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5-28 来源:健康报 栗占国说:“既然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很清楚,是免疫导致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免疫的角度,通过抗免疫的炎性因子使疾病得到缓解。托珠单抗能够通过抑制比较上游的一些炎性因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为它阻止了再向下游的那些因子的产生。白介素6(IL-6)是类风关治疗重要的代表,是标志性的产品。” 说到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现状仍不乐观的原因,栗占国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患者相关认知度不足以及风湿病医疗水平的参差不齐。他说:“风湿关节炎在很多年以前是非常难治的,甚至叫做‘不死的癌症’,但这一观念现在应该彻底更正过来。整体来说,医疗界从开始知道一些药能治疗类风湿病,到后来使用越来越规范,到现在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治疗理念越来越成熟,我们已经有信心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而现在很多患者仍然对治疗不重视,再加上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及时进行正确治疗,最后导致残疾。” 事实上,早期强化治疗是确实能够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预后的,但目前在患者当中仍然存在认知度较低,从而导致诊断延误、过早停药等现象。在本次学术年会前进行的“风行有你”类风湿关节炎义诊和咨询活动期间,义诊专家之一、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轶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公共普及教育、让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 针对国内类风湿关节炎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王轶说:“这次参加义诊的医生都经过专业培训,他们在风湿病知识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即使这样,限于当地的条件,这些医生还是可能会在疾病的认识上,包括治疗手段和水平上还不是很高。”栗占国认为,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患者面临的挑战主要就是求医无门。目前国内的风湿免疫专业还比较少,风湿专业医生非常缺乏,且很多治疗不规范。这些都导致了患者乱用药、乱吃药、迷信偏方等。 三管齐下达到两个目标 许多研究提示,类风湿病关节炎这一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主要要由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参与发病,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 栗占国介绍说:“我们治疗类风湿病关节炎,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是完全缓解,第二是最小疾病活动度。所谓缓解就是指,关节不肿大、不疼或者基本不疼,功能基本达到正常,恢复或像正常人一样,这是最好的状态。第二点,也就是最低疾病活动度。这是针对一些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特别是有一些愈后不良因素,比如早期出现关节破坏、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等等。这些都使得患者病情很难控制。另外还有一些较晚治疗、几乎动不了的病人,治疗已经很难把病情控制到完全缓解的状态,但我们是可以做到最小疾病活动度的,且少部分比较顽固的病人也可以达到这一点。” “最开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确实没有很好的方法,一般就是对症治疗,使用止疼药、偏方、激素,很多病人没有得到规范治疗。最近二三十年,国际上逐渐认识到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有一种慢作用抗风湿药。而第二大类药是生物制剂,这是最近十年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生物制剂可以把病情控制得比较好。另外还有一大类药就是缓解症状,针对关节肿胀、疼痛等,这些药可以把症状控制得比较好,但是很难治本。目前来说,生物制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说改变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整个现状。罗氏将要上市的雅美罗就是典型的生物制剂。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生物制剂的里程碑,它的白介素6的作用机制与其他生物制剂完全不同。在安全性方面,雅美罗非常受到专家和学界的认可。” 仍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对于类风湿病关节炎的研究仍在不断继续,并产生很多新的成果,证明不少病人经过很好的治疗之后可以停药,并很多年不复发。栗占国说:“在国内,我有很多病人已经不用药了,但其关键就是早期治疗,用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第二是倡导联合用药;第三是强化治疗,较重的患者要足量足疗程用药,当然前提是安全;还有一条原则是个体化治疗。实际上临床治疗找不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类风关病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给患者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方案,这个方案既是安全的,又是有效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很清楚的,是免疫导致的,所以就一定控制得了。”
我们可以从免疫的角度,通过抗免疫的炎性因子使疾病得到缓解。雅美罗应用到临床上,是划时代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抑制比较上游的一些炎性因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为它阻止了再向下游的那些因子的产生。所以说白介素6是类风关治疗重要的代表,是标志性的产品。但从治疗效果来看,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仍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部分患者病情得不到缓解,且可引起感染和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因此研发新一代生物制剂势在必行。 虽然生物制剂目前疗效值得信赖,但多数仍未被医保所覆盖,所以治疗费用偏高。栗占国呼吁积极促进其纳入医保,为患者减轻负担。同时他还强调,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类慢性病来说,对患者的随访异常重要,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由于过早停药等不当治疗引起的病情反复甚至致残现象。他希望这一机制能够尽快在各医疗单位施行起来。 本报记者 魏婉笛 |
|
来自: lisatan2000 >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