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台工艺主导下的舞台空间尺寸确定方法

 秦兆海 2018-07-02

绪论


剧场的职能就是从空间上组织舞台和观众席,并为演出服务提供各种设备。剧场通过空间组织把演出中的两类重要人群——演员和观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他们各自一定的存在和活动范围。


观众厅为观众观演的部分,其体型可以根据剧场的功能定位和建筑建筑声学的要求确定;而舞台则为表演艺术家为展示精彩技艺、服务观众的重要场所。由于舞台上存在较多为演出服务的舞台工艺设备,其空间尺寸的确定往往受舞台工艺各专业的限制。因此充分了解台上舞台工艺的需求,是设计合理舞台空间的必要条件。


舞台空间确定原则

根据剧场的建筑等级、使用功能、观众厅容量、声线视线分析确定了舞台台口尺寸后,即可以此为基础,确定舞台台上设备的尺寸及满足此要求的舞台台上和台下的空间尺寸。


术语定义


舞台:剧场演出部分的总称

镜框式舞台:在观众厅和舞台之间设有台口分割的舞台

侧舞台:设在主舞台两侧,为迁换布景、演员候场、临时存放道具、景片的辅助空间

后台:演职人员准备演出的专用区域

台口:舞台面向观众厅的开口

台唇:台口线以外伸向观众厅的台面

耳台:台唇边沿至台口外两侧墙之间的舞台部分

乐池:通常设置在台唇的前下方,供伴奏乐队使用的空间

台仓:设置在舞台面以下的空间,是台下机械设备运行,安装及检修的基本空间

台塔:主舞台面以上至屋盖结构下缘的空间,是舞台表演和台上机械设备运行、检修及安装的基本空间

主舞台净高:是指舞台面至舞台上部最低构件下的高度





由于国内新建剧院多为镜框式舞台,因此本文只讨论功能配置最为齐全的“品”字型镜框式舞台。其他形式的舞台也可以参照这些要求。


舞台台口


舞台台口是确定舞台空间尺寸的基础,其尺寸大小与观众厅容量及演出剧种有关。台口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舞台设备和建筑方面的浪费,过小则会造成使用的不便。


对于建筑条件一定的剧院,观众厅的容座数量是结合了视觉和听觉的生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需求确定的。根据不同的演出剧种和观众厅容座数量,现行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给出了不同的台口尺寸推荐值。





舞台平面尺寸

01

主舞台


a) 主舞台宽

主舞台台面所需宽度包括了表演区宽度(台口宽)、边幕宽度、演员候场宽度、换景工作区宽度等,主舞台上空所需宽度则应考虑杆长度、侧光灯所需宽度、所需间隙宽度、马道宽度。


最大可取台口2倍,也可根据建筑条件和功能需求调整。


b) 主舞台进深

主舞台作为舞台表要的主要场所,主要包括了台口部分、表演区深度、远景区深度、天幕灯光区深度、天幕后深度五部分。其中表演区为核心区域,不同剧中所需的表演区域差别较大,以舞剧为例,为了实现以舞蹈和音乐来表现剧情的目的,演员活动范围大,如芭蕾舞的表演区可达14×14m,中远景区约3m,天幕灯光区约4m,加上台口部分,主舞台进深应大于23m。


一般主舞台进深定变动范围较大,可在台口宽度的1倍到1.5倍之间变动,具体可根据建筑条件和功能需求调整。


c) 主舞台高度

主舞台高度需既能保证舞台机械的收纳空间,又能有效阻断观众视线防止穿帮。

一般主舞台台塔高度为台口高度的2倍到3倍之间,具体根据剧场规模和舞台进深调整。


建议对于特级剧院,所需净空高度不小于为台口高度×2.5;对大型舞台,所需净空高度为台口高度×2 +4m (甲级剧场适用);对中型舞台,所需净空高度为台口高度×2 +2m (乙级剧场适用)。



02

侧舞台


为满足侧台的功能要求,应保证侧台的面积和尺寸,对于有侧车台的侧舞台,其尺寸要求如下:


a)  侧舞台宽

侧台宽度≈车台宽+2-4m,其中,车台宽等于台口宽。


b)  侧舞台进深

侧台进深≈车台总进深+4~8m。

 

对于设有车台的侧舞台,面积除应满足车台停放要求外,还应布置存放和迁换景物的工作面,且面积不宜小于主舞台面积1/3。

 

c)  侧舞台高度

侧舞台高度应比主舞台台口高度高1-2m

 

d) 侧舞台台口尺寸

为了方便大布景进出侧台,侧台与主舞台之间的洞口尺寸不应过小。

对于不设置侧车台的侧舞台,其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侧舞台台口净宽和净高

建筑等级

台口净宽(m)

台口净高(m)

甲等

≥8

≥7

乙等

≥6

≥6

 

而对于设置车台的侧舞台台口净宽,除应满足车台通行要求外,还应在台板两侧预留出人员通行的宽度,因此两边最少应各加0.6m。


e) 其他

侧舞台往往预留有进出景物的门,门洞净宽不应小于2.4m,净高不应低于3.2m。


03

后舞台

大型专业剧场可设后舞台,主要用于停放车台和转台,也是表演区和远景区的延伸部分,许多倒插笔的往事回忆、科幻想象和特殊剧情、话剧的演出都可利用后舞台进行表演。后舞台的尺寸视车台和转台的大小而定,而且应当设置必要的吊杆和工作天桥。


a)   后舞台宽

设置转台的后舞台,其宽度需满足转台的空间和其他操作空间,因此一般为台口宽度+4~8m


b)   后舞台进深

设置转台的后舞台,其进深需满足转台的空间和其他操作空间,因此一般为转台进深+2m

主固定台面面积不宜小于车载转台面积的1/3;


c)   后舞台高

后舞台高可同侧舞台高。


d)   后舞台台口尺寸

转台的横向宽度较大,往往占满了后舞台台口,导致两侧不能通行,因此台口宽度应在转台宽度两边最少加0.6m;后台尺寸较大,往往需要吊挂侧条幕并预留除转台外的通行宽度,因此后舞台台口内两侧至少应各留2.0m的通行宽度,后舞台台口净高宜高于主舞台台口

 

没有车载转台的后舞台,其面积除满足车载转台和使用高度应根据舞台工艺设计确定。


04

台唇

箱形舞台的台唇主要用于报幕、谢幕和换景时演过场戏,但目前国内外许多剧种都喜欢在台唇上表演,伸出式舞台就是通过扩大台唇演变而来的。台唇大小视演出需要而定,要求台唇和耳台最窄处的宽度(台唇边沿离台口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05

乐池


面积按照演奏员平均每人不应小于1㎡,伴唱每人不应小于0.25㎡,乐池面积不宜小于80㎡;乐池开口进深不应小于乐池进深的2/3;进深与宽度之比不应小于1:3,乐池地面至舞台面的高度在开口位置不宜大于2.20m,台唇下净高不宜低于1.85m;乐池两侧设置的通往主舞台和台仓的通道口净宽不宜小于1.2m,净高不宜小于1.8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