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里的孔孟老庄,一个家族没落的另一种表象!

 快乐老年435 2018-07-04

今天我在这篇文章不是讨论《红楼梦》里面包含了关于孔孟老庄的学问,而是把孔孟老庄与相对应的人进行关联,也许这样大家会更能清楚的看到我眼中的,一个全新视角的孔孟老庄。

贾政,一个孔子般人物代表,孔子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鲁迅在自己的文章中都提到过关于孔子的为人,“有趣”两个字是这位圣人独一无二的标签,他同样还有着贵族式的审美理想,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他才编撰了《春秋》、修订了《诗经》,他向弟子们谈话,是为了社会能建立起一种道德观,也就是希望社会有一种秩序,他四处奔走、颠沛流离,四处宣扬自己的学说,但也同时喜欢春日郊游,骨子里有一股快乐主义,学说中虽世故但有一股稚气,他好像不喜欢著书立传,他也许期望很简单,就是“秩序和郊游”。

红楼梦里的孔孟老庄,一个家族没落的另一种表象!

我们不可否认在之后,这种圣人的理想也许偏离了初衷,在之后千百年的封建社会,只有秩序却少见郊游的心态,就像贾政,他就是缺少了那种“郊游”心态的孔子,自从春秋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有人说“学习是快乐的”,也许就像宝玉听见老爷叫他时,如焦雷轰顶,贾政缺少的就是孔子的那份“郊游心态”,红楼梦的后半部分,归来的贾政对宝玉有了少见的微笑,也开始讲笑话了,虽然讲的不好,也许他真正明白了什么。

贾敬,一个庄子般人物代表,庄子与孔子相反的人物,在庄子身上,我们看不到秩序,只看到了出于自身安全的那种无用无为无成的境界,他和孔子的快乐不同,他的快乐是建立在没有了社会责任和使命上,也不宣讲,也不立书,更像是一种自私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放弃了世界,开始面向自我,孔子有世故也有天真,其实庄子也有世故和天真,只是之后的庄子,被后人割掉了世故只留下天真,如同孔子割掉了天真只留下世故一般。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贾敬的炼丹修道,这种放弃了精神,而期待肉体的永恒,就是一种放弃了世界,抓住了自我,在贾敬眼中,所有的贾政般的人物都是愚蠢的,因此红楼梦中就没有给贾敬更多的台词,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需独善其身,这种被阉割了的庄子,不知道会不会让庄子潸然泪下!

红楼梦里的孔孟老庄,一个家族没落的另一种表象!

贾母,一个老子般的人物代表,我们在老子的著作中读不出孔子和庄子的那种独善其身意味,在《道德经》中我们看到了具体的极易操作的谋略之术,在他这里我们看到后来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老练,和深藏不露的帝王之道,任何人只要置于权利中心都可以得道。

贾母,一个官宦家族中成长起来的女人,深得权术的利用,将垂帘听政玩弄的娴熟而恰到好处,既可以保证家族在衰败过程中的正常运转,还可以满足自己享福享乐,她从不轻易的反抗,整个家族的荒淫无度和作威作福,彼此都心照不宣,即便是闹大了,也只是说:小孩子年轻,都是馋嘴猫。

红楼梦里的孔孟老庄,一个家族没落的另一种表象!

焦大,一个屈原般的人物代表,当众揭露主子的罪恶,其结果也只有被人塞马粪,自古历史上哪个帝王忠于过臣子?哪个父亲真正尊重过子女?王夫人嘴上挂着的美德和贤良,却只是大观园儿女们心中的牌坊,上梁可以歪,但下梁就不能不正

贾宝玉最终悬崖撒手,也许就是他心中的那个文死谏,武死战的结,学屈原,被塞上马粪,拜关公,却不知道该忠于谁,当有一天看到这个世界都无法解释心中这个的结的时候,要不就疯要不就走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名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