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力的逻辑

 静易净明 2018-07-09

本文摘自史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主要是对霍布斯观点的引用和评述。

  

  

《利维坦》(1651) 中有一段名言,霍布斯用了不足百字,分析了暴力的动机。他的分析至今无人能超越:


所以在人类的天性中,我们发现存在三种造成争斗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


人们攻击他人的第一个原因是求利,第二个原因是求安全,第三种原因是求名誉。


在第一种情形下,人们使用暴力奴役他人、他人的妻子儿女和牲畜。


在第二种情形下则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第三种情形下,则是由于一些琐事,如一言一笑、一点意见上的分歧,以及任何轻视他们的迹象,无论是直接指向他们本人,或是针对他们的亲友、民族、职业或名誉。

  


霍布斯认为,竞争是能动主体追求自身利益不可避免的结果。我们今天认为竞争是进化过程固有的组成。谁能够将竞争者逐离有限的资源,比如食物、水和生存空间的生存机器,谁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机会繁衍滋生,在数量上超过竞争者;谁能够适应这一竞争,谁就能在这个世界生存。


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妻子们”也是男人们应该竞争的一种资源。在大多数的动物中,雌性动物在后代身上的投资都大于雄性。对哺乳动物而言,这一点更加显著,母亲在体内孕育后代,并在生育后哺育幼子。一个雄性可以和数个雌性交配,增加繁衍后代的数量一一同时可能让其他雄性没有后代,而雌性即使和多个雄性交配,也无法增加生育的数量。因此,在许多物种中,包括人类,雌性的生育能力就是稀缺资源,成为雄性竞争的对象。但所有这些都不等于说,人是由基因控制的机器,强奸和攻击在道德上是可以原谅的,妇女只是被动的性感战利品,人都是试图尽可能多地生养孩子;并且也不等于说,人不受文化的制约。这些观点都是对性选择论的误解。


争斗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自信。在霍布斯的时代,缺乏自信意味着“恐惧”,而不是“羞怯”。第二个原因是前一个原因的结果,竞争产生恐惧。如果你有理由怀疑你的邻居,感觉他蓄意将你从竞争中铲除,就是说,要杀死你,那你自然会想到要先发制人,抢先干掉邻居,保护自己。即使你是一个连苍蝇都不愿意伤害的人,只要你不想放弃,不想被杀,你就会感到要去杀人的诱惑。悲剧在于,你的竞争者也完全可能因同样的计算而忧心如焚,尽管他也是一个连苍蝇都不愿意伤害的善良之辈。事实上,就算他知道你本来无意冒犯,他还是有正当的理由忧虑,他会认为,你满心疑窦,担心他将要伤害你,因此准备消灭他;而你也有同样先下手为强的动机。以此类推,无限循环。政治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Schelling) 做过一个类比,持枪的屋主和持枪的窃贼,为避免自己被射杀,都有先开火的动机。这一悖论有时被称为“霍布斯陷阱”,在国际关系领域,则被称作“安全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