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推出《出发前,先做好相机里的那些基础设置》之后,很多朋友都反映:教程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对学习基础知识大有裨益。本期推出该系列基础教程之二《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摄影器材吗》。以疑问句的形式作为标题还是第一次尝试,从相机和镜头两大关键摄影器材类型为切入点,并结合详细阐述光圈、快门的相关知识,以期达到对摄影器材有一个充分的结构性认识和学习。闲言少叙,下面带大家直接进入主题。 主流相机的分类 之所以用“主流”二字,是因为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数码相机,更确切地说是数码单反相机。谈到数码单反相机,常常会有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问我:究竟是购买非全画幅相机呢,还是直接购买全画幅相机?针对这个问题我暂时不作回答,相信通过以下的讲解之后,你自己会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首先 我们将这里所讲的非全画幅相机称为:APS-C画幅相机。全画幅相机和APS-C画幅相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内部最为重要的感光元器件CMOS上。那么CMOS也是对成像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元器件。 全画幅相机指的是其内部所配备的CMOS尺寸和传统35mm胶片相机的胶片尺寸相当。那么,配备小于35mm胶片尺寸的CMOS的相机即为APS-C画幅相机。从图二的尺寸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两种类型相机CMOS的不同。
以下两幅作品便是我应用6D和60D两款相机分别应用EF 16-35mm f/4L镜头16mm端在相同位置拍摄的广州大剧院的场景。通过对比,大家可以形象地感受到二者的差别。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全画幅相机与APS-C相机相比,在成像质量、镜头及焦段运用方面都更具优势。另外,在降噪、宽容度方面,全画幅相机也更受青睐。如果你想在摄影方面有更长远地发展和进步,全画幅相机无疑是你的不二之选。当然,APS-C相机也不是一无是处。更经济的价格,更便携 ,更实用,性价比更高,而且在镜头选择方面也更多元化。比如佳能60D相机,不仅可以选择EF镜头,也可以选择EFS镜头等。通过以上学习认知,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镜头的分类 我在这里把镜头简单地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 从镜头本身的素质角度分析,在同样焦段中,定焦镜头无论在成像质量,大光圈畸变等的把控上相较变焦镜头都有很大优势。因为定焦镜头只有一个焦距,所以相较于变焦镜头而言,其结构更为简单,最大光圈往往可以达到f/1.8、f/1.4甚至是f/1.2和f/1.0的超级大光圈。其光学素质十分优异。但是,价格方面也是动辄过万。而且,由于焦距不可调节,因此机动性较差,不利于拍摄时进行灵活构图。 在焦段选择,拍摄方便程度以及便携方面,变焦镜头又具有绝对的优势。变焦镜头的焦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有些高倍变焦镜头已经达到了15倍变焦,为拍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支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位置的情况下,就可以拍摄到各种景别的画面。但是,变焦镜头产生的历史较短,光学结构复杂,镜片片数较多,使得生产成本很高,中低端变焦镜头的光学素质良莠不齐。但是,也有可以媲美定焦镜头光学素质的原厂变焦镜头。而且由于变焦镜头受结构的限制,最大光圈只能够达到f/2.8。 那么在实际中该如何选择镜头,每个人都有不同观点。首先,从镜头本身出发,体积、价格、便携度,是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在拍摄一些现场活动,会议,旅游等需要携带拍摄装备的情况。又或者你是考虑专攻某个题材领域的拍摄,比如:产品拍摄、人物、模特拍摄等,那么一到两支得心应手的定焦镜头,会在成像质量上助你一臂之力。 作为一名人文地理摄影师,如果你问我选择什么样的镜头?我会推荐16-35mm焦段的广角镜头和70-200mm焦段的长焦镜头用来拍摄风光,另外24-70mm焦段的标准镜头可以用来拍摄人文,或者环境人像等。光圈方面,当然选择f/2.8的大光圈比f/4.0要更具优势,但价格方面也更贵。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镜头的选择在于个人的要求,每个人只有通过衡量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那款镜头。既不是一味地追新,更不是越贵越好。 接下来,我们跳出相机和镜头两个具体的摄影器材,从另一个角度:光圈和快门两个拍摄元素出发,简单地探讨它们对拍摄的影响以及内在关系。
光圈的定义: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光量的装置,它通常在镜头内部。光圈越大,数值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越深。通常光圈值我们以f/1.2或者F2.8等形式表示。 下面这幅图形象地展示了光圈数值与其大小关系。大家在脑海里也会有一个具体形象。 这里我们重点来分析与光圈密切相关的一个要素:景深。 景深的定义:在介绍光圈定义时我们曾提到“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当然,这指的是在同一焦段下不同光圈大小所产生的景深区别。 以下面这幅《另类向日葵》为例,我们将焦点集中在一朵正对镜头的向日葵,而虚化其他,凸显这朵向日葵无论从形状的完整度,还是花瓣的细节,都与我们普通印象中的向日葵有着很大的区别,从而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突体验。
