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理学新视野奖获得者傅亮 是苏中走出来的小神童

 jdycs1234 2018-07-04

  日前,被誉为科学界“第一巨奖”的2016年科学突破奖在美国加州山景城颁奖,中国科学家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首次获得了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一时吸引了国内舆论界的所有注意力。其实,同时颁发的物理学新视野奖获奖者中,还有两名来自中国的“80后”。其中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傅亮,2000年毕业于苏州中学。

  13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苏州中学预备班求学,15岁就顺利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傅亮,当年苏中校园里的“神童”,如今已是全球科学界瞩目的新星。昨天,少年班的老师们向记者讲述了傅亮的高中生涯。

  记者 黄贤君

  85年出生的物理学界新秀

  当年是苏中少年班的班长

  奖金总额高达2190万美元的2016年“科学突破奖”,被誉为科学界“第一巨奖”。该奖项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领衔资助,谷歌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23&Me创始人Anne Wojcicki、Facebook 创 始 人 Mark Zuckerber及夫人Priscilla Chan,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及夫人张瑛等共同设立,于2013年开始颁发。

  此次颁发的奖项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科学家、学者和高中生共同分享。除了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为青年科学家和学者设立的新视野奖分为物理和数学两项,分别有3组研究人员获得。其中物理新视野奖颁发给了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傅亮等青年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做出的贡献。

  傅亮的2年高中生活,是在苏州中学少年班预备班度过的。1998年,仅仅13岁的傅亮考入苏州中学少年班预备班。会学习、会玩、爱“读书”是少年班班主任周黎对他的印象,“1985年出生,即使在少年班里也算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了,但他却是少年班的班长。”在刚入学的期初考试中,他就已经是班上的前三名,此后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上课特别爱提问,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一有问题就立马就要提问老师,直到得出答案为止。”傅亮的物理老师马在轸如今已经是81岁高龄,可回忆起班上的这个“问题学生”,至今仍记忆犹新。“不是说哪方面做得不好,就是他太喜欢问问题。”马老师拿出当年的入学成绩表告诉记者,刚进入少年预备班的时候,傅亮的物理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第一次物理考试得了98分,但是99分和满分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在此后的学习中,他特别喜欢研究挑战问题,很多时候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很创新,爱思考让他在物理这门学科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后的几次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

  “同一个问题,他的观点和角度,总是和别的学生不太一样,很特别。”化学老师顾菲菲也告诉记者,有时候上课,如果他觉得老师哪里讲得不到位,或是不明白的地方,立马就会站起来和老师讨论,绝对不会拖到下课以后。因此,对于傅亮此次获奖,顾菲菲在惊喜之余,并没觉得太意外。

  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高考成绩超出本一线115分

  15岁,傅亮就成为了中国科学大学的少年大学生。“15岁参加高考,就考到了620.5分,当时高考总分是710分,2000年的理工类本一分数线505分,他超出了本一线115分。”周黎回忆说,当时苏中的少年预备班共有9个学生考取了中科大,而他的分数排在了第一位。在成绩汇总表上可以看到,那一年的高考采用的是“3+小综合”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还有一门理科小综合,小综合的满分为260分,他考了251分,而班上理科第二名的小综合分数为137.5分。可见,傅亮在预备班时就已经显露在在物理、化学方面的天赋。

  2000年,傅亮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009年就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1月加入麻省理工学院任物理系助理教授。

  事实上,这并不是傅亮第一次获得重量级大奖。2013年,他曾获美国能源部“早期研究生涯奖”,61位获奖者从770位来自全美大学与国家实验室的申请者中挑选,来自科学计算、生物与环境、基础能源、聚变能源与高能物理、核物理等六个科研领域,而傅亮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质量子理论。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大小事都不甘落于人后

  “我一直珍惜苏州中学的美好日子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回想起来,那短短的两年时间,是成长中最重要和宝贵的阶段。”这是傅亮在给班主任周黎的邮件中所写到的内容。

  “神童”的高中生活是什么样?有心的周黎居然还保留着傅亮当年在苏中写下的不少文章。“每隔一个月,班上的同学都要写总结,每次看到他的,总会有很大的感悟。”她一边看一边回忆,因为少年班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在进入学校的第二年,傅亮所在的98级就和97级合并成一个班,97级学生的到来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他在班上的成绩排名落后了,但傅亮并没有因为学长比自己多学了一年,为自己找理由,而是在总结中写道:“我十分感谢学长,他们的出现为我提供了匹配的竞争对手。”

  别看他是个理科生,文科也是超级棒。13岁的时候,已经写了不少用文言文写成的作文。陈先生,名淦浩,字不“详,号不详,籍贯无可考。为吾师,授数学。其人健谈,每不拘于书……”写的是数学老师。卢风谈笑间,金点横空出“世;周黎谈笑间,金点付诸实践……”写的是对老师们的不同风格。在老师们的印象中,这个理科尖子生却十分爱看书,而且书的类别也十分繁杂。

  尽管在学习上十分优秀,可是因为年龄比较小,他的生活就没有那么自如了。“在每周的大扫除中,我表现得不够优秀。”“这一个月我注意了宿舍生活的细枝末节,三十天内宿舍从来没有因为我个人原因而扣分。”周黎说,傅亮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会把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都当成是一次挑战,一种有意思的变化。也许,凡事不甘落于人后,就是他的成功的一大原因。

  相关链接

  话说苏中少年班

  “少年班”,曾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热词,很多人会联想到“神童”。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推动下,中科大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随后不少大学仿效这一做法。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共有13所高校开办少年班。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只有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3所高校“。

  1984年时,中科大希望在南方也寻找到一所合作中学,为少年班办一个预备班。经过努力,苏州中学与之达成协议。1985年苏州中学首届中科大少年预备班学生入学。2009年,苏中园区校又被西安交大定为少年班项目在南方唯一的预科学校,承担少年班“八年贯通”培养中第一年高中段的教学任务。

  苏州中学因为“办学理念创新意识较强”、“教学环境宽松,基本没什么应试氛围,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注重追求卓越与创新”等优势被认为与“少年班的人才培养理念最吻合。

  当年的小傅亮有想法

  只是这字丑丑的

  1.学生最能体会“似水流年”四个字的含义。浑浑噩噩之中,一个月就过去了,过得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时间也不比白开水更值钱。

  2.有一则故事说,一位马拉松冠军对记者说,他在比赛前把路线看了一遍,把沿途的标志性建筑记在脑子里。比赛时,他不停地提醒自己,前面是××,我要跑到那里。这些建筑就像是黑暗中的火把,沙漠里的绿洲,尽管有许许多多建筑在面前,尽管火把随时会熄灭,尽管绿洲可能是海市蜃楼,但它无疑给人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3.陈先生喜谈授业之道,不拘于世俗,常有惊人句。众人皆言“创新”,独其曰:“为学之道,一言以蔽之,唯精读而已矣”;众人皆称“减负”,独其曰:“盖减负者,徒具虚名耳,不可信,诸君其勉之乎!”当此之时,言辞激烈,一手指天,一足顿地,又不随俗以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