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昏雨(转帖)

 麦田守望者之家 2018-06-27
黄昏雨


                                   袁筱一


    冬日的太阳懒极了,斜斜地透进我们当作教师用的小棚屋来。把二合牵到他的座位上,我回到讲台,捏起支粉笔,开始讲课。
    并不是电影里的那种场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齐声朗读,“爷爷七岁去讨饭,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背起书包上学堂……”不,从来不是那么回事。我的学生中,不少人早已二十七岁或是三十七岁,甚至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了,而我,也正是天天面对着这样一拨人在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
    二合幸运!直到我在黑板上写下课文的题目,我还禁不住在想,象他这样的孩子,村里至少有一二十个,而事实上,村里所谓的学校里,我是那些不同年龄学生们唯一的老师。然而昨天,“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寄了二十元钱来,点的是二合的名。我带他去镇上的小学领了书本,又替他买了铅笔和橡皮,于是今天他便坐进教室里来了。而他却未必知道在他身后,有多少艳羡的目光。
    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描完最后一个句号,我转过身来:
   “好,今天课就上到这里。”
    目送我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我微笑着将黑板擦净。
    “二合,怎么还不回去?”
    二合仍一动不动地坐在他的那个位上,象是有无限贪恋,不愿挪身。“老师,”他有些羞怯地抬起头:“你能帮我写封信么?”
    “什么信?”我收拾起书本,走近他。
    “每个收到信的小孩都要给一位捐钱的人写感谢信,我有一个城里阿姨的地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小纸条,交给我。
    “告诉老师,你想给这位阿姨写些什么?”
    “我想告诉她,多亏了她,我才能坐进教室里来听老师你讲课。我们很穷,我有好多小伙伴都穷得上不起学,他们很羡慕我。我会跟老师好好学,学好了去教他们。”他迟疑地看了我一眼:“我是不是可以问问这个阿姨,城里的孩子都能去上学么?听说他们不用割草,喂猪,照看弟弟妹妹,就能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听和你一样有学问的老师讲课?”
    “是的。”我点点头,心酸:“就在这里写,不会的字,老师会教你的。”
    我抽了张纸给他:“想些什么就写什么。”
    二合趴在他的小桌上认认真真地写起来。我在他前面坐下,开始看他刚刚交给我的那张纸条。当我看清了上面的内容,我实在止不住地要大笑起来,笑这个颠颠倒倒、阴差阳错的世界。
    世界太小,这世界着实是不大的。二和的捐款人,居然是蕙!当年我离开时,蕙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转眼间的沧海桑田,我守着清寒,每个月八十块钱的工资。而蕙,善心一发,扬手二十块,让我陪着学生一道给他写感谢信!


    收到蕙的信,是在我意料之中,我本无心再隐匿自己。然而未料到的是,蕙的信上只有一句话:“所有的朋友都在找你。我也在寻你,寻一个港口,有没有不准停留的港湾?”
我是上午收到的信。下午,当我正面对着摊在桌子上的信纸手足无措时,蕙,却带着一绺余辉,走进了我的茅草屋。
    一只箱子,一只包,长途跋涉后的她苍白而憔悴,仿佛一只再也开不动的老船。再也不是我过去所熟识的那张青春美丽的容颜。我看着她,她也看我,用那种倦极了的目光,定定地看我。
    “你这是要干什么?”我目瞪口呆:“蕙,你又不是小孩子了,别胡闹!”
薄暮时分,村里又停了电,我燃了一支蜡烛,就见她在摇曳的烛光里走近我,实在是有种太不真实的感觉。
    “我胡闹?二十八小时的火车,十七小时的汽车,五小时的山路,我为了胡闹?”
    “回去也要同样辛苦,你这是何苦来!”
    蕙却毫不迟疑地打断我:“我要你娶我!”
    五年的漂泊流浪,生活早已教会我一切,包括冷静从容。我坚决地,平静地挡她回去:
    “不,这不可能。”
    “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她却比我还要平静坚决:“你帮我,你会帮我,你能帮我。除了你,谁能帮我?我不敢想象……”
    她的目光飘忽起来,却又倏忽间用极快的速度说:“我或许并不是找个丈夫,我只是要找个父亲,我尚未出世的孩子的父亲。逸平和我,我们……”
    “我不可能帮你。”我瞥了她一眼,她似乎还苗条依旧:“为什么要来找我?”
    “你是我的朋友,也是逸平最好的朋友。而且,”舔舔嘴唇:“你在这个无人知的角落。”
    “为什么不和逸平结婚?”我冷冷地问。
    “我不能要求他离婚,也不想。或许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重要。爱过了回头再看,除了这个孩子,只是一场空。也许我们最不能依靠我们最爱之人。”她抓救命稻草一般地抓住我,“求求你,我对你要求的,不过是名分,我只要你给我一个名分。”
    我竟怕见她那种绝望到底的眼神。我也曾绝望如斯,我。我和蕙的不同点只是在于:她是个女人,因而她只能求得一个男人的庇护。
    蕙贴近我坐下,泪珠滚滚而落,像极了那只正在燃着的白烛。
    “你明白的,我笑的你明白的,我们没有权利恋爱,我们承受不起,是不是?”
她仰脸看我,好无辜的表情。我点点头。的确,爱情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而我们一无所有。