通过以上对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拍摄花卉、昆虫、人像等题材时,为了使其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凸显出来,或者将某个局部细节剥离出来,可以通过增大光圈,使得画面的景深变浅,也就是将画面的前景、背景中的景物形成漂亮的虚化效果,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另类向日葵》 同理,利用光圈可以控制景深的特点,当我们在拍摄山水风光时,需要表现大场面,画面中的前景、中景以及背景都要做到尽可能的清晰。那么此时,我们就要利用小光圈拍摄,从而兼顾到各方的清晰度。比如下面这幅作品《敬畏》。 《敬畏》 当然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光圈大小不是唯一影响景深的因素。景深还与镜头的焦距以及与被摄体的距离有关。这里不防记住下列口诀。 1. 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2.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快门的定义:快门是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简单说快门的作用就是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或者说拍摄一张照片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30s、1s、1/60s、1/2000s等表示。 本节我们不去具体讲解快门的机械结构以及原理。为了通俗易懂,我们按照速度大小将快门简单分为:高速快门、普通快门、和低速快门(或叫长时间曝光)。 这里所说的普通快门特指安全快门。那么,我们来特别了解一下安全快门的知识。
安全快门的定义:安全快门一般指在手持拍摄状态下,能够保证镜头正常对焦,画面清晰所需要的最低快门速度。通常,我们用拍摄时的焦段的倒数作为此时安全快门的大概范围。比如:我们在拍摄风光时,用的焦段为:18mm,那么此时的安全快门大概是:1/18s。要想在这样的快门速度拍摄清晰的画面,我们需要使相机和镜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拍摄风光时,摄影师往往都会选择性能可靠的三脚架作为稳定的辅助体系,帮助摄影师完成拍摄。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和探讨高速快门和低速快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画面带给我们的不同视觉效果。 高速快门 在拍摄运动对象时,为了清晰地捕捉和定格画面,比如:赛场上的运动员,飞翔的鸟儿,急速行驶的车辆等等。我们会运用:1/100s、1/600s、甚至是1/2000s的高速快门。有时还需要同时运用连拍方式以及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来共同完成拍摄。因为拍摄的是运动中的对象,所以定格的瞬间有一种切片感和凝固感。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画面的运动点,从而使画面极具带入感。 《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这幅作品中,模特处于慢跑状态,当时属于多云有风的天气,我运用1/300s的快门速度,使舞动的经幡,跑动的模特以及被风吹起的模特头巾,完全定格在画面中。极强的带入感让我们的耳畔仿佛又响起那悠扬的旋律--《敖包相会》。 低速快门 低速快门(或者长时间曝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慢门摄影。与高速快门正好相反,它可以使运动对象在一个时段内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运用慢门将流水拍出丝滑般的效果,或者将夜晚的车灯拉出漂亮的光轨弧线,甚至是美丽的原型星轨。它们有的是十几秒,有的是几十秒,甚至是数分钟。慢门拍摄往往还需要借助三脚架和ND滤镜等摄影器材来共同完成。有关滤镜的相关知识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教程《漫谈滤镜与风光摄影—史上最详尽滤镜用法》,那里有详尽解析,这里不做累述。 《钢铁丛林》 《钢铁丛林》这是一幅典型的城市风光慢门摄影作品。同时运用ND64减光滤镜与f/11光圈进行B门拍摄,ISO值为100,其间未做曝光补偿设置。从而得到52S的低速快门时间。为了使阴霾的光板天空与林立的摩天大厦保持色调一致,同时尽可能避免建筑物灯光色彩的复杂性,将其调整为银灰的冷色调大背景,这样与立交桥和车灯光轨制造出的金黄暖色调前景形成撞色,使作品画面富有视觉张力和冲击力。
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系列基础教程的形式,能够持续帮助每一位喜欢摄影的朋友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打牢相关知识点。同时,我希望将这些基础教程作为题材,与大家一起分析探讨,也让我自身不断地学习充实,从而对摄影有更深入地认知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