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的《书谱》是草书入门的理想范本之一。高二适先生说《书谱》“草法典重”,《书谱》的草法有极高的文字学价值,学习《书谱》,可以解决草法问题;《书谱》的书写具有艺术价值,学习《书谱》,可以打通“二王”一系行草书派;《书谱》作为书法理论文献,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是唐代美学史中最重要的美学名篇。所以,《书谱》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的必修名帖。
本期社会书法教育的学员都是第一次学习《书谱》,虽然写字或许已有多年,但是书写能力偏弱,尤其不熟悉《书谱》。由于都是书法教师,要求自然会全面一些,也会高一些。
学习目标
一、能归纳提炼出《书谱》的用笔规律,并能准确书写出来。
二、能熟悉《书谱》每个字的草法来源,在此基础上理解《书谱》的结构规律。
三、能归纳出《书谱》的章法规律,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四、能分析《书谱》的墨色变化规律,有助于理解《书谱》的运笔、结构与章法特征。
作业批改与点评
优点:全篇来看,章法比较协调,字形大小对比尚可,字距与行距的关系也较好。
不足:笔法不准,导致线条拖沓,字无精神。字形不准,也影响线条的质量和章法的协调。"搪"字"扌"的提勾缺少顿挫的动作,以及“唐”字“口”的转折的角度不到位;“突”的“宀”第二笔压得太过分,导致笔画软弱无力,线形也就不准;“诸”字的收笔的出锋处缺少停顿,因此就显得虚弱。
关注点:笔法、结构、章法三者是互相影响的,不能顾此失彼,三者须同时注意,共同提高。
段国安作业
优点:此作的字形尚可。
不足:线条的力量感、速度感较差,线形也就不生动。可见笔法仍是作者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关注点:临帖时要仔细观察原帖的笔法。入笔的动作最少两个,行笔的动作有一个就到位的,也有中间段顿挫调锋的,收笔处一般要有“停”“收”两个动作。该作者应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在笔法、结构、章法三个方面同时用功,共同推进。
白雪花作业
优点:该作书写性好,所以,墨色感也就很好。章法尚可。
不足:用笔、结体都显得粗率。以后,在保持书写性的基础上,尽量准确再现笔法、结构与章法。
关注点:需记住,临帖的最终要求,是要达到轻松自如地再现原帖。
张智维作业
优点:该临作的笔法、结构尚可,临得较为仔细。3 和4 部分的大小、轻重、正欹等皆错落有致,可圈可点。
不足:速度感稍逊。章法上,1 部分过于琐碎,2 部分又过于拥挤,如果都像3 和4 部分的章法,那就较为理想了。
关注点:临作一定要考虑章法的协调问题。由于幅式的大小、字的大小与原作不同,所以,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调整,如果有这样的意识,坚持下去就很容易进入创作阶段了。
张明金作业
教师建议
一、《书谱》的笔法
《书谱》的笔法极为丰富,是学习“二王”草书极好的入门范本,大概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以点入笔。笔画起始处的形状便是点的大小、宽窄、正斜等的形状。以点入笔的这个动作,是笔毫站住纸的动作。然后,再出现第二个动作,这是调锋、蓄力的动作。
第二,行笔的动作。一般来说,较长的笔画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换锋、调锋动作,较粗的笔画一般要有两个以上顿挫、换锋的动作。较短、较细的笔画,中段往往不需要多余的动作,我们的眼睛只需要注意笔画的头与尾这两端,行笔的动作靠手感一带而过,不能有任何迟疑,快速完成即可。
第三,收笔一般不少于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停住笔,第二个动作是收笔。收笔可藏可露,收笔动作可以与第一个动作的方向相同,亦可以变换方向。
第四,另外,《书谱》中有简牍、章草的笔法,这是智永《草书千字文》中没有的,《阁帖》中也看不见。这是孙过庭对“二王”书风的理解,当然也符合“二王”时代的笔法演变历史。
二、《书谱》的结构
理解《书谱》的结构,首先要理解其草法、字形的来历,有了这个基础,就不会草率行事了。孙过庭《书谱》中说的“草不兼真,殆于专谨”,这个“真”字,更是指楷书的“精神”,未必指楷书之“形状”。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书谱》中的每个字当作楷字来写,先求稳当简洁,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微动荡、变化即可。
三、《书谱》的章法
一定要理解上下字的关系,每组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并找到它们的规律。重的字、轻的字、正的字、侧的字放在哪个位置,比例最大或最小,都要找到规律。动荡的那些字为什么如此动荡而不是另外一种动荡,要找到其内在原因。
四、《书谱》的墨色变化
要从技法上理解墨色的枯湿浓淡是怎么来的,而且,要从画面上去理解不同的墨色是在章法上的什么位置,哪些是“秀如嫩铁”,哪些是“万岁枯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孙过庭《书谱》所说的“重若崩云,轻如蝉翼”,是对墨色美学的归纳,临帖时要能落实到具体的笔画、字形上去,并能进行归纳概括。
内容选自《书法教育》2018年第2期
成联方《当书法教师第一次写<书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