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目标完成的非常好,师生关系融洽,教学过程层次清楚,学生思维被调动起来,听这样的课,深受启发。从现场分析和课后的反思,感觉吴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一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二是掌握计算法则的认知结构。三是让学生比较熟练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四是采用了比较、推理、转化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开始,吴老师创设了AA制付款的情境,四个人吃饭,一共97元,怎么付款呢?学生开始研究。最后大家得出了97÷4=24(元)······1(元) 师:每个人应该付多少钱呢? 生1:24元。 师:那1元怎么办呢?24元不够啊。 生2:那我付25元。 师:那不多了吗?你吃亏了。 生3:付款就介于24-25元之间。 [评析:AA制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吴老师设计的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是一个现实的情境,也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是真需要解决的,期间运用了有余数的整数除法,也为小数的出现铺了路。] 师:那么这1元怎么分呢?(吴老师把一张1元的纸币贴在了黑板上)自个儿想想,一会和大家说说。 生1:我列竖式解决的。(教师让学生板书) 生2:我把1元看做100分,这样计算出来就是24元25分。 生3:1元=100分 100÷4=25分 余下的1元每人付25分 生4: 1元=10角 10÷4=2(角)·····2(角) 2角=20分 20÷4=5分 每人付1元2角5分 师:你们真有办法,把1元用转化成角和分的方法就能平均分了,想想刚才是怎么分的呢?你们看看这些分的方法,对比一下,谁有事就说啊。 师:看来大家互相都听懂了同学的说法,下面我们看看列的这个竖式,有什么启发吗? 生5:我觉得这样列竖式是不是太麻烦了,把余下的1元写成10角继续分,余下的2角再转化成20分继续分,能不能简单一些呢? 师:麻烦在什么地方啊? 生6:他的竖式中写上角和分. 生7:不写行不行呢? 生8:不写单位就看不出来了,1怎么就变成10了? 生9:加上小数点啊. 师:同学们真棒,在你们交流的过程中,这余下的1元我们解决了. [评析:整个环节中一直围绕整数的除法谈探究小数的除法,围绕着学生余下的1元,2角怎么分。通过提供1元和1角的学具,让学生产生分的需要,感悟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分的道理,在提出不同余数继续分的过程中,感悟除法就是不断“平均分”,为下一步笔算除法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知道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区分计数单位,吴老师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平均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反思:这堂课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确实是学习活动的根源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它需要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吴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到的就是“你有什么事吗?”吴老师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答辩,“你有事吗?你问你们同学呀!这是怎么回事呢?谁回答他呀!整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解答的过程中,层层突破。这样的活动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核心知识和思想,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我们应该学习吴老师课堂上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在这节课上,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推理、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 我们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也会经常引导学生提问,怎么吴老师“问”的问题,感觉就不一样了呢?怎么就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呢?显然,吴老师的儿童数学观,让老师和孩子们在课堂中融为了一体,她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就已经走进学生的心里,取得学生的信任。 吴老师在课后的反思中也说:“数学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素养是重点,不能等,知识教不完明天继续教。” 吴老师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