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学前教育信息集散地 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 我一直觉得校园霸凌这种事,孩子进入小学后才需要操心。有两个原因支撑我这种想法:一是幼稚园的孩子尚小,多半天真烂漫不具杀伤力,彼此之间最大冲突不外乎就是争抢玩具互相推搡; 二是一旦冲突升级,老师会及时制止。小学老师主要管学习,学习之外的很多东西,不太能照顾到,幼稚园老师不同,除了管学习更要管生活,安全是每个幼稚园强调最多最重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小朋友只要有点打架的苗头,就会被老师扼杀在摇篮中。 后来,听一个熟识的妈妈讲了个事,才觉得自己把“霸凌”的范围狭隘化了。 涵妈女儿和千寻一般年纪,在一所民办幼儿园读中班。涵妈说,涵涵告诉她,她们班有四个小朋友关系特别好,吃饭上厕所都一起,对外号称“小马宝莉团”。“小马宝莉团”平时喜欢从家里带一些糖果和贴纸到学校,偷偷分给其他小朋友,不过,要表现乖的小朋友才分,表现不乖的就没有。 刚开始,涵妈没当回事,小朋友稍大点就有了友谊概念,几个人特别亲密也蛮正常,谁的童年还没个铁哥们好姐妹呢? 直到有天,涵涵回家哭着说:“今天我表现不乖,小马宝莉不给我贴纸。”涵妈才觉得有点不对劲,便多问了几句。
原来,班里有个小个子男生自由活动的时候,不听“小马宝莉”的话,擅自拿走了她们的专属玩具,每次“小马宝莉”看见他,都会嘲笑他是“尿床精”,因为男孩曾经在午睡时尿过床。 涵妈听完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不是赤裸裸的控制嘛。 问涵涵:“老师不会管吗?” 涵涵回答:“老师不知道呀,老师只管打架的。” 后来,涵妈去跟老师做了一次沟通,我猜,“小马宝莉”们的发糖发贴纸活动应该是进行不下去了。 但这个真实事例,带给了我很大触动。 我意识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天真无害,幼儿园也有幼儿园的江湖,孩子没受太多文明的束缚,人性中的“恃强凌弱”会表现更直接。 在低龄段,老师比较关注身体冲突,孩子的“恃强凌弱”就常常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我将这种言语上嘲笑、否定对方,恶意贴标签取外号的方式,称为“隐形霸凌”。 隐形霸凌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一点也不亚于身体冲突,更糟糕的是它不易察觉,孩子不告诉家长,家长是无从知晓的。 如何处理隐形霸凌,也是让家长比较头痛的事。 告诉老师吧,老师只能批评对方几句,很难做到实时监控。告诉对方家长吧,搞不好人家还觉得你小题大做,不就说了句不太妥当的话嘛,不就取了个不雅的外号嘛,在中国,像这种只要孩子没打人没给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就觉得无伤大雅的家长还是蛮多。 思来想去,还是得从自家孩子入手。 记得有位知名学者总结了一句话:不被欺负的孩子,都长着一张不受欺负的脸。 我理解他说的“不受欺负的脸”,就是勇气和信心构成的气质。孩子小时候,面对恶势力,勇气和信心从哪里来呢? 一方面应该是父母平日的教养,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比如,父母给孩子的正向肯定比较多,陪伴比较多,孩子本身是安全的、有信心的,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就不容易被别人的嘲笑和诋毁打败。 另一方面是父母直接教孩子面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法。不管孩子有没有遭遇隐形霸凌,都提前让他有所了解,告诉他一些合适的应对方式,孩子真遇到了,心理上有准备,也能增加勇气指数。 第一点,我相信大多数家长已经这么做了。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第二点,让孩子Get到如何应对隐形霸凌。 我依然选择了“借故事讲道理”的方式,因为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学会一些人生道理,比家长直接口述效果好很多。孩子会把自己带入到故事角色里,去理解角色所经历的,很多道理,他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就自然学会了。 今天带给大家的绘本《奇奇敢说不》,是“爸爸妈妈别担心”系列中的一本。 “爸爸妈妈别担心”是一套非常有意思,也很有用的成长启蒙图书,正好,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推荐给入园孩子的引导手册。《奇奇敢说不》,就是教会孩子在幼儿园,如何应对隐形霸凌。 奇奇是个酷小孩,他不仅待人和气,懂礼貌,而且笑起来非常可爱。
我总结了一下,教孩子应对隐形霸凌,第一应该告诉他的是:你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立场。 这里,你可以用故事里奇奇的遭遇,结合孩子自身特点(最可能被人取笑的地方),做一个简单的引申。比如,千寻是敏感体质,每年秋冬季,皮肤都特别干燥,需要多抹保湿的儿童润肤霜,我就给她准备了小瓶润肤霜放在书包里。有些不用抹润肤霜的小朋友就会取笑她臭美。 我会用奇奇的故事做引申,告诉千寻:“奇奇穿的短袖衫很酷,但大耳朵弗德雷还是会笑话他,每个人看事物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别人表述的只是观点,不是事实,你可以说出事实。”我鼓励她勇敢大方地告诉对方:“我不是臭美,我只是皮肤干燥,需要擦润乳霜。” 之前,被小朋友取笑,千寻还有点心理负担,甚至会要求我把润肤霜从她书包里拿出来,“反正我也不会抹的。”她不想成为同学眼里的异类。 我用奇奇的故事做引申后,她有了微妙的变化,首先不再要求我拿出润肤霜了,接着有一天开心地跟我说,她讲出事实后,就没人再笑她臭美了。 其实,隐形霸凌的发起方,刚开始只是试探,如果被他们的嘲笑、否定唬住,他们会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相反,如果孩子能在这一步,大方勇敢地说“不”,对方往往会止步于此。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奇奇的故事里,其实还藏着一个亮点。奇奇也发现了大耳朵的缺点,但他并没有用取笑大耳朵的方式怂回去。我想,这是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告诉孩子的第二点:面对隐形霸凌,以暴制暴不是个好办法,这只会让你陷入到和对方一样的恶劣语境中去。真正的强者,也许不是对打,而是超越吧。 关于“以暴制暴”这点,你们怎么看呢?孩子遭遇隐形霸凌,你又有什么好的想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哦。^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