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胀、反酸……这些胃部的不适症状,困扰着很多人。 有的人在第一时间去了医院,有的人选择吃止痛药凑合,还有人甚至连药都懒得吃,每次都靠「顽强的意志」撑过去。 胃不舒服,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呢? 听听消化科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胃不舒服」 未必是胃出了问题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我们平时所说的「胃病」,主要是指与我们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相关的大多数疾病。 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在胸骨下段后方、剑突下方和上腹部出现各种不适。 科普小贴士: 我们两胸之间的部位按起来硬硬的,这里的皮肤下方就是胸骨。胸骨的最下端就是剑突。 实际上,在这片区域附近,还有很多胃的「邻居」,像是胰腺、肝脏等。 所以,「胃不舒服」也有可能是胰腺炎、肝炎、肝脏肿瘤等其他疾病的表现。 不仅如此,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会让人产生「胃不舒服」的错觉。 比如,颈椎疾病可能会引起头晕,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让人误以为是自己的胃出了问题。 有一些心理疾病也会引发腹部或胃肠道的不适。 总是「胃不舒服」 你可能要做这些检查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如果你总是觉得胃不舒服,就应该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1. 检查胃 检查胃,建议首选电子胃镜检查。 这种检查可以细致地观察到食管、全胃、十二指肠球部和十二指肠降部的黏膜情况,能对一些可疑的病变作重点观察。 在需要的时候,还能进行活组织取样,送病理检查,帮助确诊。 胃镜检查时,人会有比较强烈的恶心、想吐的感觉,有的人担心自己接受不了,怎么办呢?无痛电子胃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外,也可以选择胶囊胃镜、上消化道造影、超声胃造影和低张饮水的上腹部 CT 等其他检查。 只不过,它们没有电子胃镜检查那么精准。 而且,如果通过这些检查发现了可疑病变,为了确诊,必要时还是得进行电子胃镜检查。 2. 检查胃的「邻居」 有时候,还得排查下是不是胃的「邻居」出了问题,这就得进行肝胆胰脾彩超、血常规、肝功、大便常规、肠镜等检查。 减少不舒服 记住这 5 条「养胃秘诀」 消化科医生罗贯虹为我们分享了几条生活中的「养胃秘诀」。 这些做法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胃肠道健康,减少胃肠道的不适以及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秘诀一:戒烟戒酒 如果酒精饮品中的酒精度数在 20° 以上,每小时喝超过 100 ml,就会对胃黏膜产生损伤。 接着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充血糜烂,甚至引发溃疡。 吸烟不但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还会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 总的来说,吸烟会增加患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趁早戒烟戒酒吧!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秘诀二:细嚼慢咽 嘴里的食物没嚼烂就咽下,会加重胃的负担。 吃饭吃得太快,就会吞入过多气体,从而产生胃胀等不适;还容易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为口腔癌和食管癌埋下隐患。 在吃饭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嚼几下再咽」,慢慢地就能养成习惯。 秘诀三:注重饮食卫生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注重一些饮食卫生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预防胃肠道疾病。 比如: 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生熟菜肴分开烹制; 冷藏过的隔夜菜,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发生霉变的食物不要吃,等等。 要知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导致许多胃病的重要病因。目前来看,这种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所以,如果家里有小宝宝(尤其是 5 岁以下的宝宝),要给 ta 使用单独的餐具,同时避免把嚼烂的食物喂给宝宝,也不要亲吻 ta 的嘴唇,从而减少孩子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