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恐怖的纳米细菌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动脉硬化是常见疾病,人的血管内为何会出现粥样物质?同样是炎症,为何关节炎那么难以治愈?牛皮癣等皮肤病又为何那么顽固?医学上这些至今没解决的问题可能与一种像生命又不敢说是生命的微小物质密切相关。

发现纳米细菌

1998年,芬兰一所大学的科学家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时候发现,他们培养的细胞总在不断地死亡,好像是血清培养液里含有对它们有害的物质。但他们并没有把培养液扔掉,而是把它们放入恒温室。几个月后观察发现,在培养液的表层结成了一层硬膜。收集这些硬膜,放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硬膜好像是由大小只有几十纳米,裹有一层硬壳的微生物组成的!之后他们就给这些微生物取名为“纳米细菌”。发现它们的科学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的提名。

纳米细菌只有细菌的千分之一大小,人们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它们能够很轻易地钻进细胞里,侵害细胞,甚至导致细胞内基因发生变化。

纳米细菌繁殖得非常缓慢,普通细菌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就可以繁殖一代,它需要3天!用普通的培养液还无法培养它们,它们只生长在哺乳动物的血液或血清里。

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纳米细菌的一生有不同的生长阶段,变换着不同的面孔,在一个阶段,它们会呈现出粘液般的面孔。它们虽然只有20到100纳米大小,但却有一层细胞膜。这层细胞膜会分泌一种含钙的粘液来保护自己,粘液的存在还能让其他纳米细菌与自己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合作。

当纳米细菌被有毒的化学元素毒害的时候,或周围的环境变得很不适宜的时候,纳米细菌外层的粘液膜就会分泌一种毒素,这种毒素会导致人某个部位发炎、肿胀和疼痛。这是我们免疫系统对于入侵毒素的激烈反应,为的是形成一道防护屏障,把入侵物质挡住,于是被免疫细胞包围的纳米细菌就会导致身体某个部位长期肿痛发炎。但纳米细菌在免疫细胞的包围下照样美美地生活着,时不时攻击几个白细胞来取食。

这也许就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真正病因,幸亏纳米细菌繁殖很慢,否则人体真是受不了。

动脉硬化又是怎么回事

纳米细菌的另一个面孔则完全相反。当分泌的这层含钙粘膜钙化变硬后,就会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在这种变硬的阶段,纳米细菌虽然处于休眠期,却可以繁殖,形成芽苞般的颗粒,看上去就像一簇晶体。我们的身体对于这种钙化了的纳米细菌就不认识了,会把它们当作普通的钙质,视为身体的一部分。

20多年来,研究者一直想解释清楚衣原体(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微生物,有细胞壁,直径在0.3到0.5微米)与动脉硬化到底有什么关系,因为研究者从动脉硬化患者的血管内提取的物质能够让衣原体的检测液发生反应,说明有衣原体存在,但是通过细胞培养却培养不出来任何衣原体,也检测不到任何DNA的存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医学界的一个谜。

当纳米细菌被发现后,研究者推测,很可能是这些异常微小的纳米细菌作祟,是它们导致了衣原体检测液发生了变化,误导人们以为动脉硬化是衣原体导致的。

很多研究结果已经证实,纳米细菌是所有人类和哺乳动物硬化病的病因!例如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肾结石、白内障、硬皮病、牛皮癣、乳房钙化、前列腺钙化等病症。甚至一些癌症也是纳米细菌导致的,因为纳米细菌会改变细胞的基因。而在此之前,这些疾病要么无法解释,要么在误导的病因下无法对症下药,而当把这些疾病归咎为纳米细菌时,大部分医生都会由衷地感叹,这解释确实合理,应该就是这些鬼家伙在做恶。

恐怖的纳米细菌难以杀死

2001年5月份,在美国第101届微生物学大会上,已经警告医学界,人们之前生产的含有血清的疫苗很可能感染了纳米细菌,为此,疫苗生产单位必须用纳米过滤膜来过滤疫苗,并用一定量的伽马射线照射后,疫苗才能用于医疗。

因为纳米细菌一旦侵入,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于这些微小杀手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任由它们宰割。外敌入侵了,细胞们发出求救信号,免疫系统的将士们奔跑过来准备大战一场,但来到现场后,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因为纳米细菌实在太小了,对于免疫系统的细胞来说就像是隐形的,于是免疫细胞们只好傻呆着,什么也做不了,但是纳米细菌却会举起它们的枪,肆意攻击和杀死我们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幸亏它们繁殖得较慢,往往纳米细菌在人体内潜伏40年以上,因此出现硬化症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了。

要除掉这些微小杀手,人类目前制造的所有抗生素也都无能为力,其他消毒杀菌方式,例如低温冷冻,脱水干燥,紫外线照射等等方式也都奈何不了它们,什么消毒酒精、杀菌用的双氧水或者中医的草药更都派不上用场。它们好像具有极大的抗伤害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要想有效杀死它们,只有用高能量的伽马射线或采取手段去除它们那层坚硬的钙质外壳才行。

恐怖的纳米细菌很可能不是地球的产物,它好像起源于外星球,美国宇航局曾在火星上发现了几十纳米大小的看似微生物的物质,只是因为太微小,而被生物界否定是生命。如今纳米细菌的发现让美国宇航局很兴奋,那些纳米大小的看似微生物的微粒很可能就是生命。

纳米细菌不是我们能理解的生命

然而事情总是一波三折,纳米细菌的故事没有这么简单,关于它,几乎激起了所有微生物学家的兴趣。虽然发现纳米细菌的科学家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提名,但是纳米细菌到底是不是一种生命,科学界却争论得很激烈。

有人以它那么微小,不可能形成细胞的结构而怀疑它的生命身份。但是比细菌小的生命体还有病毒,病毒也是几十纳米大小,但是病毒确实是一种生命。

但是怀疑它的一些科学家对有机钙类的物质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有机钙类在结晶的时候,也有类似复制繁殖的现象,也会在液体中形成一层表面的硬壳等等现象,因此认为科学家发现的所谓的纳米细菌应该是有机钙类物质在血液中的表现。看来纳米细菌是不是细菌,不是那么容易鉴定的。有人认为纳米细菌很可能是一种类似疯牛病病毒的致病因子,疯牛病病毒连染色体都没有,只是靠着蛋白质自身的能力复制繁殖,至今科学家都不敢叫它为生命。

不过,认为纳米细菌是生命的科学家后来又声称提取到了纳米细菌的染色体,它是以RNA为遗传物质,而不是DNA。但也有人说他们错把污染菌的染色体当成了纳米细菌的染色体。

纳米细菌很可能是我们不能理解的生命。不管纳米细菌是不是生命,医学界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这些纳米颗粒会引发什么疾病,以及如何治愈这些疾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