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虾池水质管理 因此,水质管理在养虾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水质的好坏,受水源、气候、水中生物、残饵及生物排泄物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不仅是单一作用,而且综合地相互作用,所以,对每一个影响因素必须加以注意控制,使水质安定,促使对虾生长。
南美白对虾是广盐性,在养殖期间盐度保持在10~20‰生长最佳。若放苗后20~30天,把盐度降低到10左右,生长最快,放苗(P20)后生长3个月可达到25g/尾左右。体重增重最快是盐度13~15。如果长期养在高盐度的池中,会影响其蜕壳,成长慢,要养殖4个月以上才能达到25g/尾左右。 养殖时间长,饵料消耗多,且底质、水质受污染,虾易感染病害,成活率低。但是如果能控制好放养密度、水质、残饵,在高盐度饲养下,抗病性较高,养成的虾体色较美,肉质较好。 比较理想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期间的盐度控制是:如果是养成3个月,第一、三个月盐度为20‰左右,第二个月盐度为12~15‰,这能促进生长,后一个月提高盐度使虾的体色美观,肉质较结实,虾体较重。因此,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场地如有条件应配备引淡水的设施,可以根据虾生长的需要,调节池水盐度。 可以作为池水好坏的指标。养虾最适的pH为7.8~8.6,各种虾对pH值的要求有所不同。据报道,南美白对虾对pH适应范围是7.5~9.5,幼虾pH为8.0~9.2,中虾pH为7.5~8.8。 虾池水质pH值因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导致水中重碳酸盐类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及氢氧根离子,消耗酸性物,使pH值升高。一般是14~16时是一天当中pH值最高的时间。 pH值降低是由于藻类、水生动物的呼吸作用,藻类老化或者因虾的排泄物及残饵过多,导致池底有机物的腐败而降低。pH值降低会使虾血液pH值亦下降,减少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造成呼吸困难,因此,在溶氧量不低时,也易引起浮头,造成损失。 pH值最低是发生在02~04时。pH值若在7.4以下时,会危及南美白对虾健康,要及时处理。控制池水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主要是注意观察水色,控制藻类的繁殖数量,有机污物要及时清除。南方虾池潜在酸性土壤较多,尤其在雨后虾池经常反酸,或出现上下水层pH值差别大等现象。要加强换水并施石灰水调节,在pH值过高时可用明矾调节降低。 透明度是虾池水中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更与水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较理想的透明度是养殖前期为30~40cm,中后期为40~60cm,虾池的水色是受浮游生物种数和数量左右,良好的水色应是黄褐色、黄绿色,其他颜色均是非正常,应引起注意。 池中的浮游植物是虾池溶氧的主要来源,而且可吸收NH3、NO2-及CO2,减少其毒性。浮游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虾的饵料;尤其是养殖前期,可以迟投或少投饵料。良好的水色,对虾池养虾比较理想。池中有一定浮游生物量,会降低透明度,起遮阴作用,减少虾的活动(尤其南美白对虾喜欢有隐避物),有利减少能量消耗。 据资料的报道,有一定水色蓄热比清水为佳,散热的速度比清水慢,因此,有一定水色的虾池,水温要比清水的虾池高0.5~2℃,在低温期时,有利于对虾生长。 通常新池会有肥料不足,水质变清现象,旧池很少有此现象。若有此现象出现,可能是有机物质没有充分氧化所造成,最好加石灰中和,并增氧促使氧化作用。 (五)控制水质的措施: 群众在养虾中常说“养虾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饵”,“养虾先养水”,因而说明养虾中水质是头等重要的。如何保持良好的水质是一个复杂问题,这里提出几种有效措施供参考。 实践证明:为了维持池塘水环境的稳定,一般不采用大排大灌法。日换水量10%~30%左右为宜。 1、虾苗入池时有大小和质量的差别。 2、饵料不充足,强者饱食,弱者吃不到,饵料少。 3、池内出现病虾后,也会导致个体大小之差。在养殖中可采取改进投喂方法来减少大小悬殊的差别。 具体做法是:采取“先大后小、先粗后精、先于后鲜”的措施,每天投喂6次以上。在投饵时,先投颗粒较大的,营养价值较低的配合饵料,让个体较大、竞食力强的虾先吃饱。后投颗粒较小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饵料,或者鲜活饵料,让个体较小、竞食力差的虾能充分摄食。 在条件许可时,引进淡水,使虾池内短时间盐度下降2~3度,也可促使虾蜕壳。大雨后或大换水均可促使南美白对虾蜕壳。(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
|
来自: tssenpujgg > 《综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