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省吉林市,5名青少年被残杀,凶手为何这样做? | 血案系列0158

 东磊001 2018-07-11

1


1985年,吉林省吉林市。

 

当年3、4月间,吉林市龙潭山、炮台山、江沿青年园和玻璃厂垃圾堆等处先后发生两起针对初中生的特大杀人“焚尸案”和两起杀害男青年的“抛尸案”。共有三名初中生和两名男青年被杀害,案发后引起全市震惊,警方破案压力很大。

 

经过侦查,发现这四起案件共有5人被杀,从作案手段上来看,很可能是一个人所为。


因为前两起焚尸案,三名初中生明显是被钝器打击头部致死后,然后被焚尸的。而后两起案件,则是用斧子杀死被害人后抛尸路边。而现场遗留下的脚印和指纹,证明就是一人所为。


然而令警方吃惊的是,通过调查四起杀人案的被害者,发现除了第二起杀人案的两名受害者是同学之外,5人之间没有任何交集,这同以往的系列杀人案件截然不同,因为以往的案件,由于当时是85年,社会的流动性还很小,因此受害者多数都会有关联点。


面对棘手的案情,没有办法,警方只好用最“笨”的方法来侦破此案,那就是蹲守!

 

4月16日上午,龙潭公安分局大约有十余名警力在沿江一带蹲守,那天天气很好,春天的气息渐渐浓烈起来。

 

民警们在江边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男子。他大概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子约有一米八还多,手里拿个弹弓在林子里打鸟。一般来讲,像他这样年龄的人不应该这样无所事事,而且他一边打鸟一边四处乱瞅,似乎心思根本没在打鸟儿上。民警们发现情况后,感觉他很可疑,一直没有离开沿江附近,暗中监视他的行踪。

 

10点10分左右,那片林子里出现了两名初中生模样的孩子,他们也一人拿了个弹弓,抬头四处寻找树上的目标。远远的,民警们看到高个子青年慢慢走近两名初中生,和他们说着什么话。起初那两个孩子对他不太理睬,后来他们的话多了起来。

写得非常辛苦,喜欢的朋友,看完后请点击一下文中和文末的广告,点一下之后退出来就行,不需要关注,万分感谢!(如果文中广告看不到,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点一下文末广告,谢谢!或者点赞转发,都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

 

两个便衣民警化装成一对情侣,也向江沿走去。

 

“去炮台山那儿吧,那儿的鸟多。我带你们去。”高个子青年说道。

 

两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很高兴,同意了他的建议。高个子青年带上两个孩子,坐上了江边的摆渡船,奔向江对岸。在后面监视的民警们急忙乘船秘密跟过去。上到岸边,高个子青年和两个孩子有说有笑一直往炮台山方向奔去。那里在几十天前曾发生过一起中学生被杀事件,这个男青年到底是不是嫌疑人?他带着这两个陌生的初中生真的去打鸟?还是另有阴谋?

 

民警们一直紧紧跟着他们的行踪。

 

春天刚至,北方山上的树木光秃秃的,没有多少绿叶,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取得好的跟踪效果。高个子青年边走边回头,极为警惕。民警们费尽周折,尽力不暴露目标,但这次跟踪太艰难了———如果离得远,容易被他们甩掉失去目标;如果离得太近,则又肯定会被发现。

 

果然出问题了。走到半山腰时,高个子青年回头间突然发现了民警,扔下两名初中生撒腿就跑。民警们不熟悉路,随后紧追,可他跑得很快,瞬间工夫就又到了江边,坐上摆渡船,又到了市区的江沿一带。

 

民警们也很快赶了上来,穷追不舍。在新地号小区内,民警们发现该高个子男青年钻进了一栋楼的三单元,然后没了踪影。进了谁家,却不能确定。

 

为了准确掌握情况,民警们找到了居委会负责人,了解到这栋楼是经常有名大个子男青年出入,但他不是本地居民。听说他是这栋楼一名叫张燕的女子的哥哥,精神有些不好。他们听过张燕喊哥哥:“张林,吃饭啦!”

 

一个精神病人,能是作案嫌疑人吗?但依据刚才的一切,他有可能就是凶手。要不然他发现了民警后为什么要跑?

