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江山”阶段,如何善用军师的智慧? | 《竞石说》

 竞石频道 2020-09-26

“军师联盟”的系列思考之一

主公“打江山”阶段,如何善用军师的智慧?

 
 
(一)
 
前几年有一部国产电视剧。
别的电视剧拍三个月,它拍了近一年。
没有狗血,没有CP,没有小鲜肉,没有卖腐,却靠精彩的剧情和精湛的演技收获了一大票粉丝。豆瓣8.1分,2017年国产电视剧排名第五——《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说起三国,从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中,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无非是宅心仁厚的刘备和阴险狡诈的曹操。
 
然而《三国演义》虽然是经典名著,但毕竟是小说,而非正史。《三国演义》故事的主体取自民间传说和演义,有很多作者的主观喜好在其中,比如刻意地神话诸葛亮,丑化曹操等。
 
《军师联盟》虽然为了剧情做了适当加工,但应该算是比较好的还原历史原貌的一部剧。
 
曹操说:“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何等霸气!
 
没错,历史的镜头,总是会聚焦在君王或一方霸主这样重要的人物身上,大众的目光也总是追逐一场战役的胜负,一个成王败寇的最终结果。
 
不管他们是弱还是强?是忠还是奸?
这些人都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在世人品评英雄亦或枭雄的时候,在大家争论着一场战役得失的时候,在老百姓争睹当世英豪风彩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去关注辉煌胜利的背后,那些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局的人?
 
这部电视剧对于很多丑化曹操的一些经典故事,比如“杨修之死”、“神医华佗之死”都做了符合人性、顺理成章的展现,而不是那些传说中喜怒无常、睡梦中杀人的曹操。

 
 
(二)
 
当然,电视剧名字为“大军师”、“军师联盟”,自然少不了对“军师”这个同样充满神奇色彩的特殊人群做了很详细的描述和展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剧中,那些居于幕后的谋臣高士,被后世称为军师的人不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神机妙算,而是更像普通人那样符合人性、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是他们在人生选择中,有了更多看似偶然,其实却是必然而充满智慧的抉择。
 
他们,纵观大势,为君王出谋献计;
他们,左右权衡,引导着君王的重要决策;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一部《三国演义》,让老百姓皆知刘备有孔明,曹操有郭嘉,孙权有周瑜。
其实孔明、郭嘉、周瑜只不过是各自智囊团的代表,三国时期,每一个势力中,都有着一个庞大的军师集团。
 
一个君王的水平,体现在他用人的水平。
一个军师的水平,则往往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
 
遗憾的是,在前人书写历史和后人看待历史的时候,君王的决策被无限抬高,而军师的重要价值往往被人忽略。
 
英雄成功了,多亏英雄头脑清醒、决策英明;
英雄失败了,都怨臣子无力,军师太蠢。

 
 
(三)
 
司马懿是曹丕的属臣,聪明、谨慎而隐忍,曾经谨慎到不惜自断双腿来逃避入仕,也曾经隐忍到甘愿当马伕来消隐锋芒。在多疑枭雄曹操面前努力使自己“才不外露,技不显人”,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前面二十集里,他跪着的时候,比站着的时候要多,就象他养的那只小龟,小心翼翼,缩头缩脑以护得自身周全。然而,恰恰是这么一个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个军师,却以一己之力,左右了整个魏国的大势。
他一面苦心劝谏曹丕和睦兄弟关系,赢得人心,讨好父王;一面努力帮其培植朝堂势力,拉拢老臣;一面又与崔琰等巧计安排陷害对手曹植,逼曹操立长立嫡。
一面帮助曹丕一次次躲过对手设下的陷阱;
一面在各方势力与魏王中巧妙周旋;
一面为自己的主公铺路;
一面拼死维护家族利益;
一面极力表白个人忠心;
一面绞尽心机帮主公达成一统天下的目标;
一面小心呵护着自己的理想;
......
 
整个曹家,整个魏国,整个天下,就这样被司马懿这个军师带动着,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司马懿不过有点小聪明而已,也只是魏国众多军师的中一个,虽然能出点主意,那也不算什么,毕竟,真正做决定的还是他的主公。

 
 
(四)
 
军师靠嘴皮吃饭,听起来似乎容易。然而真的容易吗?
献计献策,寥寥数语,看似轻而易举,其实包含着极高超的智慧。
 
古时候,作为一个军师,需要对天下大势了然,需要拿捏准朝堂上明争暗斗的分寸,护主防敌,战时则需要对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明晰,需要对战略地形熟悉,需要知晓敌方君王、将领的脾气秉性,性格弱点,很多时候甚至还需要知道天气、潮汐、水流、山体等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学上的知识。
 
孔明献计,手书一个“火”字,一字千金,一字何止千金。。
司马懿献计,“联吴破羽”寥寥四字,却破解了曹军退兵迁都之困。
 
曹操用了司马懿的计,破了孙刘联盟,最后,关羽被孙权所杀,刘备元气大伤,曹军大胜。
 
战局瞬间扭转,天下大势因此而变。
 
这,就是军师的价值。
 
蜀国失了军师孔明,从此一蹶不振。
孙权失了军师周瑜,吴国再不复当年赤壁一战的辉煌。
曹丕得了军师司马懿,从一个不被父王待见,性命汲汲可危的皇子成功登上君王宝座,最终剿灭蜀吴,一统天下。
 
