠体位,如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者采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采取右侧卧位。灌肠中药液用2层纱布过滤除渣,温度以39~41℃为宜。温度过高易引起肠黏膜烫伤,过低则致使肠痉挛,加重腹痛。液量以100ml为宜,便于在肠腔中保留。药液灌入采取直肠滴入法,护士动作轻柔,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导管前端及肛门口,呈螺旋式插入肛门。插管过程中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根据病变部位正确掌握插管长度。药液滴速宜慢(60~70滴/min),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灌肠后臀部和床尾均抬高10cm,嘱患者尽量延长药液在肠腔中的保留时间,期间更换左、右侧卧位2~3次,2h后可下床活动。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能耐受,嘱其深呼吸,放松腹肌;如腹痛加剧、心慌者应立即停止灌肠,行腹部热敷、按摩,至腹痛消失,继续完成治疗。 健康宣教1、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纤维、低脂肪食物,饮食宜清淡,忌浓茶、咖啡、巧克力、生冷食物,戒烟酒。2、出院指导:出院后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生活有规律,不过度疲劳和紧张,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周卫生,减少感染因素,定期复查肠镜,及时复诊。 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精神四大因素有关。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在疾病愈合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根据肠镜所示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和取得病人的合作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护士在操作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轻病人痛苦、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条件。正确的心理、饮食、出院指导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动脉供应结肠 结肠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1)右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而来,有结肠中动脉、结肠右动脉、回结肠动脉。 ①结肠中动脉:在胰腺下方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出,在横结肠缘附近分出左右两支,分布于横结肠右三分之一,并分别与左、右结肠动脉吻合。约有3%的人无结肠中动脉,横结肠由左、右结肠动脉的分支供血;另有10%的人有副结肠中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壁和肠系膜下动脉,偏左侧进入横结肠系膜内,供应横结肠左半部及结肠脾曲的血液。 ②结肠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中部,结肠中动脉的稍下方(有时可与结肠中动脉合为一干),沿腹后壁腹膜深面横行向右,至升结肠附近分出升降两支。升支多与结肠中动脉的右支吻合,降支与回结肠动脉升支吻合,供给升结肠和肝曲血液。结肠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占40%,来自结肠中动脉的占30%,由回结肠动脉分出者占12%,另有18%的人无结肠右动脉,由回结肠动脉及结肠中动脉供血。③回结肠动脉:为肠系膜上动脉的终末支,在结肠右动脉稍下方发出,在十二指肠横部下方腹膜后,向下向右分成升降两支,升支与结肠右动脉降支吻合,降支到回盲部分成前后二支,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肠支吻合。回结肠动脉供给回肠末端、盲肠和升结肠下段血液。 (2)左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膜而来,有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 ①结肠左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 ②乙状结肠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直肠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 结肠 供应结肠血液的各动脉之间在结肠内缘相互吻合,形成一动脉弓,此弓即结肠边缘动脉。边缘动脉再发分支,从分支又分出长支和短支,与肠管垂直方向进入肠壁。短支多起自长支,供应系膜缘侧的三分之二肠壁血液;长支先行于结肠带间的浆膜下,然后穿入肌层,沿途发出多数细支也供应系膜缘侧的三分之二肠壁血运,另有小支至肠脂垂;其终末支穿过网膜带及独立带附近的肠壁,最终分布至系膜对侧的三分之一肠壁。长短支之间除在黏膜下层有吻合外,其余部分很少有吻合,因此长支是肠壁的主要营养动脉,手术时不可将肠脂垂牵拉过度以免伤长支。 肠系膜上、下各动脉之间虽有吻合,但有时吻合不佳,或有中断,因此边缘动脉尚有薄弱处,临床上结肠中动脉如有损伤,有的可引起部分横结肠坏死。结肠手术时,当某一动脉结扎后肠壁能否保留,应注意肠壁的终末动脉是否有搏动,不可过分相信动脉间的吻合。 静脉回流结肠 结肠的静脉属门静脉系统,分布在右半结肠的静脉有结肠中静脉、结肠右静 脉、回结肠静脉。各支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与回、空肠静脉、胃网膜左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上行至胰头后面与脾静脉汇入构成门静脉。 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结肠左静脉、乙状结肠静脉和直肠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与肠系膜下动脉并行,经胰腺右方入脾静脉,最后流入门静脉。 淋巴结构在各部分结肠的分布多少不同,回盲部最多,乙状结肠次之,肝曲和脾曲较少,降结肠最少。结肠的淋巴由以下部分组成: (1)壁内淋巴:大肠的淋巴管存在于固有膜深层或黏膜肌层附近,肠壁内小淋巴管将淋巴液汇流入结肠上淋巴结。 (2)结肠上淋巴结:离肠壁最近,位于结肠壁浆膜下,亦有人认为存在肠脂垂内,淋巴结体积很小。 (3)结肠旁淋巴结:收集结肠上淋巴结的淋巴液,位于边缘动脉和肠壁之间,是结肠癌转移的第1站。 (4)中间淋巴结:因位于右、回结肠动脉的周围,沿各结肠动脉分支排列,亦称右回结肠淋巴结。