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5000年,从古至今中国的瓷器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最为熟识的瓷器应该是元青花、珐琅彩、粉彩以及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但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民窑可能鲜有人知。 吉州窑褐釉刻花纹孩儿枕 吉安在唐宋时称吉州是今天的江西省吉安永和镇,故名吉州窑,也称永和窑。吉州窑创烧于唐,宋代是吉州窑的兴盛时期,而终于元代。藏品征集:182,,449,,194,,20该窑的产品种类繁多,有建窑的黑釉瓷,有定窑的白釉瓷。有景德镇的青白釉瓷,有仿“哥窑”的百圾碎瓷,还有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釉瓷等,虽是五花八门,但各有特色。在这些产品中应以黑釉瓷独具风格,如玳瑁斑,鹧鸪斑、剪纸贴花、木叶纹釉等最赋盛名,还有绘花、剔花、描金、堆塑和文字等,装饰技艺如书写有“福山寿海”和诗文等。吉州窑产品的胎有两种:一是瓷胎,有土黄色、米黄色和灰青色;二是缸胎,有酱紫色和泛青的紫黑色。无论是瓷胎或缸胎,其胎质都比较粗松,胎体厚重。器物有碗、杯、盏、瓶、罐、炉、枕、盒、玩具,人物佛象等。釉色有青釉、白釉、青白釉、黑釉、绿釉、酱釉等多种。 明 吉州窑黑釉剔花四凤纹梅瓶 黑釉剪纸、贴花瓷是吉州窑所独创,而木叶贴花瓷又是吉州窑的一绝,这在全国其他窑址中从未发现有这种产品。 吉州窑在装饰技艺上,除釉上彩绘外,还有一部分是釉下彩绘,这对后来的青花瓷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茶盏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附近的赣江两岸。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镇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是宋元时期独步一时的民窑。吉州窑釉色丰富多变,有黑釉、白釉、青釉、褐釉、绿釉、黄釉等;装饰工艺有洒釉、彩绘、刻花、剔花、印花、剪纸贴花和木叶纹等,尤以剪纸贴花、木叶纹和彩绘最具地方特色。 吉州窑玳瑁盏 宋代,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包括书法、绘画在内的文化艺术随之迅速发展,涌现出众多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民间艺人,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市场,加之宋代几位皇帝对书画艺术的推崇,更使社会文化氛围浓厚。吉州窑的工匠们在磁州窑白地黑绘技法的启发下,吸收了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 水墨画风的彩绘瓷画艺术,与磁州窑一起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纪元。这种彩绘瓷,黑褐色的图案装饰在米黄色的瓷胎上,黑白分明,对比强烈,突出了作品神形兼备,深化了吉祥如意的主题,体现出清新雅致、富于情趣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 宋 吉州窑褐彩河虾双鱼纹梅瓶 瓶短颈,撇口,圆肩,下腹内敛,平底略凹。瓶胎呈浅灰色,瓶身通身罩一层白色化妆土,并以褐彩绘两条鲤鱼贯穿整个瓶身,肩部一侧绘一只河虾,另一侧则绘四叶花草纹,瓶身腹部下册于两条鲤鱼之间又绘以两只泥鳅,其绘画自然洒脱,构图生动,极具动感,实为磁州窑系褐彩装饰产品中少有之器。 南宋 吉州窑黑釉地彩绘盌 吉州窑的彩绘工艺分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两种,以釉下彩绘最为多见,也最具特色。釉上彩绘以草木灰为原料,绘在黑釉上,烧成后呈灰白色,亦有呈金色者,从目前所获标本看,仅有黑釉盏一种器物装饰在盏内壁。釉下彩绘以铁元素为着色剂,故又称“铁绘”。彩绘工艺是直接在坯胎上施铁质涂料,然后施加一层薄釉,烧成后画面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其色调因含铁量的多少,以及在焙烧过程中火候的高低而产生差异,一般深者为黑色,浅者为褐色,这样,烧成的器物,白地褐花,显得清新淡雅。由于三氧化二铁比较稳定,在高温烧制中不熔不走,无晕散现象发生,依靠釉层的遮盖,经焙烧而显露明澈晶亮的艺术效果,能很好地表现出作者所要描绘的对象,色彩在釉下,彩绘不易磨损、腐蚀,色泽莹亮,经久不变,深受时人青睐,是吉州窑烧造技术上独树一帜的成就。从丰城市“淳熙十年”(1183年)墓所出彩绘牡丹纹瓶、南昌县“嘉定二年”(1209年)墓所出彩绘奔鹿纹盖罐和彩绘莲荷纹炉等精美文物来看,釉下彩绘技术在南宋前期已达到十分娴熟、完美的程度。 宋 吉州窑 如意云纹梅瓶 此梅瓶柱状颈,出沿小口,圆唇,丰肩,修腹,胫内收,足微撇,足底内凹。瓶身通体施黑釉,瓶颈施回纹一周,瓶身外壁饰以对称旋涡式纹饰,以仿制漆器中剔犀装饰工艺之效果,线条自然,极为独特,为吉州窑黑釉器中装饰工艺较高之品种。剔犀工艺多见于宋代漆器中,因其层层环绕之纹饰酷似犀牛角断面而得名。吉州窑窑工在陶瓷上仿制此纹饰,更显示出其独具匠心的创意及工艺水品,可谓吉州窑黑釉瓷中独树一帜的装饰品种。 宋 吉州窑 黑釉木叶茶盏 (一对) 吉州窑黑釉瓷又称之为「天目瓷」。吉州窑中最具其代表性的装饰手法属剪纸贴花同木叶贴花,木叶贴花中最典型就是树叶纹。此对吉州窑树叶纹小盏,口沿微撇,浅弧壁,底部下收修做足,圈足内壁向内斜切,足宽较窄。整器内外满釉,圈足及底面不施釉,可见米白色胎骨。盏内贴树叶一枚。釉薄处可见拉胎时留下的旋削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