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官小妹:醒时空对烛花红

 金色年华554 2018-06-22

上官小妹,乃汉昭帝皇后,家世显赫。六岁入宫,宠冠后宫。历经几朝,先后被尊为太后、太皇太后,终年52岁。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年仅六岁踏入这深宫殿门时,她还是个年少不识愁滋味的孩童,那时她不想母仪天下,只想一辈子陪在父母身旁。

她记得从前表姐妹总喜欢带着她一块玩耍,上官府里有一个精致的秋千,她坐在秋千上,被姐姐们推起来,高高的,可以看见府外的商铺和行人,岁月如此静好。

尚且还是孩童时,她脸上带着稚气未脱的婴儿肥,有次瞧见母亲梳妆打扮时白皙的皮肤、不点而红的唇,她嘟囔着嘴,“娘亲,为什么我一点不像你花容月貌啊?”

霍氏放下了手里雕着花的木梳,朝旁边的丫鬟说了句:“你看看,小妹这么小就爱打扮了,这长大后还不知道要怎样。”

见到母亲调侃自己,上官小妹气得脸扭向了另一头,有这么拆穿她的娘亲吗?

霍氏见女儿又这番模样,起身拉着她,捏了捏她细嫩的肌肤,“你啊,现在还小,长大后自然就会有美貌,不过那都是给你夫君看的。”

母亲贴身丫鬟笑盈盈地看着她,“那姑爷可是有好福气。”

上官小妹也红了脸,她才六岁,哪来的夫君啊,还早的很呢,恼羞成怒的上官小妹急匆匆地跑了出去,末了还带上一句,“不和你们玩了,总欺负我!”

后花园花香怡人,她开心地数面前的海棠花瓣,却被贴身丫鬟打断,“小姐。”

“唔,我又忘了数到几了?”上官小妹挠了挠头。

“小姐,老爷来了。”丫鬟急急地提醒。

上官小妹猛然起身,便看见祖父上官桀走来。她弓着身子向祖父行礼,祖父慈爱地拉起她,“小妹啊,你是要去皇宫的人,不要太贪玩。”

那时她不明白祖父眼里的深意,直到很多年后,她才明白那是贪婪欲望、野心勃勃。

宫中来宣旨的那天,公公笑得谄媚,全家上下跪着接了圣旨,公公亲自扶起她,“上官姑娘,前途无量啊。”

母亲哭得几乎晕厥,父亲在旁边安抚着。“你不是说这事成不了吗!现在怎么回事!”美貌的娘亲哭得妆花成了一片。

“父亲找上了长公主的情夫,说动了长公主,我也是刚刚得知。”上官安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拧着的眉头可以夹死好几只苍蝇。

“那去了宫里我还能见到爹爹娘亲吗?”上官小妹可怜巴巴地问道。

上官安和霍氏楞了一下,对视一眼,“当然能,爹娘会常去看你的。”

她坐着轿子穿越了街市,迷迷糊糊地睡到了皇宫。一下车,她就见到了她的夫君。那是一个比她大了五六岁的哥哥,她在细细端量他时,他也在细细看她。

她被封为“婕妤”,皇帝哥哥找了几个稳重的姑姑来伺候她,照顾她的起居住行,皇帝哥哥说:“婕妤年幼,出了差错,唯你们是问。”

嘻,皇帝哥哥很威风呢,不过听说皇帝哥哥身子不好,常年汤药不离身,那药肯定苦不堪言,有几次她发烧娘亲给她喂药,她都哇哇大哭,死死不肯喝一口呢。

皇宫真大啊,那么多宫殿,她记不清楚名字,也不晓得那些宫殿里都住了谁。皇帝哥哥偶尔来探望她。

皇帝哥哥待她很好,总会赏赐她数不完的珠钗簪子、让人眼花缭乱的衣裳。但是皇帝哥哥待她总是不亲厚,远远的,让人觉得难以靠近。

她起先并不明白,后来有一次夜起听见丫鬟们聊天时才知道,因为她是上官安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权势滔天的外戚之家,她的入宫不过是权势的牺牲品,皇帝虽小,却聪慧过人,怎会不防。

那些丫鬟怜惜地说:“娘娘表面风光,其实真可怜,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入了深宫将一生埋葬。”

她是可怜之人,她小心翼翼的不发出一点声音回到了床榻上,泪水打湿了枕头,一夜未眠,原来她是这样可怜的女子。

过了不久,负责她起居的姑姑告诉她,不日她将被尊为皇后。六岁的皇后,她连凤袍凤冠都撑不起来,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童,就要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了吗?

铜镜里,她看着自己小小的身板,稚气未脱的脸庞,嘟囔了几句。

深宫日长,她上一次见爹爹娘亲还是皇帝哥哥的生辰,她远远的和母亲对望,几乎控制不住眼泪。

宴席过后,皇帝哥哥特许父亲母亲和她话话家常,她哭倒在母亲怀里,这宫中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疼她的爹爹娘亲,姑姑处事再细心不过,却无法代替她的爹娘。

如果有选择,她一定要做那个尚且在爹娘身边使着小性子不肯乖乖吃的女郎,不,有机会,她一定乖乖吃饭,再也不惹爹爹娘亲生气,她一定不挑食。

皇帝哥哥说,只要她好好读书,就可以再次见爹娘。

她日日早起看书,读《论语》,看《孟子》,背得滚瓜烂熟,还跟着宫中姑姑学着皇后之德。

她越来越沉稳,隐隐有些皇后的样子,就连皇帝哥哥都对她刮目相看,“还真是聪慧。”