 

领导听取民警们的汇报后,分析道:“我们在炮台山的杀人现场曾发现过烤鸟的痕迹,这说明凶手或者被害人曾在该地区打过鸟,张林就爱打鸟,这是其一。其二,张林发现我们的民警后立刻逃跑,这里面也有问题。必须立刻对张林实施抓捕,不能再等了。”

 

当天下午4时,一位便衣以查水表为名敲开了张燕家的房门,躲在门后的刑警立刻冲进房内,将正在床上休息的张林按住。张林奋力反抗,如果不是警方人多,根本控制不住。张林的力气大得很,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为什么抓我!他妈的放开我!”张林大叫着。民警向张燕亮明了身份,并简单交待了情况。张林被带到吉林市公安局刑警队大院。“张林,你要老实交待问题,炮台山、龙潭山的案子是不是你作的?”侦查员问。

 

“你他妈的放屁,你才作案呢!”张林态度极其暴躁,狂叫不已,突然站了起来,几个民警迅速上前将他按住,他又骂开了。“你们这些人都该死,怎么不把你们都杀了呢!快他妈的放我出去!”

 

“张林,你是不是有精神病?”

 

“你他妈的才有精神病呢,你们全家都有精神病!”张林似乎一听到“精神病”一词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带那几个初中生上炮台山做什么?为什么看到我们就跑?”


“我乐意去哪就去哪儿,你们管得着么?谁说我跑啦?你们这些不是人的东西,都死吧!快放我出去!”张林又狂叫起来。


2


案子到这儿就没法儿审了。张林有精神病,大家也感觉到确实如此。但不管怎么样,必须弄明白那几起案件与他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民警们随后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确定张林患有精神病到底是什么程度,民警找到了张林的父母,向他们详细了解情况。

 

60多岁的张军山是张林的父亲,他叹了口气说:“那孩子也怪可怜,从小本来挺好的,但后来突然精神就不好了。这几年越来越严重,我们谁也管不了他。有几次,他精神病发作,不知从哪儿弄了只鸡,连毛也没有褪就下了锅,炖了一会儿就说已经熟了,强迫让我吃。我不吃,他就打我,没办法我只好装作吃,那也不行,他强行让我多吃,我只好一点点往下咽。那个滋味呀,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


“他是怎么得的精神病?”


“那是他上初中一年级的事了。他上厕所时,有些调皮的学生趁他不注意往他身后的粪便池电扔大石头,‘扑通’一声,孩子就吓了一大跳,回家对我们讲有学生欺负他。我们找到学校,老师对那些学生进行了简单教育后,也就不了了之。哪成想,之后这孩子的精神就一点点有些不正常,慢慢越来越重,以至于后来连初中都没有念完就辍学回家。本以为换了环境他能好些,但这么多年来,我们找了无数家医院给他治,可都没有大效果。”

 

“他在家有什么异常的吗?有没有听他说过和谁打架或者杀人的事?”  民警问。


他回家从来不对我们讲他在外面的事。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和我们说话。如果他要和我们说话的话,那我们可就怕他可能又要犯病。一旦犯病,家里没有人能管得了他。”


“他平时喜欢玩什么?”


“这孩子特别喜欢打鸟,多少年来出门从来都弹弓不离身,吉林市有鸟的地方他差不多都走了个遍,有时打完鸟他就拿回家用火烤,我们也不敢管,哪敢呀?他不打我就算好的啦。”


吉林省最有名的精神病医院就位于公主岭市,龙潭分局刑警大队决定把张林送到那儿进行确诊。


4月26日,吉林市公安局派专人护送,将张林送到了公主岭市。向院方说明来意后,张林很快被该院收治。经过一系列检测,确定厂张林确实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为进一步确定张林与吉林市区发生的4起杀人案有无关系,院方提出用电疗方法对他进行审讯。

 

27日,在电疗室内,张林被固定在大仪器上,脸部、头部等部位贴上仪器针。接通电源后,医生问:  “张林,你要老实交待,吉林市的4起案件是不是你作的?”


受到电源强烈刺激的张林脸部表情扭曲,肌肉不停抖动着。看得出来他非常痛苦,只听他大声骂道:“放你妈的狗屁,我没杀人,你才杀人呢!疼死我了,放开我,不然我杀你们全家!”


