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祛邪的相反中药要对10组(本资料长期更新)

 平凡的人238 2018-07-10

本资料仅供参考,如自治,后果自负。

(一)扶正祛邪相反药对

1.桂枝 白朮 10g :A. 营卫,B. 发汗止汗,C. 有扶正祛邪之妙。适用于太阳中风病及表虚客邪之证。

2.白芍剂量倍于桂枝组成药对,功擅调和阴阳,和中止痛,适用于太阳病误下腹痛、血虚挟寒之脘腹痛。

3. 黄耆+ 防风: 10-15g;10g ;补气固表,祛风解表。有固表不恋邪,解表不伤正之妙。适用于体虚感冒。

4. 附子+ 麻黄: 3-5g;10g(先煎20分); 温阳解表,内温真阳,外散风寒,补中有发,发中有补。

5. 薄荷+ 玉竹: 5-8g(后下);10-15g; 育阴清热解表,适用于阴虚体质的风热表证。

6. 人参+ 石膏: 1:3(党参/太子参10g;石膏30g); 益气清热,有补虚不恋邪,清热不伤正之妙,适用于热盛津伤或温病余热未清损及津气的病证。 病重正气欲脱者,用别直参或西洋参为宜。

7.五味子+ 制大黄 :6g;10-15g ;滋肝阳、清湿热、降血清转氨酶,降后无反跳。有益肝不恋湿热,祛邪不伤正之妙。适用于虚实夹杂证见单项血清转胺酉每增高证。

8.生地+ 黄柏 :15g;10g; 清热泻火,滋补肾阴,有滋肾不恋邪之优,适用于肾虚挟湿热之痿痹病。

9.当归+ 大黄: 10g;生大黄5-10g;制大黄10g ;养血祛痰,适用于血虚血瘀证。

10.黄耆 +葶苈子: 10-15g ;益气泻肺,补泻兼行、寒温并调、升降同施之妙,适用于肺虚痰盛之肺胀、心悸证。

11.白朮+ 泽泻: 10g:20g ;健脾涤饮,适用于饮邪眩晕病证。


上文链接——

12种中草药要对的搭配及其各自的药效简介(长期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