她背了好多好多的书,甚至还学会了作诗,她将母亲父亲的名字写了首藏头诗,放在了枕头底下,可还没来得及给父母看呢,就得来“上官氏一族诛杀”的消息。

听说祖父伙同长公主诬陷外祖父还意图造反,恰好被皇帝哥哥识破,这是诛连九族的大罪。

而她,作为没有参与谋划的事外人,仍然坐稳皇后宝座。

那是她的外祖父啊,也是她的父系一族被诛杀的根源。那是她的丈夫啊,却是下令诛杀的刽子手。都是杀父杀母仇人,又是她仅剩的亲人。

她哭得天昏地暗,重病了一场。皇帝哥哥前来探望她都发了好几次脾气,“治不好皇后,你们提脑袋来见朕!”又是提脑袋,这皇上掌握生杀大权,就是这样草芥人命吗。

她冷冷地看着她的皇帝哥哥,僵硬地说了句“请皇上去处理朝政,本宫要歇息,不想听见闲言碎语。”她忘记了姑姑教导的皇后之德,顶撞皇上,旁边的丫鬟纷纷大气不敢出,跪了一地,但她就是要恶语相向。

那些温和地笑,都是笑里藏刀,刀刀让她痛不欲生。她是没有爹娘的孩子了,皇后之尊何等荣耀,悠悠深宫埋葬的是她欢乐的童年和永远失去的父母亲人。

皇帝哥哥时常来探望她,每次都要看到她乖乖喝药才肯离开,她不想多看他一眼,他咳嗽,她视而不见,他身体虚弱,她也只是淡淡说,皇上还是离臣妾远些,免得传染了臣妾,让臣妾重病不起。

皇帝哥哥没有怪罪他,只是叮嘱姑姑好好照拂他,转身就离开她的椒房殿。姑姑摇头叹气的看着她,跟她说,皇上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皇上也不容易。

姑姑说,皇上的母亲早早就被先皇杀害,他没有感受过真正的父爱母爱,皇宫那样大,却孤独的感受不到家,帝王家最是无情,身体孱弱,纵使早慧也有心无力,朝政大事全听霍光大人的主意,他没有父亲母亲,处处都是陷阱。

他们同病相怜,也许可以相依为命吧。

她收起了小性子,开始待皇帝哥哥好,虽然还是有些小别扭。

在皇帝哥哥生辰那天,她送给了他一碗长寿面,是姑姑教她做的,她没有尝过,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反正端给皇帝哥哥吃就好了,大不了味道不好,全部倒掉。

皇帝哥哥吃了面很满足,摸了摸她的脸,“果然是长大了啊。”

“谢谢你。”皇帝哥哥温温柔柔地说,眼中满是深情。

她生辰那天,皇帝哥哥差人送了副画给她,她打开画卷,泪眼朦胧,画卷里是尚且孩童的她和爹爹娘亲在一起,旁边还有一首小诗,细看才发现是藏头诗,将皇帝哥哥的名字和她的名字全部写在里面。

唔,比她上次写的要好。

深宫寂寥,有了皇帝哥哥的陪伴似乎欢快了许多,日子也不再难熬,她日日同皇帝哥哥在一起,看他穿衣起身,也看他读书写字。

朱颜辞镜花辞树,他身体越发孱弱,太医们欲言又止,他拉着她的手说:“小妹,对不起,我终究只能陪你到这里,往后你要独自向前走了,带着我的那份好好活下去,看这大汉江山如画。”

他放开了她的手,没有留下任何遗诏。他心里有过她吗?她没有答案。

椒房殿的花落了,一朵一朵,触目惊心,红得像血,十五岁的她,在外祖父的授意下下了一道懿旨,封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她被尊为太后,居于长乐宫。

十五岁的太后啊,普通勋贵之家的女子大抵也才刚刚出嫁吧,她却已经成了名义上的母亲。

刘贺荒淫无度,朝中大臣纷纷怨气冲天,27天,刘贺被废,她在外祖父的授意下另迎新皇,废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这个比她还大上几岁的少年郎,成了大汉新皇。她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她养花赏月,日子过得清闲,皇后许平君常常和她作伴,说些民间趣事给她听,日子倒也舒坦,看着年轻的皇后身上鲜艳的衣裳,她没由来的嫉妒,她们本是同样二八年华,她早已心如死水,而许平君,夫君情深,正是一片大好前途。

后来啊,这位美貌的皇后在第二次生产无故身亡,她名义上称为姨母的女人入主中宫,带着一批丫鬟来向她请安,新皇后穿着华贵的衣裳,气派雍和,听说皇上待皇后不错,她却是从未见过皇上像待许平君那样,从不客气疏远称“皇后”,而是柔柔一声“平君”。

外祖父死了,风光大葬,她忽然觉得她也许真的要变成孤家寡人了。

果不其然,皇后被废,霍氏一家满门抄斩。皇帝哥哥,日子这样长,她熬了好久好久了,什么时候能去风光大好的地方找他?

也许不远了吧。

她这一身看似风光,在政权斗争中皇后之位稳如泰山,无子无女在长乐宫中看宫花开了又谢,年年复年年。

这寂寥江山,她替他看遍。

上一篇:陈阿娇:彼时再藏娇,长门不复留

下一篇:霍成君:眼波才动被人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