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的心路历程——被错解的《述志令》

 风之画师 2018-06-28
 

曹操的《述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又叫《 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重要著作。历代的评述多是大气、实在、过人胆识、非凡气概等溢美之词。但我的看法却不是这样,那么该怎样看待曹操的《述志令》呢?

在《述志令》中谈到他的志向,曹操是这么说的:“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做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刚开始被举为孝廉的时候,年纪很轻,也没有名气,恐怕海内人士觉得我平凡没有本事。我就想当一名郡守,干一番事业,叫世人知道我曹操也是很能干的。后来天下乱了,我不想当官了, 我就想回到故乡,盖一个漂亮的房子,秋夏读书,冬春射猎,等待天下安定,然而不能如愿。后来我当了都尉、典军校尉,我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想封侯做征西将军,然后,死的时候,能在墓碑上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我的志向。后来,董卓作乱,我这才兴义兵,拉起了队伍。即便是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多带兵,我经常裁军,这主要是因为我的志向有限。我当兖州牧的时候,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后来又打败袁术、消灭袁绍,刘表自以为是宗室,包藏祸心,我又把他搞定。事业搞大了,我也当上了宰相,人臣之贵,到达了顶点,这已经超出了我本来的愿望。

这段话,曹操极力想说明自己的志向有限,没有野心。有人说,曹操的野心是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一点一点大起来的,其实不一定。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确实是随着事业的发展,欲望越来越多,志向越来越大;而另一种人是一开始就有很高的志向,所谓少有大志。比如,项羽和刘邦,当他们说出:“彼(秦始皇)可取而代之”之类的话的时候,有又谁会怀疑他们一开始就有很高的志向呢?

曹操也是这样,曹操的野心并不是随着其势力的壮大而逐渐膨胀的,曹操的野心从年轻时就有。魏略上说:有一个叫丁冲的人很早的时候就和曹操关系很好,他曾经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足下平生不是有匡佐天下的志向吗?现在时候到了。这段唯恐天下不乱的话最能反映曹操的真实想法。丁冲是曹植死党丁仪、丁廙的父亲。曹操曾经问许我是什么样的人?许劭不答。曹操不罢休,许劭说: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大笑。

曹操用“不想多带兵,经常裁军”来说明他志向有限,那我们就看一看他的“不想多带兵”是不是真的。曹操在兖州破降黄巾三十多万,曹操从中精选出了一支精锐,这就是有名的“青州兵”;曹操攻下冀州, 对崔琰说:昨天我看了看户籍,能得三十万人马,冀州真是一个大州呀。曹操不想多带兵吗?

下面说了这样一句有名的话:“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接着又说,现在有人看到我强盛,又性不信天命,恐怕他们私下相互议论,说我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我想到这里就常常耿耿于怀。齐桓公、晋文公之所以到今天还得到人们称赞,是因为他们兵力强盛,还能奉事周室的缘故。《论语》上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这主要是能以大事小的缘故。乐毅到了赵国,不肯图谋燕国;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先到我的子孙,积累信义于秦国已经三世了。今臣将兵三十余万,我的势力已经足以背叛朝廷,然而,自知必死而仍然坚守大义,是因为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而忘记先王呀。我每读这二人的书,未尝不怆然流涕的。

我不是只对你们说这话的,我也经常对我的妻妾这样说,要让她们都知道我的深意。我对她们说:我万年之后,你们都要出嫁的,你们出去后把我的意思给人说说,叫人们都知道我的意思。我的这番话都是肺腑之言。我之所以絮絮叨叨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我就是怕你们不相信我的缘故。然而如果想让我放掉兵权,这不可以。为什么?我恐怕一松兵权就会被人所害。我既是为子孙考虑,也是为国家考虑,因为我败则国家就危险了,所以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这也是不得已。

曹操的这段话自述自己的功劳,拿乐毅不肯谋燕,蒙恬不肯反秦说事,说自己世代忠良。曹操所表述的功劳,也是事实,但拿晋文公、齐桓公、周文王说事,有明显暗示的成分在内。因为晋文公、齐桓公都是称了霸的,周文王的后面紧跟着的就是武王伐纣。

他开口为他的儿子要官说:以前朝廷想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今天我准备接受了,我到不是觉得这事有多么的荣耀,我就想让他们作为我的外援,以为万全之计。

以前朝廷是不是真的要封他的儿子,这事已无法考究了。姑且算是真的,曹操当时接受了,自然大家也没话可说。但现在皇帝并没有说要封曹操三个儿子为侯的事,曹操却说“我准备接受了”,岂不是咄咄怪事?然后他说:“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想办的事情,只要办,就一定能办到;我心想到的事情,哪一件没有办成?曹操把这段话放在为儿子要官的后面,显然有威胁的成分。

曹操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封地可退,兵权不能放弃。后人读到这里,都觉得曹操这人是一个特实在的人。他说的话实在,他做的事情实在,他确实放弃了三个县、二万户的封地。可是,你往下看,到建安十六年的正月,脚跟脚的功夫,汉献帝就下诏封曹操三子为侯,把他让出的封地又给了他的三个儿子,每人五千户;另外,又封曹操的儿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为丞相副。就是买官这价格也太便宜了吧?更甚的是到建安十七年,他又向汉献帝要了十四个县,这是实在人办的事吗?曹操的一要一推,有时间差,有障眼法,手段真是高明。

聪明人把事情都办出来了,愚笨的人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奸猾之人把话说出来了,愚笨的人也听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公元 420年,刘裕想过一把皇帝瘾,可是,话不好出口。于是就大摆宴席,在宴会上刘裕说:桓玄篡位的时候,晋朝的天命已移,是我首倡大义兴复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皇帝封我为宋公,赐给我九锡。现在我老了,地位、待遇都达到了顶峰,俗话说,物忌盛满,这不是久安的办法,我准备奉还爵位,归老京师。