    无论如何,我娶了蕙。我所有的一切都与她平分。我的一半学生归她,她特意把二合圈了过去。我找了村里的泥瓦匠,在教室中央砌出一道墙来。我们便开了两个班。晚上,我们分坐桌子的两端改本子,甚至连台灯的光也公平无欺地洒向两边。但是我买了张床,她要的只是名分,我也只能,给她——名分。
    我们结婚那天,原本不是个黄道吉日,外面下着雨,蕙把门关上,双眉深锁:
    “我讨厌雨。”她说。
    我笑了:“那你骨性里一定不是个浪漫的女孩儿。”
    她毫无表情地走开去,令我无趣。
    不久后,蕙的父母寄了一万块钱来,蕙是他们的独生女。蕙用温温和和的眼光看着这些钱,这么多钱,村里的人大概一辈子也没见过。而蕙,仿佛大家闺秀般将钱扔进没有锁的抽屉里,然后转过头来冲我说:“我不是花一万块钱来买一个父亲的。”
有时,我觉得这一切真是难以想象。但是更多的时候,我觉得两个灰心到极点的人相守一处也没什么不好。
    蕙一开始就很习惯乡居生活,这点倒使我颇为安慰,不过晚上,每当我们改完本子,抬起头来,对视之中,我便从蕙的脸上读出了寂寞。这份寂寞,一直如冤魂孤鬼缠绕着我们。实际上,寂寞并不是生活的贫缺,而是灵魂深处的匮乏。毫无疑义,正是基于此,蕙和逸平成了浪漫的爱情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也正是因为这样,蕙索然无味地抽身离开。
    又一天蕙却很严肃地对我说二合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我要帮他上中学,甚至让他上大学。”她兴奋地说,一脸圣洁,仍有过去那个蕙的旧模样。
    我冷笑一声:“你真当自己是再造二合的恩主了么?别自欺欺人了。你不见得还要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全世界人宣称你是为了发展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和我志同道合,不惜千里远嫁于我!而我没什么崇高的理想,我的所有追求不过是教这里的人多认几个字,降低点文盲的比例,我只希望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的父辈一样目不识丁。我从来没有欲望要打破他们知足常乐的传统精神。
    “然而你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这样世代贫穷、世代无知下去么?!”蕙的脸涨得通红。
    “谈什么世代?!谈什么永远?!”我耐心地解释,“你真的那么幼稚,以为仅凭你我就可以改变世代,改变整个地区?想想看你我,我们都是无能解决当代,无能解决自己的人!当然,”我脱口而出:“你也许还有个世代的问题。”
    蕙没再说话。不一会儿,我听见她在抽泣,我意识到自己言重了。我凝视她满是泪水而支离破碎的脸,略带歉意地轻轻揽过她的肩。
    “对不起,”我说:“对不起,可是我只想告诉你一个事实。”
    “没什么。”她别过身去把眼泪擦掉,“你说的有道理,我知道。”
    这天晚上,我们都失眠了。我整夜整夜地瞪着天花板,蕙则艰难地在床上翻来翻去。她害怕,我知道她害怕,她对自己做的事没有把握。我也没有。
    “我知道你说的是事实。”她终于开口说:“可你为什么要告诉我?!”
    “蕙,”我劝慰她,自己也不晓得在说些什么:“有时我觉得我们好像村里的那条小河。你注意到没有?人们在里面淘米,洗菜,洗衣服,甚至刷马桶,它沉淀了人类所有的精华,然后它一身重负地流淌开去,虽然它从不明白它最终的停留是在何处。”
    蕙打断了我,说她不懂,说她累了。黑暗里,我听见她长长的叹息。


