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孟凡龙111 2018-07-05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低段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低段教学的语文教师,我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以识字教学为载体,力图在儿童生命成长轨迹中打上语言文字的厚重底色,在师生共享的语文旅途中凸显生命成长的鲜明特色。

下面我以低段识字教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实践。

探究儿童识字学习的基础

任何生字的学习,小学生都不是以零基础状态投入的,他们往往带着自己与识字相关的生活体验、学习体验参与新的学习过程,对于不同的生字,他们有不同的认知、情感。所以,必须要尊重儿童相对群体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学习基础的探究,体现对儿童生命状态的关注。

1

从儿童的学习起点出发,准确定位障碍点

汉字的构字规律是形、音、义三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在教学中不应平均用力,而要有所侧重。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4》共有6个生字:虫、蚂、蚁、田、天、牛。我在备课时,是这样分析的:

本课需要书写的6个生字除“蚂蚁”外都是常见字,从新生入学后的生字认读闯关中不难看出,学生都能认读。其中的“田”“天”“牛”字在课文前期教学中已经多次出现,在字的音、形、义上不存在教学难点。但是独体字“虫”与其作为部首的合体字“蚂蚁”属首次出现,“虫”与虫字旁的书写指导在写字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虫字旁的点就需要着重教学。

这样的学情分析,明确了儿童识字过程中具有共性的困难点和障碍点,对后期教学起到了目标引领作用。

2

从文本特点出发,弹性生成触发点

低段识字,大致可分为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类。在教学预设中,可依托文本内在的编排体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低段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的需求,设计有效的识字教学活动。

集中识字要梳理字与字之间的规律,遵循字理识字的原理,组织相应的教学。例如苏教版下册中出现的形声字归类、象形字归类、会意字归类等多种集中识字型课文,在预设时,要把握字与字之间的难易侧重点,选准教学起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迁移打下基础。随文识字的要求则更高,需要处理好阅读与识字的关系,寻找合适的触发点,由阅读转移到识字,最终回到阅读中。

应注意的是,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即随文识字中可以出现集中识字识词,通过创设韵文或儿歌情境,集中识字同样可以转化为随文识字。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有4个生字:包、泡、苞、饱。我利用儿歌“水下两条小金鱼,水上两朵荷花苞。荷花苞,真饱满。小金鱼,吐泡泡”,引导学生根据意思选择部首,在童话情境中识字。再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学棋》一课,出现了大量与生字“棋”有关的“围棋”“棋盘”“下棋”“棋艺”“棋手”等词语,于是我就进行词串集中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立足过程,提升儿童识字的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机械讲解的时间往往比较多,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的时间少,缺乏内在全情体验的参与式思考,成为汉字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导致读音、认形、明义的学习过程割裂且缺乏情感体验。因此,我着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感悟汉字的各个要素,自主建构字义的理解方法,并与音、形的发现学习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识字链。

1

从学习兴趣出发,发现儿童识字的契合点

教学中,我注重在丰富的情境创设中激发和引导儿童主动学习,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识字经验,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入具体的言语对话中。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动物过冬》中的生字“刮”,针对“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句,我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

师:没过多久,秋天到了。(播放秋风画面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秋风吹起来了,还发出了呼呼的声音。

师:对呀,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

生:都掉下来了。

师:秋风的力气那么大,连树叶都从大树上掉下来了。 又大又冷的风,我们一般不说吹,而说——(出示生字卡片:刮。指名一生)请你读。

生:刮。

师:右边是立刀旁,表示秋风力气大。

师:我们再一起读。 秋风——

生:(齐)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这样,在准确把握生字教学重点“刮”的字形、字义后,借助课文与课件的有机结合,既无痕地融入了课文的时间情境,又无痕地融入了师生的对话情境。

2

从学习能力出发,制定儿童识字的目标点

汉字有其自身的特殊结构,识字教学不只是为了教会几个字,更要让儿童掌握汉字结构,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教学中,我根据低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了识字教学目标初步的年段计划——

一年级上学期,在教师的引导下,具备识一个字的能力;一年级下学期,在教师的引导下,具备识一组字的能力,并拓展识字;二年级上学期,初步具备独立识一个字、一组字的能力,尝试自主拓展;二年级下学期,具备独立识一个字、一组字的能力,并能积极主动地拓展识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