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父母最应补的一课,就是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

 cuishiwei藏书 2018-06-28

在育儿的过程中

奶爸奶妈无不小心翼翼

同时

看到每家的小宝贝

又不免多出几分『宠爱』

甚至会表达类似

“爸妈的钱都是你的”之类的话语

这,是爱的表达?

还是爱的陷阱?

今年年初,就曾有一个父亲控诉18岁女儿无情转走自己攒了一辈子的300万,并拉黑了自己。

中国父母最应补的一课,就是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

还有一些更常见的例子:

比如,孩子在商场撒泼打滚,非得买他看上的那件玩具……

比如,花钱大手大脚,根本不懂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

这些常见的问题背后,其实跟父母并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有很大的关系。

长期研究儿童与金钱课题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Ron Lieber发现,孩子会不会被宠坏,与穷养还是富养无关,其根本在于孩子是否树立了健康的金钱观。


一、健康的金钱观

中国父母最应补的一课,就是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

很简单,如果孩子问你,“妈妈,咱们家有钱吗?”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你回答“有啊,爸妈挣的钱以后都是你的”,那么,你给孩子传递的是错误的金钱观。

如果你回答“我有钱,你没钱,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挣来的,以后你努力也会挣到钱”,那你传递给孩子的是健康的金钱观。这也是中国历来推崇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要从小培养与钱有关的优秀价值观与品格,包括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自控力、感恩、慷慨等。

总结起来,健康的金钱观是这12个字:既不大手大脚,也不吝啬小气。当然,要培养起来并不容易。


二、“金钱”初体验

中国父母最应补的一课,就是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

  • 带孩子一起购物

先和孩子一起列出购物清单,做下简单预算,防止孩子吵着闹着要某个预算外的玩具,如果孩子依然哭闹,你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要那个玩具,妈妈就得在周末加班挣钱,周末就不能陪你了哦!”不能强行把孩子拉走,只需要让他知道,满足欲望是有代价的。

  • 带孩子去银行

年纪稍大的孩子可以带他去银行,接触钱财的概念,让孩子对存钱等金钱活动有一些认识。


三、不过度炫富或哭穷

中国父母最应补的一课,就是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

小仲马在《茶花女》里所说的“钱是好仆人、坏主人。”过度炫富会让孩子变得挥霍无度,而哭穷则容易培养出将钱包捂得紧紧的吝啬小孩。人不应该被钱掌控,父母要告诉孩子,人的幸福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四、给宝宝零花钱的好时机

中国父母最应补的一课,就是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

关于这点是有争议的。

美国的儿童财商教育方法一般建议孩子3、4岁就可以开始管理一些零花钱;国内媒体人、高级育婴师波妈认为等孩子上学了,需要跟小朋友打交道的时候,就该给一些零花钱了。

比较赞同的是“依据财商发展的需要,最好从4岁开始,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小金库”,让他可随时购买需要的小东西或零食,给他自主管理的权利,但钱不要给太多。”

注意一点,零用钱不要跟家务挂钩。因为做家务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义务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旦与金钱挂钩,就变成了利益交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