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干部劝说,退地一亩可补10万,农民:即便是土地荒废,也不同意

 cccny4i8775snh 2018-07-05

众所周知,在这些年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土地的政策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农村的土地资源过度浪费。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随着大量的劳动力外流,不少的农民已经放弃了种植,导致大量的土地被闲置,如此一来,农村的土地资源也就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浪费。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颁布并实施了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土地的一项政策,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再种地或者无力再耕种,便可以选择退出,然后领取相应的补偿。从目前实施这项政策的试点地区来看,退出土地之后,一亩耕地的补偿金额一般在5万元,而宅基地的补偿金额一般在10万元。

不过,面对这么高的补偿金,不少农民却不愿意将土地退出。而且,即便是土地荒废,村干部来劝说,不少农民依然坚持不退出土地,这究竟是为啥呢?专家说了3点。

第一:虽然能够拿到补偿,但农民认为不是长远之计

如果一个农民家庭有5亩地和一处宅基地,那么,在选择退出之后,便可以获得35万元的补偿,最后实到手30万。这30万拿到手之后,便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最基础的收入来源,如果再进城买房的话,那经济方面的压力会更大。所以,不少农民认为,退出土地并不是长远之计。

第二:退出土地后,农民的社保和养老问题怎么办?

现如今,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所以,农民在退出土地之前,还是最关心退出土地后的社保和养老问题,如果这两项问题得不到解决,享受不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那么,农民退出土地便不是明智之举。所以,考虑到这,不少农民会坚持不退出。

第三:土地是命根子,给多少钱都不退

在农村,尤其是一些老人,对土地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怀,无论给多少钱,他们也不愿意把土地退出。因为在他们眼里,土地就是命根子,是可以一代一代的往下传的,不能因为目前的这点钱就不要土地了。而且,现在退出了土地,就意味着以后没有了退路,想要再回到农村也不太可能了。因此,即便是村干部劝说,不少老人也不愿意退出土地。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土地是农民重要的财富,是农民生活离不开的一样东西。所以,在退出土地这件事情上,应该遵从农民的意愿,退或者不退都是农民自己的选择,村干部不能干涉过多,更不能强制。

最后,农村退出土地可获10万补偿,农民并不愿意,为啥?专家说了3点!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