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宗师早年无人能敌,晚年因“害怕”比武自杀而亡?

 老黄说史 2018-06-24

说起太极拳,人们总会想起杨露禅,因为在他身上有着许多令人感奋的故事,自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偷师学艺起,毕生精力钻研武学,醉心拳道,成就威名后仍淡泊依旧,是典型的“武痴”。他是第一个将太极武术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人,是陈氏太极的始人。

杨露禅有个孙子,名叫杨少侯,名气虽然不是爷爷大,但也很好地传承了杨氏太极的精髓,是杨氏太极的第三代传人,人称大先生。少侯七岁时即习家传太极拳术。与他祖父不同,少侯的性情刚烈直快,好胜要强,出手非常狠,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处处求紧凑,是杨氏太极中的顶尖高手。

那个时代的武师,要么成为镖师,要么成为大户人家的护院,要么开馆授徒。杨少侯所生活的时代,走镖一行已经没落,为了生计,他和祖辈一样,也公开收徒授艺。1912年12月,杨健侯的弟子许禹生倡导成立了“北平体育研究社”,聘请杨少侯与杨澄甫二人教拳。晚清的北京城,但凡习练太极者,皆为杨家的弟子门生。

杨少侯教学态度又极其严厉,教学生时不问对象,搭手即打即放,且出手不分轻重,常使学生难堪,无法下台或跌、创,疼痛不已,故学者多难接受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而其带喜怒哀乐的神态,功浅者也难依样画瓢,虽喜其技却不敢问津,很少有人能从学有终。如此授拳谋生,招生不易,一身高功,反而生存很难。

当时,袁世凯有个叫宋书铭的秘书,自称是“武当七子”宋远桥的第十七代孙子,是太极高手,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太极爱好者投奔宋书铭。杨少侯为了维护杨氏太极的声誉,主动找上门去,杨少侯的一招就让宋书铭折服。

武术界有个代代相沿的陋习,年轻一辈要想成名产万,就得找机会去挑战成名的前辈。武侠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只是,那样的场景太血腥,大多是你死我活之搏。而在现实中,比武打擂多不以取人性命为目的,分出输赢胜负即可的。

少侯性格孤僻,心气甚高,又喜打抱不平,且蔑视权贵,霸强护弱,刚直不阿,又弱于交际,不受嗟来之食,因而曲高和寡。1930年在南京等地授拳,因对环境不满,又加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生存已至绝境。

年近七十岁的杨少侯,还时有武师强邀比武。已是强弩之末的少侯,为维护杨家的声誉,终于被逼上绝路。1930年,68岁的杨少侯自戕于南京中山陵,虽被送医急救,然终因伤势过重不治。一代太极大师,技击名家,撒手人寰。

杨少侯的自杀原因,是否真的是因为害怕失败,只是后人的一种推测,杨少侯去世前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不管真相如何,这位代不二出的国术大师,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引人思考,令人同情。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