“张林,你不要撒谎,公安机关已经认定就是你了,你还是交待吧,免得受苦,”

似乎在电疗的刺激下张林的精神更加狂乱起来:“交待你妈个头,放开我!我没杀人!你他妈的才是杀人犯呢!”


几分钟后,电疗法结束了。精神病医院在张林病历鉴定上这样写道:我院自建院以来,先后以此种方法审讯了1400多例病人,他们都交待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惟独张林拒不交待,建议送精神病院长期治疗。说实在的,这医院实在是太自信了,这种电击方法,正常人就是没罪,也能交待出自己有罪吧?

 

张林真的不是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医院的诊断有误还是警方的工作有误?吉林市公安局刘彦局长会同刑警支队的领导在一起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决定对张林家进行一次深人彻底的搜查,主要目的是查找到张林作案后可能遗留的各种物证。作为一个精神病人,不排除有他在作案后将被害人的物品带回家中的可能。

 

搜查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没有发现任何被害人的遗留物,但发现了一把张林用的斧头。斧头是在张林房间桌子下面的纸箱中发现的,据张父称,自己家里从来没有买过斧头,这把斧头肯定是张林自己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

 

这把斧头有什么秘密吗?

 

警方将斧头带走了,拿到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化验。在斧头的外面,没有发现任何疑点。技术人员将斧头与斧柄拆开后,在斧柄处却发现了少量血迹。经化验结果显示这些血迹共有两个血型:A型和B型。这会不会是被害人的血迹呢?将这两个血样与被害人的血样进行了比对,最终确定了两个血样正是吉林市几个月前发生的两起凶杀案的两名被害人的血型。同两个被害人血型相同的血出现在张林的斧头里,说明他很可能就是杀人凶手,然而此人是个精神病,想要拿下他的口供比登天还难。


没办法,为了能破案,专案组只好请来了吉林市赫赫有名的预审专家——于振河!


3


说起于振河警官来,他在吉林省警界是如雷贯耳,因为他是吉林省八大刑侦专家之一,破案无数,尤其擅长审问!

 

吉林省刑侦八大专家之一的于振河


于振河接到通知后,立刻着手准备。审讯精神病人,这样的案子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于振河也是第一次遇到。精神病人不同于常人,他们的思维、情绪、语言等方面都与常人有着极大的差别。审讯精神病人,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在策略的运用上,I审讯员必须要紧紧抓住精神病人的情绪变化特点,施以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技巧,要在感情上获得对方的信任甚至依赖,才能最终达到拿下口供的目的。


接到任务后,于振河决定先走访张林的家人。


听说张林与妹妹张燕的关系要更好一些,便约了个时间,带领侦查员王杰一起走访张燕。面对民警时,张燕并没有因为哥哥的被抓而对民警有什么成见,她一直积极地配合着警方的调查工作。


“你哥哥平时的情绪变化有周期吗?”于振河问,手里还拿了个本子,准备随时记录。这可是很少见的,以往,于振河走访相关人员,一般从不带记录本搞记录。


“他每年的精神病极端发作大约有4到5次吧。每次发作时,几乎六亲不认,连我都要躲着一点。我们也总结出来了,只要什么事都让着他,由他说的去做,般没有事, 所以近两年他的病情略微好了一些。”

 

于振河问:“你哥哥平时喜欢什么东西?比如说喜欢吃什么,喝什么?”他问这个是有目的地,对张林这种人千万不能来硬的,得想办法知道他的喜好,把话套出来。

 

张林妹妹张燕想了想说:“我哥他听喜欢喝汽水,吃面包。他如果想要的话,别人必须立刻得给买,不买的话就可能要精神病发作。玩的方面,他主要就喜欢玩弹弓,已经快30岁的人了,还是手里揣着个弹弓,我们也想了,只要他不惹出祸来,他乐意玩什么都随他去吧。”


“嗯,看来他还是有些小孩子的心理。那他有没有挺怕的人?或者说他害怕什么样的人?”于振河又问,这也是他想知道的,一般在精神病人害怕的人面前,他说不定就说实话。


“年龄大的人他不怕,他怕那些身高马大的青年人。可能因为记忆里受过伤害吧,对那样的人他从来都敬而远之。每次精神病发作时,我爸我妈都弄不了他,所以就找邻居家的大小伙子帮忙制服他。一般得三个小伙子,时间长了,他在外面见到那几个小伙子都躲着走道,连头都不敢拾。


于振河一笑,说道:“看来呀,他也有正常人的心理,也有知道服软的时候。那他有没有特别好的朋友或者亲人什么的?”

