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真实影片看哭无数人:真正的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高晶377 2018-07-05

作者|六十


最近,一部名为《生机无限》的纪录片,又一次将镜头对准了那个敏感又令人畏惧的地方——医院。



节目通过101个固定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拍摄,真实记录了北京三家医院内的医生和病人关于生死的故事。


向我们展现了普通人面对生老病死的焦灼、坚韧、徘徊、无奈与希望。


也许在医院,人心才会变得更加柔软,人情冷暖才会被无限放大,而爱情,在这里也将会变的更加珍贵。


83岁的庞德升因为老伴的心脏病和脑部问题,深夜独自将老伴送进医院的急诊室。


看着急诊室各种仪器滴滴作响,大大小小的管子和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没经历过这些的老人站在人群中显得茫然无措。



而当被医生问到有没有其他家属时,老人支支吾吾的回答:“三个孩子都在西安...



子女忙碌,只剩下两位老人在北京互相依靠,偌大的医院,老人颤颤巍巍的缴费、取结果,平时两三步就能走出的急诊室,老人需要更加卖力的挪动才行。



当相爱的人老去,当相互搀扶的人突然倒下,另一个人即使走的再慢,也要独自扛起照顾对方的责任。



急诊室,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每一位来到急诊室的患者,医生都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前假设出之后要做的一系列治疗,让家属知悉后签字。


也许是听到医生的假设,老人显得格外紧张,他不停的询问着老伴的情况,想求个安心。



此时的庞德升老人,孤独又落寞,他随身穿来的红色外套,一夜未脱,在布满白色床单和工具的抢救室,显得格外刺眼。



随着检查结果的明确,医生也给出了治疗方案,对于老伴的病情,转进神经监护室会更加有效,老人立马答应,但得知监护室不能随时陪伴在老伴身边,老人又犹豫了......



但为了老伴的治疗,老人最终还是同意签字。


也许是庞德升老人的悉心照料,也许是两人的爱情还没到分开的那一天,老伴在监护室里脱离了危险,不久后就顺利出院,老人的孩子们,也都赶回来团聚,总算有了家的感觉,老人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年轻时,我们都以为爱情是共同制造甜蜜、浪漫和生活的乐趣,等到年老后才发现,爱情是共同承担责任、风险和人生的悲喜。


而还有一种爱情,在历经了二十多年的陪伴后,换来一句:“我愿意换肺给他......”


51岁的赵国俊,因为严重的肺部感染,每天都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却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凶多吉少,并且在刚到医院后就被告知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妻子不得不提前签署病危通知书。


曾经家里的顶梁柱,在那一刻轰然倒下,曾经为妻女创造幸福生活的赵国俊,如今自己的生命也掌握在妻女手里。



然而,不是进了急诊室,生命就一定能够得到保障,死亡随时威胁着这位51岁的中年人,而妻子无意间的一个动作,最终还是触发了赵国俊那根脆弱的生命线。


赵国俊瞬间陷入昏迷,血液里的氧气降到了正常人的一半,心跳也越来越弱,肺已经被什么东西填满,随时会缺氧窒息死亡,医生用力抢救,而绝望的妻子在那一瞬间也不可抑制的用下跪的方式恳求医生救命。



对于已经结婚二十几年的赵国俊妻子,面对丈夫的生命垂危,她说;“我就想让他活着!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在得知丈夫患有严重肺感染时,妻子竟然和医生提出了漏洞百出甚至毫无逻辑的要求:


和丈夫患肺,并且两个都要换。



我们都知道,肾换走一个,人还可以继续活下去,但肺哪怕换一个,另一个人就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可能。


而作为急诊室的副主任医师的杨军一边跟同事强调:“他还很年轻,才51岁”,另一边跟赵国俊妻子说:“我们全力抢救,但你得做好最坏的准备。”



“最坏的准备”,每个病人家属,最怕的就是听到这样的话,但想让赵国俊活下来,除了不切实际的换肺,唯一的希望就是做人工肺。


但人工肺不仅价格高昂,更重要的,对于赵国俊的情况,即使做人工肺,生的希望也只有一成不到。



又是一道“选择题”,在医院,生死往往就在是否落笔的一瞬间,而许多家属,都会因为那一个选择而抱憾终身!