该淋巴结的淋巴液汇入各主结肠淋巴结。 (5)主结肠淋巴结:位于各结肠动脉的根部和肠系膜上、下动脉根部。肠壁的淋巴经过上述淋巴结群引流,右半结肠的大部分淋巴汇集于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汇集于肠系膜下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与腹腔淋巴结的输出管共同组成肠干,汇入乳糜池。 即肠壁淋巴管→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结肠淋巴结→主结肠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肠干→乳糜池,但有一部分结肠淋巴管汇入腰淋巴结而入腰干。同级淋巴结之间和不同级淋巴结之间均可存在直接通路,所以结肠癌病人有时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向播散等。 神经支配结肠由肠系膜上、下神经丛支配,该丛分别盘绕着肠系膜上、下血管,它们所含的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腰交感神经节,分布于全部结肠。迷走神经纤维仅分布于结肠脾曲以上的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则由骶2~4?脊髓节的副交感神经分布。 支配结肠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植物神经系统,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支配血管的活动,控制内脏平滑肌的舒缩以及腺体的活动,又称为内脏神经。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使腹腔内脏血管收缩,同时又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和腺体分泌;相反,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活动和腺体分泌。结肠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调节下,两类神经相互作用,相互对抗,又经常处于相对协调中。 运动特点结肠运动与小肠运动最明显的区别是结肠运动较小肠运动为慢,对刺激的敏感性也比小肠低。 小肠的运动特点是小肠的两种运动方式,一种是节段性收缩,它可以使食糜和消化液完全混合,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能推进食糜;另一种是蠕动,与节段性收缩联合作用,把食糜推向前进。小肠的蠕动很慢,每分钟约1~2cm,每个蠕动波只把食糜推进约数厘米后即消失。 结肠的运动特点:结肠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缓,这些特点对于结肠作为粪便暂时的贮存所是适合的。结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空腹时多见的袋状往返运动,这种运动不能向前推进食物残渣;二是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药物刺激时所发生的分节推进运动以及多袋推进运动,这两种运动均可推动食物残渣向前运动;另外,还有结肠的蠕动,它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可以使肠内容物缓缓向前推进。结肠还会发生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集团蠕动可使一部分肠内容物由横结肠推移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由胃—结肠反射所致。 增强因素影响结肠运动的调节因素和控制因素,尚未了解完全。以下各种因素均可增加结肠的运动: (1)药物:如乙酰胆碱、烟碱、新斯的明等拟胆碱药,均可通过兴奋支配胃肠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经而使胃肠平滑肌收缩加强。 (2)机体内的某些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前列腺素E1等,均可引起肠道平滑肌兴奋,使肠平滑肌收缩加强。 (3)进食:进食、进食后以及排便时均可增加结肠的蠕动,这是由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所引起的。所谓条件反射,即人在进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的环境等均可引起胃肠的蠕动。所谓非条件反射,即食物对胃肠的机械性或化学刺激以及温度的刺激,均使胃肠黏膜的感受器发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入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胃肠平滑肌,使胃肠平滑肌收缩。食物对胃肠壁的刺激,亦可不通过中枢神经的参与,而是通过局部反射即可引起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蠕动。 抑制因素抑制结肠运动的因素亦很多,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药物:M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普鲁苯辛、颠茄酊(或颠茄片);神经节阻断药,如六甲双铵、美加明、潘必定、三甲硫吩等;抗忧郁药,如丙咪嗪、阿密替林;镇痛药,如吗啡等,均可引起肠平滑肌松弛,使结肠运动减弱,故以上药物可导致便秘。 (2)睡眠:人在进入睡眠后,人体各个系统的活动水平均降低,肠平滑肌处于松弛状态,故睡眠时结肠运动减弱。 (3)情志不畅:祖国医学把人的情志改变归纳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均指人的精神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七情不会使人致病,因为它是人体对客观事物所表现的不同反应。如果是突然的、强烈的或长久的精神刺激,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中医称之为“内伤七情”。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古代医书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论述。七情致病还会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也是在气的升降、出入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人的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不畅及脏腑功能失调,其中包括大肠传导功能的抑制。所以情志不畅也是抑制大肠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肠的运动功能紊乱或减弱所造成的便秘,往往易变为顽固性便秘,尤其是左半结肠的运动减弱时,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则水分被吸收过度,大便更难排出。 