 

“有呀,别看他对我爸常常拳脚相加,但他跟我们楼下修鞋的老头儿可挺好,那老头儿无儿无女,张林每天经过他的鞋摊都会坐一会儿,和老头儿唠嗑儿,甚至帮老头儿干点活儿,有一次他精神病发作了,几个小伙子也不在家,没有办法我爸把修鞋老头儿找上楼,一见到老头儿张林的病就好不少,也不怎么闹了,最终是老头儿把他领到楼下转了一圈儿才稳定了情绪。为此,我家人没少麻烦那老头儿呢。”


“那老头儿为什么能稳住他?你知道吗?”


“哎,那老头儿平时没什么花销,总给我哥买汽水、面包什么的,张林一向他要吃的,他肯定给买这些东西。张林跟他关系铁极了。他甚至扬言不要我爸了,要给那个修鞋老头儿当儿子,就因为那老头儿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你们说好笑不?”


“张林还挺有人情味呀。”于振河大笑起来。

 

进行一番问答后,于振河心里有了底。他开始分析系列杀人案的案情。虽然按精神病医院的结论,张林根本不是犯罪嫌疑人。可从警方已掌握的各种情况分析,于振河认为张林必是嫌疑人无疑。


4


因此,4月30日,于振河决定亲自去精神病医院接张林回吉林市。从吉林市出发前,于振河特意买了香肠、面包和汽水,他知道张林爱吃这些,他是有意用这些东西获得张林的好感,拉近张林与自己的距离。只要距离近了,那么以后的审讯工作自然好开展。

 

在医生的监护下,张林兴冲冲地上了挂着地方牌号的警方车辆。没有用警车接张林,主要是考虑到他的情绪反应问题。张林上了车后,依然没有摆脱掉那股子兴奋劲儿。于振河有意安排张林坐在自己的身边,车子启动后,他问张林:“张林呀,在这儿待得怎么样?”


“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张林一愣,显得有些意外。这时他感觉到坐在车上的几个人他一个都不认识。除了于振河外,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也是于振河特意安排的。


“我当然知道你了,是不是不愿意让我来接你呀? 你不愿意走,是吧?不愿意走的话我们马上回去,把你再送进医院。”


“别.....,老头儿,可别送我回去。那里面不是人待的地方。别提了,他们用电电我!还把我捆起来,弄得我浑身生疼。” 张林开始诉苦。

 

“那你到底喜欢不喜欢回家?”于振河又笑着问。


“我当然想回家了。回家就可以找修鞋老头儿喝汽水、吃面包了。”张林高兴地说,“我现在就饿,我要吃的。”


“要回家也不是不可以的,但你要和我们好好配合,好好和我们谈事。听到了吗?能不能做到?”


“能!能!我一定能。但我没有杀人,他们总说我杀了人,可我没杀。真的,不骗你们。我要吃的,我要喝汽水!”张林突然有些急了,说话的声音有些变大。


虽然如此,于振河还是没有立刻把准备好的食品拿出来,而是先稳了一阵儿。如果随便把吃的给了他,他一定印象不深。


“我姓于,你叫我于叔就行。听到了吗?我也有汽水、面包,你可以吃,但条件就是你得听我的话,不然,你就什么也吃不到了。”


张林点点头,目光一直盯着于振河的手。汽水拿出来了,面包也拿出来了。张林一把夺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于振河一行急速行驶了约5个小时后,到达了永吉县万昌镇,此时已是中午12时。张林又开始喊饿,但带来的面包和汽水已经全让他吃光了。几个侦查员也说应该吃点东西,反正离吉林市区不远,倒不如吃点东西再走。


他们下了车,5个大汉将张林夹在中间,进了路旁的一个小饭店。在包间内,于振河让侦查员们都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菜,然后转过头问位于墙角的张林:“张林呀,你愿意吃什么?点一个菜吧。”张林没有吱声,带着怀疑的目光瞅瞅四周的几个侦查员。于振河知道,他心理上已经对几个侦查员有了怯意,这种效果正是目前所需要的。