    蕙的肚子一天天地膨胀起来,而蕙却显得一天比一天沉静,我则一天比一天惶恐。天气太热,教室里没法继续上课,于是暑假开始了。我把村里闲来无聊的老太太找来陪蕙,蕙很清楚我无能为力的窘况,并没有表示异议。只是一味闷闷的,经常半天不发一言。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娶蕙。我甚至想去找逸平。我不是到我是否该是那个即将出世的孩子的父亲。
    蕙大约猜到了我的心思,做了脸色警告我:
    “你找他来我就走。”
    她似乎不明白她的离开与我丝毫无损的道理,但我也只能放弃这个念头。我们原本属于一个无情而苍白的时代,忠于真理,真理欺骗我们,忠于爱情,爱情毁灭我们。
    我们一同去了镇上的医院,医生说一切正常。我放下心来,至少,我该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如果说我还剩下什么,那就是承诺后的责任感。
    我无法忘记那天下午二合给蕙写信,冬日的阳光中我展开那张纸条,看见了蕙的名字,我还笑!
    暑假结束了,然而蕙的孩子还是迟迟不愿降临这个世界,来看看在这个将要属于他的世界里,人们怎样沉重地过活。而我独自面对已一分为二的教室傻了眼。幸亏那些忙于农事的“爸爸学生”无法脱身上学,于是我又把两个班合在一起上课。
    我厌倦了。我又厌倦了。先前我逃到这个小山庄来,只是为了过安静的日子。
    然而有一天,蕙却对我说:“放心,我拖累不了你多久的。”
    我骇然:“你这是什么意思?”
    蕙没有回答,转身走进厨房,笨拙得像只老熊。
    不久我对她说该去买张摇篮来,又问她孩子的衣服准备好没有,她淡淡地回我:
    “没必要太多打搅你的。”
    一天晚上,蕙把二合找来,给了他五百元钱。
    “老师很喜欢你,可是老师不能再帮你了。至少,答应老师念完小学。”
    二合疑惑地看着我,一双清澈见地的眸子。我点点头,示意他收起来:“蕙老师喜欢你,她希望你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她。”
    二合走了,并没有全明白“辜负”的意思。蕙坐在我身边,目光茫然:
    “你说的有道理,我或许不该留下这个孩子的,不过现在也无所谓了。”
    等到我明白蕙的那一天,我正坐在教室里。看见有人向我狂奔过来,告诉我医院里的蕙不行了。这实在是天的旨意,而蕙,她也该为此祈盼许久了!
我看着医生把我的蕙推出来,她躺着,一句话也不和我说,哪怕是用那种疲惫已极的声音。一袭白布,从头到脚。
    我站立在走廊里,汗如雨下。我没有勇气再看一眼我的妻。她该很平和安详,在那袭白布下。她尝够了人类的爱恨聚散,终于知道何为终点!生活抛弃了她,她便反过来弃了生活,没有遗憾,没有悔恨,没有片言只语要指责,要留恋。她该走得无忧无虑的。
    “我们尽了全力,不明白的是,她始终不愿与我们配合。”医生在我身边轻轻停住。
    “我知道……我知道的……”
    我知道,清楚地知道蕙走前的宁静。而这是我的妻,我七个月的妻!


    分开的教室又复合为一。秋天近了,泥土散发出一阵难闻的燥腥味。
    没有太阳,近天黑时,突然下起雨来。
    二合和我,我们无言对望着,像两只蜷在壳里的甲虫,位于教室的两端。彼此的眼神里都有深深的惊惧。
    “蕙老师呢?”二合问我:“为什么她不再教我们了?”
    “蕙老师回城了。?”
    我走向他。在教室中间,我停住了,书本散落在那曾经树立起又随之被毁的墙的旧迹上。无疑,站在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断垣残壁前,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本来历史与现实之间就没有太大的距离。
    “你骗人!”二合瞪我。
    “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哭?”
    “二合,”我的目光越过玻璃窗,仍找不到可以停留的那一点:“下雨了。”
天的眼泪,我的眼泪,原本都是一样的。是水。对于无依的蕙,没有丝毫用处。我们不是好演员,辛辛苦苦演了一场,谢幕时,却连掌声也没有。
只有“噼啪”作响的雨点叩窗。
    我收拾起书本。
    我走进雨中。
    蕙不知道,我也不喜欢雨,尤其是怆然坠落的黄昏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