这话你怎么理解?反正当时的群臣也都不知道刘裕啥意思,不知道话怎么接。只好说一些,你功高盖世,这是你应该得的待遇之类不咸不淡的话。就这样一直到天色已晚,宴会结束。当时的中书令傅亮已经走到了外边,突然,他想明白了,这刘裕想当皇帝了。于是他赶紧回来,可是宫门已经关上了。傅亮叩门请求见刘裕。刘裕立马让人把门开了。傅亮进去以后,对刘裕说:我想暂时回一下京都。刘裕也不说其它的,直接就问:需要多少人?傅亮说:几十人就可以了,说完就出来了。这年六月,刘裕就当上了皇帝。

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聪明人在一块办事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曹操的野心在《述志令》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主要证据有三:

一:称孤道寡,自称万岁。“称孤道寡”级别可能够了,但自称万岁,明显差点。曹操对他的女人说:我万年以后,你们都是要出嫁的。“万年”和“万岁”没有什么两样。而他这时只是一个侯,连“王”也不是。

二:不信天命。这里所说的“天命”和现代人理解的“天命”不一样,在古代,历代皇帝都说自己是奉了天命,是真命天子,不信天命实际就是不承认皇权,是大逆不道的。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以前就经常向大臣说“不信天命”,孔融就讽刺他说:“有天下者,何必铆金刀”。“铆金刀”就是“刘”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能拥有天下的,何必一定要姓刘呢?别人也可以。曹操从来没有把汉献帝放在眼里,但他的“不信天命”却是阶段性的,比如他就说过“若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的话。

三:他拿晋文公、齐桓公、周文王说事,有点超前,有暗示的成分。人们之所以会误解,原因在于:我们在潜意识里觉得曹操已是“魏王”,而实际上,在建安十五年,曹操还只是一个武平国侯。这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有人说曹操的《述志令》是在朝廷大臣们有人议论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情况下,为表明自己的志向而写的,其实不是。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话是周瑜在赤壁之战时说的。曹操的《述志令》在我看来,满纸谎言,既有明说又有暗示,既有威胁又充满了欺骗。说是“述志”也好,“明志”也好,不如说是曹操关于自身发展的远景规划更合适。

曹操的篡盗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曹操在《述志令》中 “性不信天命”的话,其实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以前就说过的。曹操说这句话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他的篡盗做宣传和铺垫。当时,孔融讽刺他“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发布《述志令》,和刘裕一样,他把不好说出口的话换了一个巧妙的方式说出来了。我就不信,当孔融被满门抄斩后,还会有人敢公开议论他。建安十六年,他为曹丕要了一个五官中郎将的官,曹丕等三人封侯。正当他的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这一年,先是商耀叛乱,接着马超、韩遂在关中叛乱。建安十七年,马超韩遂的叛乱尚未完全平息,他为了建国,向汉献帝要了十四个县,并且派大臣董昭私下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回答“不宜如此”,引起了曹操的记恨,这一年,荀彧自杀。荀彧死的第二年,曹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魏公,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他。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察一下孔融、荀彧的死,非常耐人寻味。孔融名重天下,按理说要杀孔融,抓起来杀了就完了,不用把动作搞的太大,毕竟杀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是,曹操不是,他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找借口先把孔融免职,,名重天下的孔融被免职一定会在朝堂引起不小的轰动。然后,再假惺惺的给孔融复职。正当孔融说出“坐中客恒满,尊中酒不空,我无忧也!”以为没事了的时候,曹操突然给了他一个灭门。曹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引起朝堂的最大震动,他要使人人都明白孔融为什么被杀,他要使杀人的效益最大化。荀彧的死也是同样,他先给朝廷上表,请荀彧劳军,然后又以“参丞相军事”的名义不让荀彧走,他把动静搞大了,最后再逼死荀彧。他的目的就是要大臣们想清楚,敢挡他称王之路的不管你功劳有多大,或者多么有名,都没有好下场。

从曹操建安十八年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称“魏王”,死后被追认为魏武帝看,后来的发展都是按照他的规划走的,全部得到了验证。

学者韦凤娟评论说:曹操的《述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重要文章。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他说自己起初只想作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阜,也不想多拥兵马。——如此再三说明白己的志向不广。然后,他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比,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最后,笔锋转到当前,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封地可退,兵权不能放弃,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易中天评价说:曹操的“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这话说的再实在也没有了,这叫做“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你说我没有野心,我有一点,而且我的野心是一点一点大起来的;你说我野心很大,但我不想当皇帝,我只想当晋文公,齐桓公;你说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实在得很,我的权力,我一点也不让;你说我不让,我让啊,你封给我那些虚的东西,什么土地啊、头衔啊,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些土地干什么呢?这个我让出去。

易中天还评价说:“曹操这样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为他非常知道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话。当然曹操这样说也不完全是出于斗争策略,也是出于他的天性,他确实是一个天性爱说真话的人。

真不知道易中天先生的书是怎么读的?

对于韦凤娟女士我不想多说什么,因为韦凤娟女士是研究文学的,她是从文学的角度解读曹操。但对于易中天先生的解读,我是不能原谅的,因为易中天先生是讲三国的,是历史大家。有一句话叫做:佛眼中尽佛,魔眼中尽魔。可能易中天先生是一个实在人,所以他看曹操也特实在,这个也许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

我把我的见解写下来,也算是和易中天先生商榷吧。

2012-2-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