“没事的,张林,有于叔在,你不用怕,要吃什么就说吧。于叔让他们给你做好吃的。”于振河笑了。


“我要吃土豆丝!”张林脱口而出。于振河一听,心想你没要龙虾已经不错啦,土豆丝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些措施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再次上车往吉林市区行驶的途中,张林雷打不动地坐在于振河的身边,一口一个“于叔”地叫着,表情也自然了,话也多了,情绪也上来了。


到达吉林市,于振河开始了对张林的第一次审讯。

警方审讯张林


在一间经过特殊布置的房间内,于振河、王杰还有两名未着装的民警与张林面对面。张林坐在靠墙的沙发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以前审讯时给他留下的不良印象。


“张林呀,你说于叔对你好不好?”于振河说。


“好,比我爸对我都好。”张林说,“他那个老东西,生了我却不管我。我早晚有一天要弄死他。”


于振河不禁一惊。张林确实有犯罪倾向,那他的犯罪倾向又来源于什么?张林有精神病,这已经得到了确认,但大凡精神病人都不正常,甚至不知道躲避法律的制裁,而他为什么又会有逃避打击的意识呢?


“张林呀,可不能那样想。你爸把你带到世界上,你应该感谢他才对,应该孝顺他才对。”


于振河说道,“张林呀,听于叔的话,好不好?”


“好,我听你的,不杀他。于叔,我听你的,你给我买汽水喝、买面包吃,好不好?”张林开始有些犯傻相了。于振河心想,原来他也会得寸进尺,看来这面包和汽水要没完没了的,似乎不给面包和汽水自己就不是好于叔了。


“行,你要吃什么于叔给你买什么,但有个条件,你得和于叔说实话,行不?”


“行!”一听到有面包吃、有汽水喝,张林痛快地答道。


“你说实话,你是怎么杀的人?和于叔讲讲过程。”于振河单刀直人。


“谁说我杀人了?我没有杀!老于头,你放屁!”  张林的火气顿时就上来了。如果旁边不是站着两个身强力壮的民警,张林不知道会干出什么麻烦事。


就在这时,门开了。走进来的是上次主审张林的侦查员刘春和,刘春和笑嘻嘻地进广房间:“哎哟,小张又来啦?在公主岭待得怎么样呀?” 

 

他的话还没有问完,就见张林“忽”地站了起来,直奔刘春和面去。早有准备的两个侦查员直接将他按住了。可尽管这样,张林还是破口大骂刘春和:“去你妈的,你没死呀!我扒了你的皮!你老说我杀了人,我先杀了你们全家!”刘春和夺路面逃。于振河强忍着没笑出声,审这个张林,看来真得用点智慧,要不然还真难拿下他的口供呢。

 

整整一天,于振河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张林完全与自己靠拢,服服帖帖地将案件交待清楚。张林是个精神病人,这一点无法忽视。他与正常人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情绪变化规律、情感表达方式。但是,也许他的这些不同之处里恰恰隐藏着可以使他驯服的突破口。

 

第二天,于振河本来说好了要与家人一起到外地玩两头,但本案使他不得不问家人作了承诺:来年吧,再放假时一定带你们出去玩几天。


张林被放到监所里,进来之前,于振河见了他最后一面,只见于振河指挥其他人这样那样地干着活。他们也都这样称呼于振河:“于处长(处级侦查员),我们一定照办!”张林感觉到,这个老于头一定是个大官!

 

“张林呀,进去后,有什么麻烦事的话找于叔,于叔替你作主!”于振河笑呵呵地说。张林没有言语,心想你们都让:我讲什么杀人,我才不求你们呢。管教民警带着张林,进到监舍内,从来没有进过监舍的张林突然感觉自己对这里充满了恐惧之情。

 

每个号所里都有十多人,那些在押人员都剃着光头,浑身是疙瘩肉。张林不敢和他们说话,也不敢正眼看他们,甚至不敢喘大气。监所内的伙食也每顿都是家常便饭,当然没有汽水、面包好吃。想想汽水和面包,再看看眼前的饭菜,张林就难以下咽,但没有办法,肚子饿呀!


