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学?

 cdlhl 2018-07-04

民国时期有100多大学,按照主办者身份来划分,分为公立(国立、省立)、教会、私立三类。公立学校就是政府出钱兴办的,其中有中央政府和省级地方政府主办区别。教会大学是国外教会在中国投资兴办的大学,私立就是非政府机构出资兴办的大学。

能够成为国立的,都是非常牛的大学,当时共有12所大学由教育部管辖,称为国立大学,它们是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暨南大学、国立同济大学。看看这12所大学,个个都是名校,在今天也仍然是名校,其中出暨南大学是211,其他11所都是985高校,其中中央大学是南京大学前生,北洋大学是天津大学前生。中央大学是当时中国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高校,名列亚洲第一。

民国时期有五大名校之说,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没有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大学,由西迁的清华、北大、南开组成,创造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奇迹。抗战结束后,西迁学校回到原址复校,西南联大的建制也就结束了。

抗战之后,各大学复校,重新建设,国立大学增加,于是又有了18所国立综合大学,它们是国立东北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安徽大学、国立湖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国立贵州大学、国立兰州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国立长春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厦门大学、国立复旦大学、国立南开大学(后三所由私立大学改造)。这18所国立大学比前12所要弱些。当然换到今天,复旦、南开、厦门、台湾这四所大学属于牛校,衰败下去的是河南、山西两所大学,有的大学甚至已经不存在了。

国立大学牛,教会大学中名校也不少。教会大学较之国立大学,成立时间更早,成立时就按照国外大学的模式进行教学、管理,与国外大学接轨,其毕业证书、学位得到国外大学认可,可以直升国外大学读研究生。例如金陵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为姊妹大学,是中国教会大学中唯一的A类,持有金大学位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

教会主办的大学当时有13所,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之江大学、齐鲁大学、岭南大学、沪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华中大学,此外美国勒克菲勒基金会创办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创办了湘雅医学院。

北京的燕京大学以英语教学,国际交流方面著称,其新闻专业非常牛,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出外交人才,有“东方哈佛”之誉;南京的金陵大学农学研究,领先中国;苏州的东吴大学以法学研究和法学人才培养著称。福建、华西协和大学、齐鲁大学、湘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都以医科著名,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更是进入世界一流医学院行列。

私立大学有南开大学、复旦大学、震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后来南开、复旦改造为国立大学。大夏、光华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生。

此外,国立院校,还有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湘雅医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专、国立戏专等,属于医药类、师范类、艺术类的名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