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迷: 消费类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 因为自己也买了一些消费类的股票,所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说...

 昵称28056923 2018-06-26

因为自己也买了一些消费类的股票,所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说消费类的公司没有壁垒,也有人说消费类公司的壁垒是渠道和营销,我之前认为是产品,说产品肯定是对的。但是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一下。让我们回归到价值创造的本源,往往回到本源来思考就会豁然开朗。什么可以创造价值?经济学告诉我们是人、资本与技术。

首先说人,确实,人特别重要,我们总是看到一些鸡汤文说,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决定了你的高度。确实,一家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人,尤其是创始人,创始人的性格与为人决定了他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因为共同认可的东西聚集起来,然后就形成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了公司的做事方式,公司的做事方式决定了公司的是否能够健康长久。

有些创始人就是特别重利,这种人往往不能分配好员工的利益,不能分配好公司与客户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与经销商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那么结果就是管理混乱,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必然不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毕竟现在的工作大部分是老板花钱买了你的时间,但是时间不意味着产出,所以管理的好与不好可以有很大的毛利率差距。前段时间看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说福耀高毛利的原因是管理好,这是其他公司学不来的。

同样与经销商的关系也是如此,处理不好无法激发经销商的积极性。前段时间看vivo的副总裁谈营销,说到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让经销商赚钱,最后才是自己赚钱。

然后我最近看了很多公司,发现做的好的公司的企业文化都有一个特点,用段总的话说就是本分。让员工,经销商,客户,消费者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其中一方出错,整个体系就会有欠缺。到这里我想明白了,为什么企业文化才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好就可以直接排除。至于什么是好的企业文化,建议大家多看看步步高的企业文化以及段总的解释。

说到人的重要性,我又想起了之前复盘茅台与五粮液,其实到08年贵州茅台的利润才超过五粮液。08年茅台营收82亿,利润40亿,五粮液营收79亿,利润18亿。茅台超越五粮液的核心原因离不开季克良,茅台的年报里一直强调的那几句话,留足陈酿,不卖新酒就是茅台胜出的原因,另外茅台对待经销商,对待消费者的关系也处理的好,不会因为紧缺一直提价,经销商管理的比较好。

然后再说品牌,品牌的建立实际上是美誉度的累积,美誉度的建立又离不开人,所以品牌的建立,除了产品本身以消费者为导向外,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消费者对这个企业的服务以及对消费者态度的感受,所以品牌也是人建立的。如果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很难想象有好的品牌。

再来说技术,消费类公司除了一些秘方之类,很难有技术壁垒吧。更何况技术类的公司,技术也不是最稳固的壁垒,技术是不断更新的以及可以模仿的,越依赖技术的公司越危险,这也许也是巴菲特不投科技公司的原因吧,也就是技术壁垒不稳固。而消费类公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消费者饮食习惯以及口味、偏好是比较稳定的,不存在说很快被颠覆的可能,这也是我喜欢消费类公司的原因。

至于资本更不可能成为壁垒了,这点问问贾跃亭先生就知道了。

所以,投资消费类公司,最重要的是看人,看人所组织起来的企业文化。之前我记得段总说,他选公司首先先看文化,企业文化不行就不看了,之前还没有充分领会,现在感觉想明白了一些。企业文化才是决定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本源。至于什么是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本分的,只存在表述方式的不同。至于什么是本分,可以看段总写的对本分的理解。然后关注公司创始人的言行,看经销商,消费者,合作伙伴的反馈,看是否做到了本分,以一个PE投资者的方式判断企业是否靠谱。其实不止消费类公司,好的企业文化是所有公司的护城河,如果一定要用护城河这个概念。一点个人的理解,写下来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首发于公众号:五迷投资笔记,欢迎大家来做客。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养元饮品(SH603156)$ 

@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