这,就是军师的价值。
 
作为一个军师,只能谋而不决,很多时候,不是军师不想干,而是军师不能干,这最后的绝断,必须由主公去拿。
 
成功,则万人景仰,失败,而万劫不复。
 
然而,不论成功与失败,军师永远是站在主公背后的那个人。
军师要承担失败的责任,却享受不到成功的荣耀。


 
(五)
 
《军师联盟》中,曹丕势单力薄,孤立无助,甚至随时有性命之忧的时候,觉得军师很重要,曹丕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时候,亲自到马厩相请司马懿,口口声声把司马懿当朋友。
 
自古人才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尊重。
 
所以司马懿被感动,决定冒险出仕,并发誓效忠曹丕。
为了给曹丕铺好前路,司马懿屡次进言想改造他,此时的曹丕却马上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态,甚至一度动了杀心。
 
军师是个左右为难的角色。不改造主公,就不能真正帮助他成为太子,成就大业。但如果改造他,又会在主公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其中的利害关系,聪明如司马懿,怎会不知,然而几经权衡,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曹丕的胸襟远见,远不如曹操,属于小心眼的那种人,一旦站稳脚跟,手握重权,成为强者,那时的曹丕就会觉得军师对自己已经没什么用了,多年的积怨暴发,“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也就会成为必然的结局,所以司马懿也不得不早早为自己谋划好后路。
 
历史上,军师的结局通常有三种:
一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扶主公上位后被主公除掉的。
二是象张良一样远走高飞避祸他乡的。
三是象司马懿一样为了家族暂时隐忍求生。

不管哪一种结局,出尽风头的永远是上位者,而军师往往成为胜利之后的弃子,甚至背负罪名,史书上亦不会记载他们的功勋。
 
这正是军师的悲哀之处。

 
 
(六)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常常感叹,现实和历史总是那么惊人地相似。
 
如果把小微企业的老板比作主公,每一个成功小微企业背后,其实都有不少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军师或者军师团。而很多军师最后都因为个性所限,或者因为特别看重所谓“尊重”二字,在企业艰难开创时期,特别希望老板能把自己当做老师或者朋友看待,酒逢知己,惺惺相惜,默契合作。
 
因此在创业阶段,军师往往能对一些机构忠心不二,倾力相扶,不求青史留名,但求能追随明君成就大业。
 
但当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企业终将从“打江山”阶段进入到“治江山”阶段,而“治江山”阶段是规模化、规范化阶段,这时候军师的价值不再象从前那么明显,分分合合成为必然的现象。
 
其实这也没有对错,一个国家,“打江山”阶段主要靠“人治”,靠变通,靠智慧地抉择,这时候一个好军师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但“治理江山”阶段更重要的是“法治”,是规范, 这时候军师的价值自然应该是“鸟尽弓藏”了。
 
要说明的是,军师淡出一些成功的小微企业,并不一定是老板没有胸怀,跟军师的典型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卓越的军师大多有怪癖或者怪脾气,能够用好军师的小微企业老板,需要博大的胸怀和智慧。
 
曹操曾经对司马懿动过七次杀心,然而最终却把辅佐太子的重任交付于他。
 
识人、看人、用人、容人,考量的是一个君王的气度和智慧。
 
军师和老板之间一直有一个动态平衡,不能用企业成功了,军师被逼走了来全部怪罪老板太功利,或者怪罪老板“能够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事物存在就是有道理的,任何以偏概全都是片面的。
 
军师淡出成功的小微企业,我觉得内在原因无非是“个性使然”或“性格决定命运”。
 
不可否认,每一个成功的小微企业背后都有一些军师团队的付出和奉献,但能够发现、善用军师价值的老板,更为重要。所以才有“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之说。
以结果论来说,老板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当然是起主导作用的,发现军师的价值,智慧地用好军师,也是这些成功小微企业的老板们超越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

 
 
(七)
 
古今对照来看,古时做军师,上要洞悉天下大势,下要着著细微之间;
现在做军师,同样要对行业、金融、人脉、市场、营销等有着精准的把握。
 
有时看似简单的几句建议,其实是厚积薄发,是十几年行业经验的积累,是几十年阅历提炼的精华。
 
工人给坏了的机器换一颗螺丝,只需要一美元,而工程师找出那颗坏螺丝的位置,价值999美元。
 
知识的价值,提供多种智慧的选择,让主公尽可能做最正确的决策,就是军师的价值。
一字千金,一字何止千金。
 
军师用他们知识,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头脑,创造着历史,改变着历史。
愿天下智慧主公,打江山能善用军师,治理江山时能够善待军师和功臣。
 
“善待人才者,得人心;
擅用军师者,得天下。

(黄竞石.2020.9.26)


本文为《竞石说》卷二“现代军师观”之第一篇
《竞石说》——从“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