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雲泉 2018-07-06

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清台湾知府黄辰明

黄辰明(1690—1741年)初名成征,字辟斯,号金墩逸士,行康四。台湾彰化花坛金墩太守房尧眉次子,东祖孙,元甫曾孙,光禄元孙,文质玄孙。福建莆田黄石金墩前厝大保房人。清康熙庚午年十月十二日寅时生。康熙五十年辛卯科优贡生,历官台湾彰化教谕、淡水县丞,彰化知县、台湾府同知,黄辰明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春奉旨接任王珍台湾知府至清圣祖康熙六十年(1720年)冬致仕。在任四年台湾知府,主张有效防卫,确保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安全,清康熙末年曾请奏于廷,曾多次向朝廷主张“居安思危,固我疆域,以达到有备无患、长治久安之目的”之进步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仍然值得借鉴和褒扬。清康熙六十年秋,黄辰明回朝述职时,向皇上玄烨进言曰:“皇上,据闽浙总督报,台湾府三县之内,豪强肆意,局势颇有不稳状况。郑氏余孽、南阳海贼、高山土族皆蠢蠢愈动,台湾知府黄辰明奏请朝廷增派良将驻兵,以防不测”。当时,清代康熙帝马上应允“准,着兵部议行,严加弹压。”1717年至1720年任台湾知府、1723年至1727年转任台湾御史兼学政,累官至分巡台湾道御史兼理提督学政。病卒清乾隆辛酉年六月初九日子时卒寿五十有一配徐氏葬台湾台北淡水艋岬附兄角头叶山丙壬坐右圹龙王出海穴子廷洙。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清台湾知府黄立本

黄立本(1695—1780年)字克学,号金湖。湖口长房志夏子,芳琮孙,清代福建晋江潘湖叟黄锡衮大学士曾孙,台湾淡水艋岬金湖人。祖籍福建泉州城南三十五都潘湖湖口。恩贡生。清康熙丙子年三月初十日子时生。历官台北府学训导,大兴顺天府同知,黄立本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奉旨接任高铎台湾知府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冬任期三年,1725年至1728年以中宪大夫在籍调用兼署台湾知府。在任三年台湾知府主张重农重商,勤政为民,廉洁为政,素来为台湾当地民众所称颂。黄立本是清代雍正皇帝公认的清正廉明、治理安定的台湾知府。当时进京述职台湾知府黄立本,向清代雍正皇帝进奏曰:“臣并非冒昧请赏,福建藩库今年没有拨台湾一石粮,这是有案可查—”。雍正直截了当说“世上就你聪明”!在台湾知府任上治绩也深受清代雍正帝的肯定“若论治理,台湾尚属安静。下去!好好想想朕的话,重农重商也是君子小人分野,回去一定好生劝农垦荒。念你尚属清廉,且台湾岁入确有加增,闽省巡抚请给你加二级,这一条仍算数。你是处朕亦不掩你功,你不是处朕自也要痛加申饬——去吧”!清乾隆庚子年七月二十二日午时卒于台,寿八十有五。茔在台湾淡水艋岬忠山之原。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清台御史黄叔璥巡查钓鱼岛

黄叔璥在1722年之前巡视台湾期间,实地考察钓鱼岛列岛后曾记载:“山后大洋,北有山名钓鱼台,可泊大船十余,崇爻之薛坡兰,可进舢板。”据专家介绍,文中“薛坡兰”指钓鱼岛附属岛屿南小岛和北小岛等。《台海使槎录》一书还详细记载了中国清朝水师营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情况,其中称,巡哨船因岛屿'沿海暗沙险礁'而难以驾驶,需等涨潮水平时才能进港,否则会搁浅或遇到风暴而无处泊船。改乘几艘轻盈平底的舢板随波漂浮,也比较容易巡防,还可随处停泊。黄叔璥(1680年—1758年),字玉圃,号笃斋,清顺天大兴金墩人(即北京市境内孙公园金墩万卷楼)。孙公园位于今和平门外琉璃厂以西,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天府广记》作者孙承泽的私家花园。此园占地达数亩,东边止于今南新华街路西(李铁拐斜街就在其路东)园内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孙承泽的私人藏书。万卷楼的对面庭院里有“研山堂”。1709年(清康熙48年)进士,1722年成为首任台湾巡察御史。黄叔璥生于北京,卒于北京,宦海沉浮中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明清两代大兴县籍进士达500人之多。此外,其兄弟黄叔琪、黄叔瑄先后在1705年和1713年中举,大兴金墩黄氏一家又被誉为“五子登科”。1715年(清代康熙五十四年),黄叔璥擢升御史,曾任巡城御史,专职巡视京城东城。御史一职自秦代即有,属监察性质,位不高但权很重。清代初期明定监察御史职责为“查纠百司官邪、天子耳目风纪”,职位定在三品,顺治十六年仅为七品,康熙六年升到四品,而不久后的康熙九年复降七品,雍正七年起据任职资格不同而分别定为正五品或正六品,乾隆十七年又定从五品。1721年朱一贵民变结束,清廷特别调任他与吴达礼共同担任巡台御史。翌年6月抵台后,他除了致力与朱一贵残余作战外,也经常巡行各地,考察攻守险隘、海道风信,著有《台海使槎录》8卷,分为《赤嵌笔谈》、《番俗六考》、《番俗杂记》三篇。其中蕃俗六考,详细记录台湾的山川地势、风土民俗。尤其对台湾原住民的样貌,更是观察入微,因此,该书为近现代的考证平埔族历史之根基。日前,证明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的清朝官方文献《台海使槎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学者研究发现,《台海使槎录》系清代第一位巡台御史黄叔璥所著,载明290年前清朝官员即乘巡海船抵钓鱼岛巡查。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台湾清四大翰林之一金墩黄彦鸿

