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星大红斑经常剧烈上下波动,是否证明其内部存在有某种生物?

 昵称30604781 2018-06-25

木星在太阳系诸行星中,不但体积、质量是最大的,而且其自转速度也是最快的,同时也拥有最多的卫星数量(目前已探测到的大小卫星共有71颗),是太阳系中表面带有最多条带纹理的一颗气态巨行星。

正因为木星在太阳系中如此的特别与众不同,很早就引起了各国不少天文学家的探测研究兴趣,有关木星的探测器更是接连不断。自先锋10号第一次向人类传回有关木星的彩色照片后,木星上的神秘大红斑便吸引了不少天文学者的好奇心。之后,随着旅行者1号又首度清晰地将木星的大红斑图像传回地球,更是引起了无数天文科学研究者对木星上的这块神秘区域——大红斑——的密切关注。

大红斑长跨约三万公里,宽约一万五千公里,上下纵跨约一万两千公里,是木星上的一片风暴气流最为强烈的区域。大红斑外围区域以逆时针做旋涡状运转,周期约6个地球日。而这些都是几十年前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分析。

2011年,美国发射的探测器传回了上百组有关木星大红斑的图片,令不少天文学家都感到困惑迷茫:为什么木星大红斑会出现如此剧烈的上下波动现象?为了弄清楚这个疑问,最近,美国专门发射了最新的太阳系探测器对木星的大红斑进行了更深入的探测研究,根据探测器传回的图片和数据,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的情况,天文学家分析道:

木星大红斑之所以出现强烈的上下波动现象,很有可能木星大红斑内部寄居着某种类生物体。该种类生物体寄居在大红斑强烈漩涡风暴最深处的固体核内部,以大红斑固体核外面的某种气体为生命食物。每次摄取食物——吞食大红斑的气体时——大红斑都会出现强烈的向下波动现象,同时伴随强烈的涡旋流的暴风现象。当该种生物体吃饱休眠时,大红斑表面的气体流又会出现反弹——向上波动——的现象,并且涡旋气流稍加减缓。或许,这就是木星大红斑为什么在逐渐缩小的原因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