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几位浙江大学学子在中医课上根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药方,制作出了名为“孔圣枕中丹”的丹药。据制药学生介绍,这种丹药主治读书善忘,久服可变得更加聪明。一时之间,网络上议论纷纷。那么,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怎样的呢? 说到炼丹,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有发言权。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人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掌握炼制丹药的方法。直到一千多年后的唐宋之际,这一神奇的炼丹术才从中国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亚,然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众所周知,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之一的化学,便是在欧洲中世纪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炼丹术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于古代的仙人说和道家学说。 在古人的记载里,仙人有模有样,他们都居住“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人迹罕至、云雾缭绕的名山之中。位于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数千年来一直是最著名的仙人居所,可见而不可入。仙人大多长得肤白貌美、风姿绰约、道骨仙风。饮食不同于俗人,不食五谷,就靠吸风饮露生存。平日出行的时候,他们或是腾云驾雾,或是驾驭飞龙,日行千里,遨游于四海之外。 除了这些神通广大之处,他们最令世人羡慕的一大本事就是长寿。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就有记载:在穷山的附近有一个轩辕国,其国民不长寿的也能活800岁,长寿的能活到几千岁。仙人为何长寿或是长生不老,秘诀就在于他们垄断了一项稀缺资源——不死药。 仙人居于深山、海外,来去无踪本不应为人所知,那他们又是如何令世人皆知,心生向往的呢?这就要“归功”于神仙“代言人”——方士。 方士源于古代的巫师,熟悉各种流传下来的巫方,有知识、有文化,还有闲暇时间。再加上他们长期从事长寿炼养活动,鼓吹长生不老,深得社会上层的青睐,以至于常常被尊称为神仙家。 对于大权在握、挥金如土的君王、诸侯而言,富贵荣华虽是享之不尽,但生命毕竟有限,如何永享人间富贵,便成了他们贪得无厌的追求,长生不老就成了他们最为迷恋的事情。于是,他们便耗费巨资,广招神仙方士寻仙问药、炼制丹药,企求长生不老。 据《史记》记载,较早被派遣方士入海寻仙问药的是靠近海边的齐国,中招的乃是齐威王和齐宣王。他们从燕、齐的方士口中听说,在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居住有仙人,因服不死药而长生不老。于是,齐威王、齐宣王纷纷派遣使者,入海赴三山寻仙,却都是空手而归。 归来众人的说辞无一例外,均言船行海中,远远望去仙山如在云端,待靠近之时,才发现其位于水下。等船行至目的地时,突然之间风浪骤起,最终诸人也未能登山见到仙人。 我们现在知道这是“海市蜃楼”现象,但在古代,它能让人相信仙人和不死药确实存在,只不过天意弄人,缘分未到罢了。这也给后世君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讲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古代仙人的不死药——“仙丹”到底是如何制成的呢? 首先要选原材料。炼丹的原材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大凡丹砂、黄金、铅、水银、硝石、明矾、玉石、石英、石膏、云母、盐、朱砂、芒硝、酒、醋、木炭、草木灰、动物血液、皮毛、贝壳、人尿液等等动物、植物、矿物皆有,最常用的主要有丹砂、黄金、铜、铅、水银、硫黄、雄黄、雌黄等。 丹砂(硫化汞)是炼丹最常用的材料。至于为何是丹砂,主要在于它与血液的颜色相同,古人认为,红色的丹砂是血气所化,代表着生命的不朽与永恒。 天然的丹砂本来有治病养生的功效,仅用水浸泡后饮用,便能治疗一些疾病。在自然界,丹砂与黄金有共存的现象,因此,就有人认为黄金是由丹砂变成。而且,红色的丹砂加热后可变出白色的水银和硫黄,进一步加热又可得到红色的丹砂结晶,如此循环往复,完美地证明了“道”的永存。所以,丹砂就率先成了炼制“仙药”的主角,并且给“炼丹术”冠了名。 黄金不腐不朽,百炼不消,为万物之宝。炼丹家认为,服食坚固、耐久的黄金可以延长寿命,也就是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行如玉”。黄金贵重难求,所以,不少炼丹家开始用铜来炼制人造黄金,也就是黄白物。 在炼丹家看来,铅为黑色,是混沌的象征,为变化之始,可生成各种颜色各异的化合物,被奉为“黄金之苗、五金之主”。汞(水银)被古人认为是神奇的物质,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形状如水似银,遇火之后则消失于无形。铅与汞常被用来合炼成大丹(铅汞丹)。铅与汞,一黑一白、一雌一雄、一阴一阳,二者的结合变化无穷,可产生世间万物,自然可以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 自从炼丹术发明之后的一千多年,一代代炼丹家薪火相传,炼制出无数的“灵丹妙药”,一方面为道教和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也有像火药一样意外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它又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损伤。 大凡带着服药成仙、长生不老目的服食丹药的人都被药所误,一个成仙的都没有,因服药中毒一命呜呼的却是屡见不鲜。 历来受炼丹家推崇的“大还丹”被视为大药仙丹,传说有返老还童、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实际上是炼丹合成的红色丹砂。若是用入药治病的丹砂炼制,只要服用得当,的确会有一些效果,润肺止咳、清肝明目,还可以治疗慢性精神疾病。 但如果是用铅丹炼制,那这良药“大还丹”就会变成毒药丹,稍微过量,便会铅中毒难治。最可怕的是用汞丹炼制,便是剧毒毒药,服用后中毒身死者甚多。原本指望长生不老的“仙药”,最终成了“催命符”。 在所有丹药中,排名第一的“仙药”,就是历史上流传最广、服食人数最多的“五石散”。五石散据传是西汉时期著名炼丹家、淮南王刘安从仙人八公(注:道教神话中的八位仙人)手中获得丹方,为丹砂、磁石、曾青、雄黄、白矾五种矿物炼制而成,服用后可长生不老。 在汉魏之际,五石散已经流传于世,最早服食和提倡的是三国时期玄学家、魏国人何晏。据史载,他容貌俊美、面容细腻洁白,魏明帝曹叡疑心他擦了厚厚的白粉,就故意在炎炎夏日请他吃热汤面。何晏吃得大汗淋淋,不时用衣服擦拭,结果脸色是越来越白,于是便有了“傅粉何郎”的典故。 事实上,何晏之所以这么白,是服用了五石散的药物反应。他也时常在服用五石散后,喜形于色地告诉别人:吃了五石散,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让人神清气爽。有了这位“代言人”四处做广告,名士大夫纷纷效仿,一时之间,服五石散成了社会潮流。 五石散含有对人体有剧毒的砷化物砒霜,微量服用可以引导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强健神经、补虚壮阳。但过量服用,则会导致砷中毒,表现为知觉失常、消化功能衰退、胃部疼痛。若再加大剂量,就会造成急性中毒,昏迷不醒,最后心肌麻痹而亡。 由于古人对五石散的毒性认识不够,加之服散种种好处的诱惑,故而自魏晋至唐以来,五石散一直长盛不衰,丧命于其下的亡魂也是数不胜数。西晋著名医学家皇甫谧因服五石散致残;曹魏时期著名地图学家裴秀,在服食五石散后喝了冷酒而亡;晋哀帝司马丕,也是服食五石散过量毒发身死。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服食五石散虽未致死,却因中毒导致性格大变,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经常诛杀大臣,最后落得个被皇次子拓跋绍刺杀身死的下场…… 直到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换配方,重新制造“五石更生散”后,这一残害众生五六百年的毒药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