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ye9030 2018-06-21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官民都到水边嬉游,是为“修禊”[xiū xì] 佳节。这一天,王羲之与谢安、孙绰、郗昙、魏滂辈,及王凝之、涣之、献之、立之等42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雅聚,与民同乐。

于是诞生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

这42人在兰亭“修禊”时乘兴所书,被称为《兰亭序》。

后世多人作《兰亭图》,描绘东晋王羲之兰亭修禊的情景。

李可染(1907-1989)先生1950-1980年代40年间画过多幅《兰亭图》。

李可染好游历,屡有写生之旅,行遍大江南北,访历史名胜,览自然风光,途中对景写生不辍,为创作积累丰富素材。入画诸景,如三峡、漓江、黄山等,笔下经反复修改完善,得其基本构图大概,惟每一创作,即使题材相类,细节、局部皆生变化,往往精微处着墨,牵一发却动全身,足见其深思慎虑,此即“采一炼十”之严谨创作态度。

1956年夏天,李可染有八省写生之旅,在浙江会稽境内,过山阴道中,偶然遇雨,见茂林葱郁,听奔流如管弦,已成心中意象,再读前贤名句,遂有感而发,日后引此为创作题材。

这一年,李可染画了一张《兰亭图》,题跋中写有“匆匆写生,殊未尽意”八字,虽云写生,但眼前的却是一帧精心铸炼而成的作品。画家十分注重主体景物与整个环境气氛的相互关系。经过适当的布置、调度以及艺术提炼加工,令画中所见几可与王羲之笔下描写的景物相互对照。实景是否如此,毋须深究,因为画家创作的要务并非摄影般重现实物,而是透过他营造的图象、气氛,与自然景观及深埋背后的历史文化气息互相贯通,使观者领略到这份艺术感染力。

《兰亭图》的构图稠密,景物层层递进,紧凑相连,主景兰亭隐现于茂林掩映间,房舍亮白的墙壁,指引出光源来自的方向;背景的山岭以皴擦烘染带出大块面的紧密组织,浓荫覆盖山头,墨色与翠绿浑然一体,苍苍茫茫,右方见溪桥流水,水面反映出透明光亮,使画面在结构组织及色彩运用上的轻重、浓淡、明暗、对比得到了均衡效果。而农夫耕罢牵牛缓缓踱步渡桥,为寂静幽远的环境带来了一点动感,也替这个历史名迹装点几分时代气息。

但李可染对《兰亭图》(1956)并不满意,因为它实在无法表现“群山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景色,所以,李可染在题跋中写上“匆匆写生,殊未尽意”八字。

大约从1960年开始,李可染结束了他的山水写生创作,全力投入新的山水图式的建构。1963年的《山亭夕阳》,是李家山水图式初构之作,而1964年的《万山红遍》,则可以视作李家山水图式的成熟之作。李可染意识到他必须摆脱写生的《兰亭图》,以完全想象的诗性构图和笔墨,来重画“山阴道上”他从生命深处感受到的“山川蓬勃生气”。

于是,有了之后的《兰亭图》。

温馨提示,下图请手机横屏观看,依次为李可染作《兰亭图》1985年、1981年、1979年、1956年作——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 李可染 作

1979年元宵,李可染再次创作《兰亭图》,题曰“昔年曾在山阴兰亭写生,时值宿雨初霁……”,指的就是1956年创作《兰亭图》的情景,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旧事了!

1985年创作的《兰亭图》,笔墨与题材均属上乘,是李可染晚年的精品绘画,格调质朴。他自题“白发可染”,读罢让人怜惜不已,在这样白发苍苍的年纪,他的艺术魅力却是鲜活的,以耄耋之年犹在画案上孜孜耕耘,焉得让人不敬?李可染的绘画功力非凡,这和他的勤奋颖悟有最直接的关系。

在题跋中,李可染先生回忆起兰亭的崇山峻岭宿雨初霁后清新如洗的画面,他的创作心境是“肃然神驰”的,李可染的书法流畅优美,与画面衔接为一体,有很强的装饰性。画面笔墨俱苍,皴擦筑山之体,点染得山之质。《兰亭图》(1985)尤体现出李可染擅于用墨的风格特色,在黑中追求实体感。山岳带有崇高、静穆的象征,深厚凝重,沈雄博大,有种让人高山仰止的体量感。绘画和题跋将整个纸面占据的满满当当,可谓密不透风,好像要在一张有限的纸上,创造出无限的艺术空间。

《兰亭图》(1985)让人有沉重的体量感,饱满的构图中,山势迎面而来,瀑布如一条光芒从山间“渗透”出来,绵密的用笔覆盖了每一个角落,然却粗中有细,细中有文。全画笔墨厚重,书法隽美,极大丰富,可观性很强,可以说《兰亭图》(1985)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李可染常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并钤此为印,这印证着他的心声,即中国画要有魂,以此观《兰亭图》(1985),就是一幅极能振奋心魂的佳作。

在绘画上,李可染先生既有天分,又能勤奋。他的绘画大多偏“黑”,其实黑是一种很难控制的色调,最容易浑浊为一气,需要很高的笔墨能力来控制画面的层次,而李可染先生就能做到“墨团团里天地宽”这种境界,这和他多年的笔墨尝试、废画三千有直接的缘故。

李可染绘画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以深厚的功力和对中国画深刻的理解,创造出了浑厚博大的新图式,用一枝长不过七寸的画笔塑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1956)

款识:兰亭图。可染写生。

前人写兰亭景色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奔流激湍,映带左右;写山阴道上云:群山竞秀,万壑争流。吾于一九五六年夏,冒滂沱大雨至兰亭,始信前人所言非虚。匆匆写生,殊未尽意。可染又记。

钤印:李可染 李 肖形印(李下不正冠)。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1979)

款识:兰亭图

钤印: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1981)

款识:兰亭图

钤印:李 可染 河山如画

晋王羲之记兰亭景色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又前人称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吾五六年春冒滂沱大雨至此写生,得见山川蓬勃生气,归来以泼墨法写之,愧不能尽意。可染并记。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1985)

款识:兰亭图

昔年至山阴兰亭写生,时值宿雨初霁。崇山峻岭,清新如洗。茂林修竹,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弦。世传当年王右军在此写兰亭序,冠冕千古,为书家万世法。缅怀前代宗匠,对景流连,肃然神驰。一九八五年岁次乙丑夏七月下浣,避暑于北戴河,偶以旧稿,重作此图。以精力不逮,未能尽意。白发学童可染并记。

钤印:可染创作、寄情、山水知音、可贵者胆、陈言务去

再来看几幅作者搜集的几幅《兰亭图》,由李可染先生不同年代创作——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这幅也应该作于1950年代)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作于1979年)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作于1984年)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作于1985年,经过多人之手题鉴题签)

李可染画《兰亭图》,往事耐人寻味,40年间版本不断

兰亭图(于1985年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