结肠炎定义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漫长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类型1.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病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或乙状结肠,血况正常。 2.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5—6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 3.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中国情况拟定3项诊断标准: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X光表现或黏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某些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重症患者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1] 结肠癌简介结肠癌(carcinomaofcolon)是肠最常见的癌之一,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结肠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好发生于乙状结肠,其次是盲肠与升结肠,再次为降结肠及横结肠。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分出菜花型、缩窄型和溃疡型。 病因结肠癌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与腺瘤、息肉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慢性血吸虫病,以及肠道中高浓度的甲基胆蒽(长期便秘引起)有关,经常进食纤维性食物的人,其结肠癌发病率远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蔬菜饮食者低。 中国,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引起结肠癌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以前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与西方的不同,患者较少。可近年来,城市居民的结肠癌患病率升高很快,这主要和人们的饮食高脂化倾向有关,特别是“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和低纤维素)所致,吃的油脂类食物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临床表现右半结肠因肠腔较大,癌多为向肠腔内突出的菜花型癌,故除非已晚期,通常少有肠梗阻现象。但该处癌易溃烂出血,且常有继发感染和毒素的慢性吸收,因而腹部不适、疼痛,局部出现肿块(约占10%),便中带血(约占80%)、潜血试验阳性,贫血及恶病质,常为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主要表现。 左半结肠肠腔较小、肠内容为固体或半固体的大便,再加该部的癌肿多为缩窄型、易引起肠腔的环状浸润,故临床上常表现出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由于癌体较小,既少溃疡出血,也无毒素吸收,因此贫血、消瘦、恶病质等现象少见,肿块也不易扪及;但因癌肿位置较低,可有里急后重感,约1/4患者大便中带粘液和鲜血。 治疗结肠癌对各种放射疗法不够敏感,抗癌药物亦难治愈,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为手术切除,术后可辅以化疗。手术通常可一期完成;但左半结肠癌如有急性完全性梗阻时宜分期进行,即先做横结肠造瘘,梗阻解除后,再尽早择期行左半结肠切除。[2] 预防一项新的更全面的研究称,每天喝一杯以上牛奶可减少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该研究结果是哈佛医学院和英国布里汉姆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和欧洲53.4万人所进行的10项研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 分析结果表明,与一周只喝不到两杯牛奶的人相比,每天喝一杯8盎司(约250毫克)牛奶的人患结肠癌的危险可降低15%。研究人员说,最主要的是牛奶中所含的钙适量才能降低这种危险。钙能减缓肠内壁细胞的生长速度,从而可抑制早期肿瘤的扩散。进一步分析发现,摄入钙量最高的人患结肠癌的危险可降低22%。每天摄入900毫克的钙(相当于三大杯牛奶所含的钙)就足以预防结肠癌。由于钙并不是预防结肠癌的唯一因素,所以,预防结肠癌措施还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运动,维持体重正常,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和全麦食品等。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是预防结肠癌的关键。如有肠道方面的症状,如便秘、便血等应做肠镜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结肠镜结肠镜有两种,一种是金属硬管的,一种是纤维结肠镜;金属硬管的因为痛苦大,已被废弃,目前绝大部分医院都采用纤维结肠镜,少数医院还在使用硬管结肠镜。 其他动物的结肠马属动物(如马、驴等)的结肠从袋状的盲肠起始,终于直肠,分为大结肠和小结肠两段,大结肠相当于升结肠,小结肠相当于降结肠,大小结肠间连接的部分相当于横结肠。大结肠特别发达,为双层马蹄形,有结肠袋和纵肌带。对于马属动物来说,盲肠和大结肠是最主要的消化部位。 牛、羊等反刍动物,盲肠并不发达,升结肠相对来说较长,但是没有结肠袋和纵肌带。结肠同样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其中升结肠为袢式结肠,位于右侧,分为初袢、旋袢和终袢。升结肠初袢为S形弯曲,旋袢盘曲成圆盘状,分为向心回、中心曲和离心回,终袢呈U形弯曲,横结肠由右侧通过肠系膜前动脉至左侧,并在左侧延续为降结肠。 猪的升结肠同样是袢式结肠,但与牛羊的盘状不同,猪的升结肠旋袢是圆锥形状的,又称结肠圆锥。升结肠分为结肠圆锥(也叫旋袢)和终袢(注意猪的升结肠初袢不明显),其中升结肠圆锥也分为向心回、中心曲和离心回。另外猪的升结肠有结肠袋和纵肌带。 犬类的盲肠呈螺旋状弯曲,结肠并不盘曲,为U形袢,没有结肠袋和纵肌带。 科友·观点发表观点 对【结肠】发表观点或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