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文学评论大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里曾有云“为情而造文”“繁采寡情,味之必厌”的论断,意思是说:写文章必须是人们先对人事、景物等有了某种心灵上的触动,感发,然后才有可能寻求言语文字的表达,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打动人心,而那些“为文而造情”或者只堆砌词藻,即使文词再华美,也会因缺乏真情实感,而让人觉得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读来另人生厌。 无独有偶,清人袁枚也曾有言“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可见,再华美的词藻,再精致的写作技巧,都敌不过真情一缕。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早已成了写好一篇文章的共识,而文章真情从何而来,也就成了成就广大中小学生满分作文的“必杀计”。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一直致力于从内心情思的内省到外在语言的表达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真情从心底、从对万事万物的联想体悟中滚滚而来。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生活、增加与身边的人交流的机会,让真情从生活的体验和交流中来。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家里孩子都不多,父母包办了所有孩子能干和不能干的事,没有了对生活的参与和体验,就没有了体悟生活中的人的情感的机会,也就是虽然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但他已经严重脱离生活,他不能体验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使人挥汗如雨也做不好的感觉;他不能体验自己父母辛苦养家、持家的不易;不能体会来自亲人朋友的温情是多么珍贵…… 所以,写作之真情从何而来?不参与劳动就不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就不会联想到父母辛苦工作和经营家庭的不易,就不能体会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多么无私伟大,更不会联想到那些在各行各业从事着繁重工作的人的艰苦和伟大;亦不能从平凡的人和事上体悟出动人的情感。 因此,要想让中小学生写作文有真情实感,第一要决就是要让孩子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有自己的生活,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他懂得,生活的意义是一个不断战胜生活中的琐事和困境,超越自我、不断成长,刷新认知的过程。只有有丰富经历的孩子才有可能触动他的思想,使思想由肤浅、幼稚变为深刻、成熟。只有丰富的经历才能让孩子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情感越来越细腻。到那时写作文时,才有可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二、阅读经典,在与经典作品中的人事体验和交流中,让心灵受到触动,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内感于心,外化于情。任何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可以间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选一些能让孩子产生兴趣和共鸣的文学作品来给孩子读,每一次共鸣都是对孩子内心的一次洗礼、一次升华。大量的阅读必然可以使中小学的思想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丰富、细腻,在此基础上孩子再去凝视生活,就会联想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从而成功触发自己的情感,实现思想的内化和情感的喷发。如此一来,才可能有用言语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冲动。 三、懂得观察、善于联想——真情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联想中来。俗话说“生活从不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一个情感丰富细腻的人定是能从世间万物中发现美好的人,也是善于借世间万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人。古往今来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无不是”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人,一篇好的作文作者往往最善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于所观察、所想象的事物中。 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孩子们被老师的爱国情绪所感染,认真学习法语时,听到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这样写道: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作者把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融于细致的、独特的观察中,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这正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再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由对环境的观察和描写融情于中,达到情真意功的感染力。 我们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最多愁善感的人,“黛玉葬花”一段感动得多少人泣不成声,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写作中将人和情感完美融合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中去并通过联想将这种情感无限细化、深,从而广泛得触发了人们的共鸣。 四、言为心声,语言文字作为思想情感的载体,要做到“我手写我心”,就要不断锤炼语言,深厚的语言功底是表情达意的必然依托。现实中,很多人不善于表达感情,笨嘴笨舌,即使是好心,说不出就变了味道。写文章也是这样,再深刻细腻的情感,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恐怕也写不出来。所以要抒真情,必然从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中来。
描写是写作文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的特点或事件的情节更加生动、细致、具体的表现出来。 例如:用白描的手法抓细节,观别人之所未观,写别人之所未写。 为了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的生动形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往往借助修辞来描写细节: 例如: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中对托德的“笑”的描写:
作者借用比喻的修辞,将托德的“笑容”描绘得细致入微,从而生动形象的刻画这一市侩小人物见钱眼开的窘态。 再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为了突出母亲的辛劳和慈爱,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情感得到无限冲击和扩大,引发读者共鸣。 如图所示: 再如,冯骥才的《刷子李》为了突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一句:“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借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侧面描写表现了刷子李的技艺非同一般的高超。 总之,描写是使充沛的感情得以渲泻的必然渠道,学会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组织语言,真情表露得会更细腻动人。 五、直抒胸臆情更真。直抒胸臆是抒情的一种,往往当人的情感达到一个高潮,一切描写都不能渲泻、不得不涌现的时候,作者就是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实现真情的表白。但直抒胸臆的必须用在情感抒发的高潮阶段,是经过描写层层渲染后不得不发的渲泻,否则就会流于浅薄,不能打动人心。 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因为感情深沉浓烈,直抒胸臆才给人以震撼。 如图所示: 六、夹叙夹议,理性的光映情更深人类有价值的思想从来都是深情的凝结,一段深有感触的对生活、人生、社会感悟到的思想精华,往往更能直达人的内心,引发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人深深的凝想和回味。 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最后一句深情的感悟:
此句由对一事一物的感怀,上升到对万事万物情理的了悟,从而使真情更加真切深刻,得以升华。 再如,史地生的《我与地坛》之所以那样打动人心,让人抚卷长思,久久回味的原因正是源于文中充满哲理的感悟。 如图所示: 总之,要写出情真意切的满分作文,脱离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脱离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第一手的感知,无异于“无米之炊”,而有了思想情感上的感悟,有了直接和间接的作文素材的积累后,还要有细致、精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的炼词炼句的训练中,才能实现“我手写我心”的完美契合,为情而造文,找准文章思想感情的触发点和抒发点,才是满分作文的“必杀技”。 |
|
来自: 当以读书通世事 > 《070-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