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在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且数量众多,但由于受到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雨侵蚀、战争破坏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过度开发,如今真正能够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至今的古镇早已是凤毛麟角。古镇保护与古镇旅游开发运营需要努力做到“五态”平衡,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古镇的永续保护。 形态: 原汁原味,风情浓郁 古镇的传统文化风貌特色,表现在其传统的城镇建设、人文文化的应用环节上,比如江南水乡古镇,诠释了古诗中的小桥、流水的意境,无论是古镇的建筑模式还是所表达的艺术特色都表现了一种传统古镇的美。 但是目前许多古镇开发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古镇旅游就是开发仿古建筑,只要古建筑成规模,街市庭院完备就游人如织、大功告成。不进行资料收集、历史文化探究,随意嫁接甚至凭空捏造,动不动就是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徽派建筑之类,根本不具备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与历史积淀。事实上古镇古村是需要与他们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相融合,设计出符合当地与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建筑景观,这样才能避免沦为复制品的尴尬境地。 业态: 传统现代有机融合 如果把形态比喻为古镇的骨架,那么,业态就是古镇的血肉。在没有新产业替代和新业态注入的情况下,历史上曾经繁华的一些古镇正在进入产业空心化和业态空虚化状态。古镇的传统业态与现代业态应该如何组合?古镇业态应该如何布局?什么样的业态配比才科学合理? 古镇人气的高低取决于在古镇吸引力基础上的丰富业态支撑。古镇开发不仅要考虑旅游产业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经营层面的管理与提升。在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度假等基本功能业态的同时,需要不断深化发展节事、消费、购物、娱乐和体验等新兴业态,通过业态尤其是“夜态”内容的丰富,打造古镇吸引力,提升古镇人气。 生态: 环境宜人整洁卫生 随着古镇城镇化的加快和游客的大量涌入,古镇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一个大问题。其中,环境卫生和水质保护是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也是居民和游客感受最强烈的两个方面。 古镇的环境卫生欠佳问题,既有游客和居民的不文明行为,也与古镇运营管理方面的纰漏和不足有关。借鉴国内外主题公园的成熟做法,可以用多增加垃圾桶+多增加环卫人员的策略较好地解决。每隔几十米甚至几米距离就放置醒目的垃圾桶,导和鼓励居民和游客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共同保护古镇的环境卫生。 经济发达地区的古镇,水体大多面临流动不畅、水质下降、富营养化等问题,浙江省在河道治理方面推出的“河长制”值得很多古镇学习借鉴。 明确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承担河道日常管理、协调推进河道治理、监督日常清淤保洁等“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全省河长全覆盖,并将河长制延伸到小微水体。古镇所在地政府,可以对古镇涉及的河流水体建立专门的河长制,实现河流水体管、治、保的一体化。 文态: 人文传承文脉延续 本土文化延续与传承是古镇开发的灵魂所在。其建设与开发必须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高度,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建筑和空间在形质上可以是新的,但要有传统的内涵,有传统的文脉延伸,有传统的精神气质,要通过纳故于新、推陈出新、返旧开新等手段,延续城市空间肌理,演绎传统艺术,传统元素符号景观化,打造新文化形态、新文化生活、新文化景观,形成古镇特有的新个性魅力。 神态: 原住民+新居民 “小桥流水人家”是古人对江南古镇的诗意概括。“小桥”和“流水”是江南古镇的风貌,而“人家”则是古镇的灵魂。古镇的建筑与环境是“形”,古镇的人则是“神”。有常住居民的古镇,“形神兼备”;没有常住居民的古镇,“灵魂出窍、魂不附体”。 古镇的常住居民,既包括祖祖辈辈居住在古镇的“原住民”,也包括迁入古镇的“新居民”。原住民延续了祖先的血脉,是古镇文化传统的守护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古镇活态的文化环境和旅游氛围,他们是古镇旅游的客体,是游客游览和体验的对象;部分原住民也是古镇旅游的主体,是古镇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古镇的“新居民”是因为古镇旅游开发和发展迁入古镇居住的人,他们在为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古镇的新神态。 形态、业态、生态、文态、神态,五态兼具基础上的五态平衡,正是古镇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农旅项目要策划、要规划、要设计等怎么办?可以搜索一诺规划公司相关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