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的牵引疗法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6-28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型颈椎病。由于它简便易行常为患者在家庭中运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颈椎牵引的方式为枕颌布带加绳通过滑轮,吊点配比合适重量即可进行。

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

①解肌痉挛颈椎病急性发作期,肌群发生保护性痉挛,通过对颈部牵引,可以使肌肉纤维得到伸张松解,以缓解肌肉的痉挛状态。

②限制颈椎活动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小关节囊及韧带充血、水肿,轻重量长时间的牵引,可使颈部在松解的基础上进行颈部制动,从而减轻了由于颈部活动和承重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刺激,在制动条件下有利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恢复。

③通利松解关节在牵引状态下椎体关节间隙拉开,减轻了关节间的压力张状态得到缓解,有利于改变颈椎的僵硬状态与功能的恢复。

④改善神经根的压迫颈椎在牵引下可使椎体间隙与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所受的压迫与刺激得到改善与缓和,同时可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⑤矫正骨缝错落恢复内在乎衡,颈椎在牵引作用下,椎体滑移,小关节错位,可以得到调整,恢复正常的排列、吻合关系,使椎体的内在乎衡获得重新恢复。

⑥使扭曲于横突孔的椎动脉得以伸张颈椎椎体发生偏移、侧弯,置于椎体横突孔的椎动脉在椎体的偏移侧弯中而发生扭曲,造成供血不足,颈椎牵引力可将椎体间隙拉开,同时偏移的椎体与颈椎出现的侧弯,可通过牵拨力将颈椎牵直,偏移的椎体即可随之得到矫正。以改变由于椎体偏移造成的椎动脉扭曲状态,使椎动脉重新获得正常供血。

⑦缓解椎间压力,促进膨出椎间盘水肿吸收正常牵引下每一椎体间隙可以增宽2.5—5mm,椎间盘膨出后发生水肿,对神经根产生压迫。牵引下椎体间隙增宽,减轻了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膨出椎间盘的水肿吸收,使椎间盘病变得以控制恢复。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叉叉)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