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双一流”名单终于正式对外公布。 所谓“双一流”,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的重大改革决策。“双一流”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 A类中除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外,原“985”工程高校全部入选;这三所高校与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一起被划入B类。另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原“211”工程院校全部入列,新增25所非“211”工程院校。 有媒体评论说,这次的双一流名单只是“985”“211”工程院校名单的一个翻版。没错,如果仅仅从名单上来看,两者之间区别不大,尤其是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就是“985”高校名单再加三所学校。但名单背后,还是能发现两者之间的诸多区别。 “双一流”与“985”“211”区别在哪儿 笔者认为,双一流与“985”“211”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建设重点是学科而非学校,“一流”与“非一流”之间流动性显著增强,原先较为固化的高校生态格局将逐渐被打破。 今年年初,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文件。三部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特别强调,“双一流”建设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期末,还将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滚动淘汰,不搞终身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点在建设一流学科。毕竟一流学科才是一流大学的基础,而且当前国内大学格局比较固定,根据原有“985”“211”工程名单,再考虑到地区平衡、政策侧重、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变化的空间很有限,基本跟正式发布出来的名单区别不大。而发布的一流学科才是本次最大的看点。 以前实际上是更侧重“学校”,一所学校入选“985”“211”后,所有学科跟着沾光,尽管其中有部分并非该校的优势学科;现在原“211”学校变成了拥有一流学科的学校,非一流学科外的普通学科,难再跟着沾光,与其他学校的普通学科间的优势可能会缩小;即使是原有的“985”学校全部入选了一流大学,但“985”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将变成一流学科数量和质量的比拼。 原有“985”“211”等各项工程计划的开展以学校为依据进行评选和颁发,学校拿到经费后,各学科受益。如今双一流政策实际上是在引导高校向“专”和“精”发展,优势学科会受益更多,而一流大学的弱势学科可能会难以得到优势学科一样的政策、经济支持,在生源上也会受到些许影响,各方面都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 此外,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计划以五年为一周期,所有高校都将面临来自双一流建设和评选的压力,这也将大大激发学校自身建设的动力。这一举措无疑有助于打破“985”“211”主导的相对固化的国内高校生态格局。 入选双一流的学科不等同于实力强 此次入选双一流的学科还有个鲜明的特征,即以工学和理学为主,人文社科类较少。 其中材料学大获全胜,足足有30所高校的材料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学科紧随其后。传统较为热门的经管类学科,则出人意料地并未占据太大份额。 本次一流学科评选也引起了较大争议。有诸多学校的优势学科并未入选“双一流”行列,而有些学校并非强势的学科则进入了“双一流”的名单。 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为国家贡献了诸多人才、同时也是“985”传统强校的哈工大、西工大,在航空航天领域竟然未入选“双一流”;而作为文理强校、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并不强势的复旦大学,其航空航天学科则入选“双一流”。也同样是复旦,屡次排名全国第一的微电子学科没有入选“双一流”,传统的强势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也均未入选。 再如武汉大学的一流学科矿业工程,在武汉大学并不存在,而其强势专业,水利工程,此次却未入选双一流;协和、华西、湘雅等国内顶尖的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学科的“双一流”名单中收获寥寥、甚至罕见其踪迹,而中医学科入选双一流的却非常之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中科院强势的学科资源,却只有两个学科入选;南科大、上科大这种办学模式新、实力强的大学,无一学科入选;原有的特色专业型高校,比如经管类突出的两财一贸,法学类突出的五院四系,建筑领域的“老八所”等等,自身的优势学科均未在本次“双一流”名单上体现出来。 之所以学科“双一流”榜单发布后引起不少的争议,无外乎其并未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各个高校学科的真实情况。如果能否入选“双一流”完全是由学科实力决定的话,这些争议无疑是有道理的。 但核心问题是,“双一流”学科名单是一个由教育部主导的官方公告,本质上是一个指导型的政策名单,而非一个学科实力排名的商业榜单。可以说,它虽不能完全反映过去以及现在各高校学科实力情况,但却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对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与支持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即使某一学校的某一非优势学科入选双一流,但借此契机,这一学科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优势学科。 各高校纷纷推出双一流建设方案 这一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纷纷提出了围绕双一流建设各自的方案。譬如北京大学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提出的目标是:建校150周年时,学校将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主流学科全面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成为世界著名的学术殿堂。 围绕“世界著名的学术殿堂”这一建设目标,北大提出“30+6+2”学科建设项目布局: 根据上述《方案》,到2020年,北京大学若干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0年,学科群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更多学科居于世界一流前列,产生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顶尖人才,建立可持续、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树立北大的学术品牌和整体形象;到本世纪中叶,学科群全面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建成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产生若干大师级学者,拥有国际学术话语权。 除北大外,四川大学提出:重点建设12个一流学科(群),重点打造“十个一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山东大学提出2020年,学校整体实力及办学指标接近或进入世界两百强,2030年进入世界一百强,部分学科和方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等目标。 如何才称得上是世界一流大学 既然“双一流”建设已经上路,我们倒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此次入围的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的水平还有哪些差距?找准了问题所在,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迅速提升建设水平。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在于学生素质,而在于培养研究性人才和科研管理的制度。 在中国巨大人口基数和严格选拔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顶尖本科生的素质完全称得上世界一流。一个高考大省一年10万多考生,清华可能也就录取七八十个,录取标准甚至超过“千里挑一”。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世界名牌大学,也没有这么严格的录取标准。 而真正为美国名牌大学撑起门面的,恰恰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和科研管理的制度。 也许相比制定一些长远但操作性欠缺、略显空洞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对研究人才培养制度与科研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才是正道。 各高校纷纷争建一流,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或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一直在持续。援引著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段话做结尾吧: “一流大学进行的研究和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普遍主义的,是世界主义的。教员的来源,学生的来源,社科的研究力量,都应该是普遍主义的和世界主义的。 这一点,在当代,在信息时代,在全球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在这个时代,在人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政资源,智慧资源这些方面,都在世界方面流动,如果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在世界的规模上,在世界的尺度上统一竞争,否则,象在高速公路上,很快就从快车道退到慢车道,然后从慢车道下去,下去以后想再上来就难了。 因此,一个大学在全球化时代里,产业的竞争,公司的竞争,雇员的竞争,政府效率的竞争,一个国家制度体制包括司法这些的竞争,都越来越变成是跨国的竞争和一种跨国的现象。这里,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第一流的大学提供这些方面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的来源的话,那这样的国家只能在世界分工上处于下等或者中下等位置,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文章最后,科创帮衷心祝愿中国的高校能在双一流建设道路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以上。 |
|
来自: 领鲜Time92丨诚 > 《B3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