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已经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该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农村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财务代理机构的财务核算人员配备较少,会计工作量大,导致代理会计只能根据上报票据进行核算。对于各村的财务收支,会计只注重票据是否合规、手续是否齐全;而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很少过问,会计监督流于表面化。 2.资金管理不严。白条支出现象严重,普遍存在以领付款单或收款收据等不合法的票据作为入帐依据,尤其在业务招待费及工程款支出方面比较突出。部分村工程项目未经公开招投标,也无承包合同,完工后也不进行验收,也不及时进行决算。往来款长期挂帐,清理不及时,村领导班子对往届领导留下的应帐款未能及时催收或怕得罪人不愿催收。 3.会计档案管理不严。除财务资料由村集体财务代理机构保管外,合同、协议等档案资料由村自行保管,而村级往往无专人保管,常由文书、书记、主任等分别保管,干部换届时也不进行档案的交接,从而常常造成合同等重要资料的遗失。 4.费用控制不严,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现象普遍。《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村集体管理费支出实行限额管理。具体限额标准由村集体拟订,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备案。但实际上这一规定却难以得到落实,而乡(镇)经营管理机构村级管理费支出也无具体规定,这在一定程度给某些村干部的铺张浪费以可趁之机。 5.会计人员任免随意,会计交接不规范,素质水平低,不能有效地依法履行会计职责 当前,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主干指定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经过正式的专业培训,甚至不按规定办理会计交接,造成许多遗留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6.农村财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虽然每个村(居)都成立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但是该机构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由于人员设置和素质方面的原因,有些地方群众监督成为虚设,部分村民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 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严格监管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这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当前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当前重点是要规范农村年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帐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等,使财务人员有章可循。乡(镇)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应配备充足的财务人员,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2.完善监督机制,坚持民主理财,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推选有威望有村民代表,并经由村民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本村的财会帐目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村里各项开支报销前,先经监督委员会评议签字。群众不同意的开支,要由干部自己负担。各村建立财务公开日,设立财务公开栏,把村级财务收支、结存情况和农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定期公布,并答复群众的提问,把集体财务活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增加财会工作的透明度。另设监督电话,以接受社会监督。 3.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县、乡两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独立的农村审计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