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末日般大火因何发生?细思极恐,你也经常这样做!

 CBYQ 2018-06-25

 就在5月!!!巴西圣保罗市中心一大楼发生火灾并坍塌

现场仿佛末日,可怕到不行...


据媒体报道,这么大的火的起因

只是一个接有电视机、微波炉和冰箱的插线板发生了短路...



消防蜀黍看了下火灾统计


2006年至2015年,全国各类火灾共212.2万起,其中电气火灾60.7万起,约占总数的28.6%。而其中,因为超负荷使用插线板引发的火灾事故更是时有发生。


2014年2月10日,湖北荆州一职工宿舍因插线板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致一家4人不幸身亡。


2014年3月31日,四川绵阳,一户居民家插线板短路引起火灾,屋内物品被烧毁。


2016年11月24日,河南郑州某小区一住户家里发生火灾。火灾原因系住户在使用“小太阳”电暖器过程中引发插座着火。


2016年11月24日,广西桂林南城电器城门面起火,过火面积约为2800平方米。起火原因系插座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


那么,插线板为什么会引发火灾呢?温州鹿城区消防大队的消防蜀黍联合媒体蜀黍、供电蜀黍做了个实验!

超负荷使用插线板,究竟有多危险

实验器材: 插线板、电暖器、电热水壶、测温仪等

实验目的: 验证超负荷使用插线板的危险性


实验①:有过电保护装置会自动断电

第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有过电保护装置的插线板,插线板背面标注的最大功率是2500W。


实验人员首先将一个最大功率约1000W的电暖器接到该插线板上,通电后并无出现异样情况。


随后,实验人员再将一个最大功率约1000W的电热水壶A也接到了该插线板上,通电后也无出现异样情况。


最后,实验人员再将另一个最大功率约1000W的电热水壶B也接到了该插线板上,通电约5秒后,插线板自动断电。



解析


插线板是家庭常备的用品,且插线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都是有限的。像是实验中所用的插线板,在同时使用一个电暖器和两个电热水壶时,明显已经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因此过电保护装置起了作用,使得插线板自动断电。


而日常生活中,仍有市民会买到一些没有过电保护装置的插线板,这时如果超负荷使用这些插线板,危险性是非常高的。


有过电保护装置的插线板使用起来较为安全


实验②:电器接得越多 插线板升温越快

第二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没有过电保护装置的插线板,而其背面标注的最大功率也是2500W。


实验人员按照顺序依次将电暖器、电热水壶A、B分别接到该插线板上,由于该插线板没有过电保护装置,所以插线板一直维持在通电状态。过程中,实验人员一直用测温仪对通电状态中的插线板进行测量,随着插线板所接的电器越来越多,可以在测温仪显示屏中清楚地看到,插线板的温度迅速升高,仅一分钟就超过了100℃。



解析


通电过程是会产生热量的,所接的电器功率越大,产生的热量也会越多。像是这种没有过电保护装置的插线板,在超负荷使用的情况下不会自动断电,就会使插线板的温度越来越高,很可能因此引发火灾。



实验③:同时接三个电器 温度飙至276℃


第三个实验,实验对象还是第二个实验中所用的没有过电保护装置的插线板。


实验人员同时将电暖器、电热水壶A、B分别接到该插线板上,然后分三次,将海绵、泡沫、纸巾这三种易燃物品分别覆盖在插线板上。通过观察,实验人员指出,插线板上被覆盖的位置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时达276℃,且海绵、泡沫、纸巾都出现了阴燃的情况,散发出难闻的焦味。


插线板插一个电暖器两个电热水壶,温度飙至276℃


在高温作用下,插线板的部件熔化变形


海绵因高温冒烟


海绵因高温被烧穿


解析


超负荷使用插线板本身就会使其温度迅速升高,如果这时有易燃物品覆盖在其上面,很可能就会被引燃,进而引发火灾。



安全提醒


1、一定要购买国标插座,不要选购国家禁止生产的万用孔插座。新国标插座的三相插孔与两相插孔分开,有5个孔;万用孔插座的三相插孔与两相插孔合在一起,有3个孔。


2、避免“小马拉大车”。插线板都有额定功率,不能超负荷使用,否则插座会发热、损坏电器甚至引起火灾。特别注意,不要将空调、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插在同一个插线板上使用。


3、拔插头时不要拽电源线,这样容易把电源线与插头连接的部位拽断,从而发生短路、漏电,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


4、插座、插头异常或老化时要及时更换


5、切忌改变插头尺寸与形状。这样会导致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损坏家用电器以及插头插座甚至引起火灾。


6、杜绝电源引线直接插在插座中使用。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

安全无小事

防火,从管理好插头做起!



来源:浙江消防  搜狐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