黄彦鸿(1866—1923年),一名黄宗爵,字芸溆,号金墩。.台湾淡水厅金墩人。黄宗鼎之弟。黄玉柱次子,黄惠孙,黄嘉荣曾孙,黄元吉玄孙。先世清福州候官解元进士台湾淡水厅通判黄元吉由闽徙籍台湾竹堑(今台湾淡水港金墩)。自幼随父黄玉柱旅居宦庭,嗜学经礼诗书,敬兄妹承孝友有济,清光绪十四年中戊子科举人,二十四年(1898)登庚寅科夏同和榜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历五载馆选晋编修,签分户部主事、累官至清廷军机京章行走(正三品衔)。台湾沦陷后被迫离台,偕子归籍福建候官县文山铺官园前打铁垱金墩街(福州台江区新港街圣王庙南侧)翰林第后居京师译学馆六宜书屋,是时,朝廷方厉行新政,黄彦鸿游学日本归,擢为清通议大夫,四品衔,军机京章行走领班总管。丁忧间,修祖祠,与礼耕堂黄超敬仝修《台湾江夏兴化军城黄氏祖谱》,与闽县陈宝琛、郑孝胥极相得甚友善,清宣统元年入直以敏密称国体既变,黄彦鸿遂以致仕,自晦杜门,课子终其身,配王氏恭人子五黄浚(以父荫七品京官)、黄济(医学士)、黄溥(法学士)、黄瀚(工学士)、黄均(著名画家),孙四黄晟、黄燧、黄度、黄麟。民国癸亥二月初四日亥时卒于京寓,寿五十有八,茔在福州城西牛头山仑之原。其由福州迁台湾世系简图为:福州闽县台江圣王庙金墩初祖1世黄震旦(莆田金墩黄幼洛子也)——2世黄俊——3世黄大成——4世黄元吉(1720年黄正睿长子出承福州台江圣王庙金墩街黄大成为嗣)台湾淡水港始祖解元翰林学士通判——19世黄成书1745年——20世黄嘉荣1775年——21世黄惠1805年——22世黄玉柱1835年——24世黄彦鸿1866年——25世(黄浚、黄济、黄溥、黄瀚、黄均1914年)——26世(黄晟、黄燧、黄度、黄麟1943年)析居北京、福州台江圣王庙金墩和台湾淡水港(据莆田沙堤金墩黄氏宗谱)。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附:黄彦鸿撰《金墩黄氏祖祠建置碑志》

金墩黄氏祖祠,先期浙江湖州教授学古讳胜公祭其事;明洪武戊寅年秋,广信知府翰林学士永公复修金墩庙,古读书亭,鸠集倡建祠宇,以祀始祖宋隆兴癸未进士、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特进光禄大夫、太师清惠黄府公在天之灵。逢年正月初四日,金墩清江沙堤珠坑平海沙坂等族子姓诣祠,拜谒祖先敬致祭嗣,祠在府城东南景德里黄石市兴美街水南书院之金墩,坐小山之原。而朝九华山堂水与金墩庙相望,塑太师清惠黄府神像,配像赞。岁时顶礼,越明迄清后圮,明嘉靖已丑裔孙刑部尚书光升公,增建读书亭与雪庵寺毗邻;万历甲午裔孙榜眼南京礼部尚书凤翔公,重修金墩祖祠;明崇祯庚辰裔孙太傅礼部尚书汝良公,以逢年正月初四日为忌辰,鸠集七房子姓金身董其事;役风雨罔或间,今者堂构聿新,致祭嗣合请杭州右卫军克谦公。后福州儒士震旦公,捐俸配享置祀田塑潭州郡君塘南陈士楚侍讲女讳广谊一品夫人神像于金墩祖祠。岁时顶礼,俾奉香火,并致族孙阳泰书,族长樾文向春公,以供祀事。是祠也,吾太师清惠黄府公七房之鼻祖,福德隆矣!金墩其沮漆也!所以明参宪若顷公赎地,倡建大宗至出,太恭人之养赡供役。大清定鼎,国朝国学淑初公,捐赉助修南宫桂茂,自此门闾高且大,讫尊大人力也。厥后,兄庠士寅候公续葺。康熙庚戌坏于雨草,裔孙清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锡衮公,集众捐俸修葺,栋梁藉以不堕。壬戌,浙江钱塘金墩武林里黄氏裔孙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雪台机公率汤溪知县维垓公,慨然引为已任,鸠拓建祀田配享。乾隆壬戌,裔孙漳州府教授世德,重修复拓祖祠旷地,增构金墩宫,以供祀事。壬午,祖祠落成告竣。是祠也,修建以报先贤宗功祖德;而近远七房子孙,修之溯之水源本木以追远,合族者也。安石近远七房,枝繁叶茂长翠焉!以荫七房贤能接踵而起,世胄蜚声,实维英灵叠振,光家邦而耀闾里。溯吾太师府公,原系宗嫡,自鼎建祖祠,固守祖居三房裔孙,增扩聿新效力尤多,循墙伛倭糜是粥,第恐风雨剥蚀久,复漫漶爰志其概,俾后人谒祖之有所考,继之葺之新之,则先祖廉伯太师清惠黄府公,千秋万载书香永存不退。值民国庚申正月初四日卯时,太师清惠黄府公八百华辰,面金墩七房人文景运于无穷,不亦伟哉!祠成请志于余,余复缀语于此,爰以为志,以垂后昆。

清赐进士翰林院编修军机章京总领金墩黄彦鸿谨撰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福建莆籍金墩黄氏望族——清代四大涉台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