但是,为了让赵国俊有机会看到女儿的婚礼,也为了让这个家更完整,更为了这二十多年不易的夫妻情,赵国俊的妻子决定赌一把。



在签字不久,赵国俊就被推进了抢救室,在经历了医生数小时的抢救,再加上术后整整五天的人工肺支持,肾病的控制,肺病的治疗后,赵国俊竟奇迹般的活过来了。


他抓住了那10%的希望。


手术后的赵国俊也迎来了自己的生日,这个生日对赵国俊来说,是对曾经病痛的摒弃,也是对日后生活的重生。



医院,是最不缺悲痛的地方,然而,有阴影的地方,就会有阳光,奇迹每天都会发生。


年轻时,我们都以为爱情会随着时间变淡,对方变的不再那么重要,但成年以后才发现,也许爱情真的会变淡,但亲情也会更浓!


而真正爱一个人时,眼睛里都能看出喜怒哀乐....


72岁的洪霞老人,无意间把假牙吞进肺气管好几天了,因为五年前丧失了语言功能,老伴也没有及时发现,牙齿长时间堵在气管,导致老人呼吸,吞咽都有问题,被紧急送往医院。



因为之前就有脑梗加半身不遂,五年来老伴的生活起居,一直是金德水老人在照顾,然而老伴突发状况,被连夜送往医院,金德水老人比任何人都着急。



在医院,老伴金德水一直陪在洪霞老人的身边,时不时的逗她开心。



但转过身,满眼的无助、哀伤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洪霞老人不会说话,一切想法全都靠眼神跟老伴传递,两位古稀老人,每次用眼神交流,看的小视都特别揪心,眼神里的无助感,隔着屏幕都能深深的感受到。


一个人的语言有时是会骗人的,但是眼神从来不会



而医院的检查结果,对假牙的位置和大小都无法完全确定,这就为下一步的取牙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但假牙在身体里呆的越久,越容易引发肺部和支气管的感染,加剧病情的恶化,医生和老人女儿商量后决定,尝试手术取出假牙。



在手术室里,医生原本以为老人只是吞入了一颗牙,但胃镜的结果显示,一排牙齿都出现在了老人的肺气管里,如果通过常规手段取出,很容易损伤气管和声门,造成二次伤害,医生商议后决定,择期再取。


等待手术的过程对于患者或者家属都是最痛苦的,第一次手术没有成功,老伴的每一次咳嗽,都让金德水老人脸上的皱纹加深一分。



对于躺在病床上的洪霞老人来说,老伴就是她的定心丸,只要老伴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人管她,有人照顾她,不会说话的洪霞老人,就用眼神和老伴交流,。



而金德水老人也后悔莫及,一直念叨着:“她嘴不舒服的时候,就应该上医院的,是我给她耽误了!”



但是说起老伴,金德水也是一脸的骄傲:“我俩在八九岁的时候就是一个班的,当时好多人追她,她是校花,那会我各方面都配不上她,正儿八经的是鲜花插牛粪。”


 

可44年过去了,曾经的鲜花和牛粪,变成了一颗脆弱的树和爱她的土地,岁月抹去了差距,留下了爱



通过医院的进一步检查,确定了假牙的位置和大小,第二次手术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但无论手术风险如何小,金德水老人害怕的,只是那万分之一。



“我这一生就跟她活着了,她死了,我也就死了,我也就不想活了。”对于金德水老人来说,签了字就等于是生离死别。



另一边,洪霞老人被推进了手术室,医生也在尽全力的取出老人的假牙,把对老人的伤害降到最低,可即便如此,能不能支撑完这次手术,一切都要看老人的身体如何。


经过漫长的手术,洪霞老人从手术室里出来了,一同出来的,是老人肺里的那一排假牙,手术很成功,老人也坚强的撑过了这个手术,只要日后慢慢恢复就行。



而金德水老人,也在计划着等老伴出院,带着她到北京各个老的景点再转转,重温恋爱时的甜蜜。


从青梅竹马到白发苍苍,两个人相携相守,一同熬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古稀之年,人生开始倒数,日子也在一天天减少,对于金德水和老伴来说,此生能够相伴,是两人共同的福气。



年轻时,我们以为爱情的你侬我侬是有“保质期”,到期了就散,等年老时才发现,原来爱情“出厂”时,“保质期”那一栏上的时间是要靠我们自己填,爱的越深,时间越久。


医院,是最能将人分成两极的地方,有人倾尽所有财产治病救人;有人掐指计算人命和钱财到底哪个更重要。


纪录片《生机无限》向我们展现死亡和病痛的同时,也阐述了在面对死亡时,爱情的力量。


也许我们无法决定生死,但我们可以珍惜眼前,在还能够看清爱人时,请多看看她;在还有力气牵手时,多陪她逛逛公园;在还有一个人可以爱时,就别计较付出和收获了。


生命真的太脆弱了,别在经历了生死后才学会珍惜,别在失去爱人后才追悔莫及。


看更多走心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