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等内家拳的核心秘密

 觅书时代 2018-07-07


        一本书能读出多少东西,往往不在于作者写出了多少,而在于读者自身的经验和历练有多少。就好像让一个文科生去读高级化学方程式,他对此的经验和历练为零,那他读出来的自然就是一堆符号而已。所以有人会说,那些好书永远是常读常新的,你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因此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书中所述与你的自身体悟相互提点贯通,如酒浇身,啧啧赞叹。

        这本《身边的武林2》,副标题是“太极等内家拳的核心秘密”。作者访谈了国内二十多位民间传统内家拳高手,并结合自己切身体会,将太极等内家拳的核心秘密和习练要领一一呈现。书中很多内容直接援引了习练者的原话,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了解内家拳精髓的高阶者,都可以读上一读,多少会有一些收获。


“松:高频率的内家拳核心词”

        在作者的访谈中,“松”字的出现字数是最多的。除了单独以一个“松”字呈现的之外,还有的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像“松静”、“松透”、“松沉”、“松紧”、“大松大展”。

        记得刚开始学太极拳的时候,老师最不厌其烦强调的一个词就是“放松”,那时候就被老师灌输了一个信念,就是学习太极拳一定要学会放松。当然,放松分很多阶段、很多境界、很多种,但形万变而理唯一,可以说单单一个“松”字,一本书都说不完。


“中:人的尾闾至百会是一根轴,不能歪斜”

        俗话说“撅臀哈腰,功夫不高”,那就是因为臀一撅、腰一哈,“中”就没了。在各拳谱拳论、名师名家论述中,都有关于“中”的描述,像“守中”、“以中为本”、“不偏不倚”、“立身中正安舒”、“尾闾中正神贯顶”、“形不破体,意不出尖”。

        “中”是练出挺拔身姿的关键,时刻保持尾闾中正,时间久了自然不偏不倚,当然需要假以时日,慢慢练到身上才行。而且“中”还是力量的传导的关键,腰一弯你的力量自然就贯穿不起来。


“意与气:太极拳的最大奥秘”

        稍稍了解过太极的话,你肯定听过“用意不用力”、“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当然还有很多你可能还没听过的,像“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简言之,“意”是大脑的思维,是一种意识的灌注,“气”是意识引领下某种东西在体内的运行。

        原谅我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之所以没有直接说“气在体内运行”,是怕你走偏了而刻意追逐那股气流,“气”这个东西,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总之,太极拳就是一种意识高度集中、高度统一下的“意气活动”。


“打拳是休息,你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吗?”

        这是作者在书中讲的令其豁然开朗的一段经历。按着作者的说法,开始练拳的时候,也经常会有退缩的念头,尤其是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身体都很累,很难做到每天都固定抽出一段时间来练拳。后来师父一句话,令其当下释然,就是这句——

“打拳是休息,你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