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风歌》(汉·刘邦)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汉高祖刘邦亲自出征讨伐,将其击败后,在得胜归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邀集故人、乡亲共同欢饮数日。一天正值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出了这首即兴创作的《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在历代诗歌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前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最后一句也抒发了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担心。 二、《将进酒》(唐·李白)
这是诗仙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豪纵狂放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 三、《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为这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是七首组诗,这是第四首,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四、《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已经两年多了,心怀忧愁无从述说,所以寄情山水,四处游玩。这首词就是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游玩,见此壮丽的风景,触景生情而作的。他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同时也也感叹时光易逝(当时他已经四十七岁了)。这首词可以说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五、《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这首词是他北伐时所作,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浩然正气。 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6岁高龄了,当时韩侂胄(tuō zhòu)掌权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抗金,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也被起用。他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于是表达了应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的看法。但是他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佳作。 七、《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有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项羽自刎处,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 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嘉靖三年,当时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杨慎,因“大礼议”得罪明世宗朱厚熜(cōng),受廷杖,削夺官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看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杨慎突然很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这首词也成为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九、《狱中题壁》(晚清·谭嗣同)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嗣同尽快离开,但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九月二十一日,他与其它五人被捕下狱,这首诗就是他在狱中所作的。 十、《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
1936年2月,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他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词的上片写北国壮丽的雪景,大气磅礴,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感情奔放,胸襟豪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