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总共统治中原二百多年,期间,共出现了十六位朱家皇帝,称得上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的皇朝了。由于明朝统治时期长,也就发生了许多长久不遇的怪事,“梃击案”就是这样一桩被令人啧啧称奇的怪案,其案件本身充满着荒诞。 万历年间,万历帝的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郑贵妃生子朱常洵。开始,因郑贵妃得宠,万历帝想违背“立嗣立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引发国本之争,遭到朝中大臣和东林党的反对, 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之后,有个叫张差的老百姓拎着一根枣木棍大摇大摆的走近太子所居住的深宫,并将看门的太监一通暴打,最终,张差被宫廷侍卫当场逮捕。皇宫是天子的老巢,守卫森严堪称全国之最,平日里一个草头百姓别说进入深宫,就是接近宫门都得遭到侍卫的盘查,如今,居然有个家伙拎着凶器混进深宫,甚至,威胁到了太子的安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按照明朝时期的规定,每个守卫皇宫的侍卫都肩负着禁止外人入内的重任,倘若,放进一两个图谋不轨的家伙,那么,值班的侍卫将会受到惩处。 侍卫们也有家人儿女,哪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放进闲人呢?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皇宫中的两个内鬼——郑贵妃的两名太监浮出水面。原来,张差与这两个家伙勾结在了一起,就此混进深宫。由于,这个案子若继续查下去,恐怕还会牵扯出什么政治内斗之事,万历皇帝最终只是砍掉了张差和两名太监的脑袋,并未继续查案。 可以说,张差梃击案背后主使是不是郑贵妃已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而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之后,梃击案遂成为晚明三大疑案之一。 其实,在皇宫之中,除非皇帝特别召见的官员,没有大事不可擅入皇宫。朝中大臣若在非上朝时间找皇上,只能等在宫门外听候宣旨。连官员进宫都如此麻烦,何况平民百姓?规矩甚严的出入制度使皇宫成为全国防卫最严密的场所,可是,即便如此还是发生了平民混进宫中行凶的怪案,可见,不论多么严密的防守都只是相对罢了。 宋朝警卫部队规模最为庞大:开国之初就创建“三衙禁军”安保体系,明朝引入秘密警察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十二卫”的安保系统。明朝阉党势大,与其他党派时不时爆发争端,由于,阉党在负责内务的同时负责着皇宫的安全工作,在这种政治斗争中难免会出现“梃击案”这种小动作。 清朝继承明朝皇帝安保系统:采取兵营制度以确保皇帝的安全。并且,满人入关后,为了避免明朝阉党弄权的事情发生,从顺治帝统治时期起开始严令禁止阉人参与朝政。康熙继位后更是下旨:“玩弄权术的太监一律杀无赦。”最终,太监在这种环境中逐渐丧失了调动皇宫侍卫的权力,从根本上杜绝了太监权倾朝野这种情况,皇室的生命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由于,满清时期的满人并不信任汉人,所以,守卫深宫的侍卫根本不可能由汉人担任,而是从满清八旗子弟中挑选精锐。清朝时期,所有的八旗士兵都是以自己成为核心,呈多边形拱卫在皇城之中,可以说,整个八旗军队赫然就是紫禁城完整严密的护卫体系。 官员在平时若想进宫与皇帝见个面,首先,要通过御前大臣的审查,然后,由侍卫带领前往皇帝面前,在会面结束后,由侍卫带领原路返回直到走出宫门。皇宫的护卫工作除了对外严格审查外,对内也有一套不可违背的值班制度。除了规定侍卫的作息时间、巡查时间外,倘若,侍卫在巡查期间偷懒睡觉或消极怠工,一经发现直接定罪。 此外,倘若宫中侍卫私下收藏热兵器,如鸟枪等,都会被当作图谋不轨治罪。 紫禁城外有一处下马碑,官员们在赶来上朝的路上抵达此处必须下马、下轿,步行进宫面圣。乾隆驾崩后,嘉庆曾给和珅定下二十条重罪,里面有一条就是和珅在紫禁城纵马乘轿。实际上,乾隆在位期间和珅是宠臣,允许和珅在禁地骑马坐轿是皇帝赐予和珅的特权。嘉庆上位期间,欲将和珅置于死地,所以,翻脸不承认父亲的特许,使和珅欲哭无泪。 进宫的贵族大臣们虽然大部分都是根红苗正的朝廷栋梁,但却无法确保他们身边的随从是否包藏祸心,所以,乾隆时期约束了贵族大臣们随行仆从的最大数量。当时,一名亲王可以带五个仆从进宫面圣,郡王则少带一人,以此类推,到了普通文武大臣只允许带一名随从进宫。 其实不论防卫多么严密的治安措施,都无法彻底杜绝皇帝的安全隐患。一个皇帝若是治国清明,皇宫中的恶性事件的发生率自然降低。从顺治帝到乾隆帝统治期间,国家相对平稳安定,皇宫中没起过什么风波。 嘉庆即位后,政治举措昏庸,民间怨声载道,天理教勾结宫中太监强攻进紫禁城。这可把嘉庆皇帝吓坏了,赶忙在事件平息后昭告天下检讨自己,终于让皇宫的乱象稍有改善。但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清朝的八旗军,绿营军和满族的将军和大臣都变成了一些无用之人,彪悍骁勇的战将日益凋零,因此,清军被太平军一开始就打的落花流水。 后来,清朝政府不得不启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汉族大臣。从镇压太平天国到中法战争,再到甲午战争来看,汉军和汉臣不仅成了延续清王朝命脉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成为拱卫京师的主要力量。尤其是袁世凯掌控了拱卫京师的新军之后,清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
|
来自: 汐钰文艺范 > 《东亚史研究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