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12.5亿亿次,这是“神威·太湖之光”的峰值运算速度,最近两年,这个速度一直是超算领域的第一速度。
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这“国之重器”奋斗的不仅仅是顶尖的科学家,还有一群年轻的学生。他们因兴趣而相聚、奋斗,在同龄人的竞技中越跑越快。他们是清华大学超算团队。
李北辰,是超算团队的现任队长,就在几天前(德国当地时间6月27日),他和同伴们成功卫冕ISC国际超级计算机竞赛冠军,这是该团队在世界三大大学生超算赛事中的第10次夺冠,也是已经大四的李北辰本科的最后一冠。
从自己的第一冠到最后一冠,李北辰都归功于兴趣。上中学时,他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开始学习编程知识,还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高考时,他考出山西省理科第十名的好成绩,如愿以偿地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进入大学,李北辰加入清华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参与科研。大二时,清华超算团队斩获大满贯的消息使他迫切想加入这个冠军团队,从参加组会、熟悉规则到做外围支援,从优化程序、操控机器到训练临场应变,一年多之后,李北辰进阶为正式队员。
超算竞赛,就像场马拉松,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耐力,选手既要熟悉计算机各部分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又须通编程、擅算法,还得注意功耗……
5月,李北辰他们参加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需要在两天20小时的规定时间里,搭建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应对机器阅读理解、获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冷冻电镜技术、美国宇航局使用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等前沿科技以及比赛当天才公布的“神秘应用”,相关功耗不能超过三千瓦……
兴趣使然,挑战越多,李北辰他们越兴奋。
备战中,李北辰和队员们按照兴趣和特长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效率奇高。
但正式比赛,开局不利。
因一个项目数据过大,研究的时间有点长,导致后面的项目没有按时跑完。“我都没有心思吃午饭,整个人都不在状态。”李北辰说。
兴趣,是治疗挫折的良药。
比赛实时公布功耗曲线,李北辰他们发现了机会,果断跳过冷冻电镜项目的第二组数据,先运行第三组数据,然后全力主攻“神秘应用”。
策略得当,最终,“神秘应用”满分18分,李北辰他们跑完了5个点,拿到了10.5分,比第二名高出6分多,冷冻电镜项目也拿到12分,顺利夺冠。
高中毕业纪念册里,有一张李北辰站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前的留影,今年秋天,他将正式到麻省理工求学,他相信,超算经历,将帮助他跑得更快,更远。
邱勇为毕业生道出三条黄金法则
毕业,是人生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但是,很多时候意义并不是自然呈现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意义,成为这堂课的关键词,邱勇说,
“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但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寻和挖掘。”
意义,值得人用一生去追寻。具体如何实现?邱勇为毕业生道出三条黄金法则:
-
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
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
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台下的李北辰,聆听之余,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是单单几个奖,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成绩。”
大学期间,清华的“思源计划”引导他树立社会责任感,超算团队的比赛历练在提升专业知识和领导力,几年下来,回报社会的信念变得越来越清晰。他说,“清华教会我,人生道路上,只有将个人选择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才能收获更大的意义。”即将去麻省理工学院读博的他计划着,未来的发展道路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成之后,终将会回到祖国。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现场。
今年,清华共有3000多名本科生和7000多名研究生毕业。截至7月7日,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1%;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59.6%赴京外地区就业,全校已连续6年超过半数毕业生前往京外地区就业。
毕业口号哪家强?
清华本科毕业典礼,不仅是告别,也是最后一次创意比拼,毕业生朗声高喊的融才思与豪情的口号自成一景,今年哪家最萌最趣最霸气?来比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