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利万物七德水:道教独特养生符水法

 秦岭之尖 2018-07-10


水,在中国思想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象征意蕴。在先民的眼里,水是天地万物及其生命的本源。

《管子·水地篇》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当混沌分化、天地初判之际,首先产生的就是水。《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一曰火,一曰木,一曰金,一曰土。”


老子 元代 华祖立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资料图)


道教认为水具备七种功德,等同于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并谓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的德性,总的是“善利万物”,不但利,而且善于利,不限一物,而是万物;虽然善利万物,而且不争,甘“处众人之所恶”,它是“不争之德”的最高体现。


这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这是法“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善利者,利而不害也,为而不争也。圣人之为,就是“善利万物”。


圣人何止“为而不争”?他根本是“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他虽然善利于万物了,却是“不恃”、“不居”、“不欲见贤”,却是“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非但如此,他反而“处恶”若饴,反而“明道若昧”,“建德若偷”;反而“知其荣,守其辱”


仙舟笛韻 金廷标 清代 纸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资料图)


水是生命的源泉,最原始的生物,在水里聚合、反应、繁衍;最高级的生命,在母体的羊水中发育、形成。正是水,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促使了万物的生存发展。因此,道教借水假符以疗病养生,这是一套十分珍贵的传统养生方法。


   
唐司马承祯《修真精义杂论·符水论》说:“夫符文者,云篆明章,神灵之书字也,点画有所象,故神气存焉;文字所生,故服用朱焉。夫水者,元气之津,潜阳之润也,有形之类莫不资焉。故水为气母,水洁则气清。气为形本,气和则形泰,虽身之荣卫自有内液,而腹之脏腑亦假外滋,既可以通腹胃,益津气,又可以导符灵,助咒术。”


由此可见,符水之功不可抹煞,辩证施用,利民益人。

去三尸符


同中国传统医学一样,道教的符水疗法也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在实施符法之际,要求法师洞晓阴阳变化,精通五行生克辨证施治。白玉蟾指出:“行符咒水,治病驱邪,积行累功,与道合真,超凡入圣,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


若治病之法,宜仔细察其病证,次当以符水治之。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脏之间,顺则平康,逆则成病,或嗜欲失节,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气侵则成病。以我正真之气,涤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阳,敌彼之阴,若患者执迷邪道,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满,而证仙阶,而为妙果欤。

铁孩符


符水的作用是在于调和患者体内的阴阳,安和五脏,安和五脏,滋益荣卫,使身体恢复健康,关键仍在于“气”的功能。

《清微道法枢纽》说:“《素问》云:虚无恬谈,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有疾,或寒或热,或重或轻,皆戾摄调,嗜欲不节,故六气之邪得以乘之。治病以符,符朱墨耳,岂能自灵。其所以灵者,我之真气也。故曰符无正形,以气为灵。”

金光秘字

   
在使用符水之际,往往都要配以药汤,如治心脾疼,画符焚灰,同蛤蜊粉调服,蛤蜊粉主治痰饮喘咳,水气浮肿,胃痛呕逆,心脾疼痛等。道士以它配合符法治疗心脾疼,是合符医理的。


治气积成块,书符化灰,用紫苏、木香汤调灰内服。紫苏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用,木香主治心腹气痛、温中和胃、健脾消食,两药合剂,正是治疗气积气痛的良方

云篆十字天经


治痢疾,书符化灰,如赤痢用甘草汤,白痢用白矾汤,赤白痢用乌梅汤,口噤不开者用石榴皮汤,依症调服,一一皆合中医治疗痢疾的原则。


治喘满,书符焚灰,用款冬花汤调服,款冬花主治咳逆喘息,喉痹,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故有效。


治妇女难产,书符化灰,用桃仁或桃实做汤,汤中点醋而调服,因桃仁,桃实均有治疗难产与产后百病的功效,醋亦有防治难产的作用。


治疗晕厥,书符化灰,以薄荷汤调服,因薄荷之性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有效。治饮酒大醉,书符化灰,以葛根汤饮之,葛根性散郁火,解酒毒,故有效。

三光符


治脾病,用大枣汤调服,大枣可补脾和胃,益气生津,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糖。治肝病,用赤豆汤调服。治肾病,用盐汤调服。治肺病,用藿香汤调服。治心经病,用柏枝汤调服。

利用水的不同性质,辩证施治,而被运用于临床医疗。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说:水为万化之源,其体纯阴,其用纯阳,上则为雨露霜雪,下则为海河泉井。流止寒温,气之所钟既异;甘淡咸苦,味之所入不同。故集水之关于药食者43种,分为天水、地水。


天水13种,即雨水、潦水、露水、甘露、甘露蜜、明水、冬霜、腊雪、雹、夏冰、神水、半天河、屋漏水;地水30种,即流水、井泉水、节气水、醴水、玉井水、乳穴水、温汤、碧海水、盐胆水、阿井水、山岩泉水、赤龙浴水、地浆、生熟汤、浸蓝水等。

雷神符


如立春雨水,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液雨水,杀百虫,宜煎杀虫消积药。潦水,煎调脾胃,去湿热药。盘中秋露,宜煎润肺杀祟之药,及调疥癣虫癞诸散。百草秋露,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磨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盲穴,治劳瘵,谓之天灸。

百花露,令人好颜色。柏叶露,菖蒲露,并能明目,旦旦洗之。韭叶露,去白癜风。腊雪,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温疫,小儿热痫狂啼,酒后暴热,煎茶煮粥,解热止渴。宜煎伤寒之药。神水(竹竿中水),治心腹积聚及虫病,饮之清热化痰,定惊安神。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


流水之中,其千里水、东流水、甘烂水(劳水),主治病后虚弱,扬之万遍,煮药禁神最验。孙思邈说:治五劳七伤羸弱之病,煎药宜以陈芦、劳水,取其水不强,火不盛也。


虞抟《医学正传》曰:甘烂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逆流水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发吐痰饮之药用之也。

雷神符

井华水,为平旦第一汲,疗病利人,宜煎补阴之药,及一切痰火气血药。节气水,立春、清明二节贮水,谓之神水,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散及药酒。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及腊月水,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


立秋五更井华水,能却疟痢百病。重阳日午时水,宜造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


除用于饮用外,道教中尚有各种沐浴法。主张经常沐浴以净其身,善用药物以养其神。《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上学之士服日月皇华金精,飞根黄气之道,当以立春之日,清朝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东向沐浴。


《太上九变十化易新经》曰:“若履殗秽,及诸不净处,当洗澡浴盥,解形以除之。其法用竹叶十两,桃皮削取白四两,以清水一斛二斗,于釜中煮令一沸,出适寒温以浴形,即万殗消除也。既以除殗,又辟湿瘅疮痒之疾。且竹虚素,而内白桃,即却邪而又折秽,故用此二物,以消形中之滓浊也。


(编辑:如风)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