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贾仲明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因此明代戏曲评论家何元朗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四友斋从说》)王世贞云:“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曲藻》)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其中的对联虽数量不多,但文采璀璨,艳丽典雅,体现出文采派的特征。这些对联存于曲词和说白当中,多为五七言的短联。因《西厢记》是名著,研究者众多,但专门研究其中对联的似乎还没有。笔者把其中的三十副对联整理出来,供方家研究鉴赏,为方便对照按原剧目录辑录如下:
西厢记五剧第一本张君瑞闹到场杂剧
第一折:
万金宝剑藏秋水
满马春愁压绣鞍
云路鹏程九万里
雪窗萤火二十年
第三折:
娇羞花解语
温柔玉生香
闲寻方丈高僧语
闷对西厢皓月吟
月色溶溶夜
花阴寂寂春
第四折:
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
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稍
淡白梨花面
轻盈杨柳腰
西厢记五剧第二本崔莺莺听琴杂剧
第一折:
好句有情联月夜
落花无语怨东风
蝶粉轻沾飞絮雪
燕泥香惹落花尘
楔子:
林下晒衣嫌日淡
池中濯足恨鱼腥
花根本艳公卿子
虎体原班将相孙
第二折:
只凭说法口
遂却读书心
第三折:
有分只熬萧寺夜
无缘难遇洞房春
第四折:
风月无边有
人间好事无
西厢记五剧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二折:
甜言美语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怕墙高怎把龙门跳
嫌花密难将仙桂攀
第三折:
花阴重叠香风细
庭院深沉淡月明
门阑凝暮霭
楼角敛残霞
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
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
西厢记五剧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二折:
春山低翠
秋水凝眸
青霄有路终须到
金榜无名誓不还
荒村雨露宜眠早
野店风霜要起迟
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
西厢记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圞杂剧
第二折:
病里得书知中甲
窗前览镜试新装
昨宵爱春风桃李花开夜
今日愁秋雨梧桐叶落时
烛灰眼下才无泪
蚕老心中罢却丝
孤身去国三千里
一日归心十二时
第四折:
文章旧冠乾坤内
姓字新闻日月边
今朝三品职
昨日一寒儒
三寸气在千般用
一日无常万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