这还不是最折磨人的:监所里每天都在固定时间要求所有的在押人员静坐思过。张林不是个能坐得住的人,他总想动一动。可不知道是管理员故意安排,还是自己命不好,张林身边坐着4个壮汉,个个都像铁塔一样。只要张林略有动作,他们就立刻瞪着眼睛对他,还用手指着他的鼻于:“你老实点!小心挨揍!”


张林很知趣,他知道他们中间任何一个人都够自己对付的,何况现在他们共有4个人。他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气,可也没有办法。张林心想,什么时候到头呀,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过去?他开始念起了于振河的好。

 

他突然想起了进监所前于振河说的“有事找于叔呀,我替你作主”这句话。对了,为什么不找老于头呢?这里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我要找我于叔。”张林先后几次对着管教民警提出要求。


5


再次提审张林是三天后的事了。那天审讯之前,于振河又买了汽水和面包,放在抽屉里。张林进到屋内看到于振河立刻就跪在地上:“于叔,我求你啦,你帮帮我吧。”

 

“孩子,快起来。怎么回事,于叔前两天出差,有事的话就和于叔说,于叔替你作主。”于振河显得与张林很亲近,也很认真,其实他心里憋不住笑,监所里的一切都是他安排的。


“于叔,你和他们说说吧,你是干部,说话他们一定会听。别让我回那个号了,他们总折磨我。我怕他们还不行吗?”张林咧着嘴,任凭两个侦查员怎么拉也不肯起来。


“孩子,快起来。起来和于叔说,于叔给你作主了,你放心吧!”


听到于振河表了态,张林马上站起来。“于叔,我天天喝汽水,我要吃面包!”


“汽水是有的,面包也是有的,但是,张林呀,你不和于叔说实话,我怎么能给你吃呢?”于振河板起了脸。


“我说还不行吗?我说,我什么都说。只要别让我再回那个号,只要给我汽水喝,给我面包吃就行。”


“好,你记着呀,你自己说了要交待杀人的事。一定要讲实话。”于振河掏出面包和汽水,递给张林,张林立刻大口吃了起来。吃完后,他就开始交待杀人的原因,以及那4起案件的全部杀人过程。

 

原来,张林的母亲患有轻微的精神病,也许是因为遗传的原因,张林的性格里也带有些轻微的神经质或者准确地说是精神不正常的东西。

 

他的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往来。虽然长得很高,很惹人注目,可他根本不合群。他的性格和为人就像他的大个子一样,在校园里绝对是一道风景。时间长了,有些调皮的学生知道他很老实,就开始拿他逗乐,他也不恼,常常不声不响地就由着他们乱闹一气。

 

大概在上初二时,有一次张林去厕所。两个男同学发现情况后,欺负他老实,就想了个鬼主意吓吓他。


他们偷偷绕到厕所后面的粪池附近。时值夏季,雨后粪池里都是高涨起来的脏水,向里一扔石头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他们挑了块很大的石头,趁四周没人,向粪池里一拋,只听“扑通”一声,把正聚精会神用力排泄的张林吓了一大跳,

 

“谁?他妈的谁干的?”张林感觉大脑有些发热,稍后才意识到是有人在捣鬼,就破口大骂起来。这一骂不要紧,那两个学生更来劲儿了,捡起石头就往厕所里砸去。其中有两块石头不偏不倚打在张林的脸上。

 

受到惊吓和打击后,张林提着裤子跑出来,“去你妈的,有能耐别跑!我于死你们!”学校很多学生都看到了这一幕:张林穿着短裤,外面的长裤脱在膝盖处,一路小跑追着前面的两个同学。不久,校园里就广为流传这次事件。


虽然老师对那两个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张林的精神却似乎开始不正常。也许与这次事件有关,几个月后他的精神就显然与常人不同,常常无缘无故地发怒,而且还会做出一些让人不可理喻的事。人们都说:“张林这孩子,精神越来越不正常啦,可别像他的那个妈!”事实上,张林比他母亲要严重得多。之后不久,他就辍学了!

 

张林说,辍学以后,有时看到陌生人他就觉得很像当年用石头砸他的那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内心便越来越产生了强烈的杀人欲望。这种欲望一旦到了非爆发不可的地步时,就酿成了惨重的杀人案。

 

他作得第一起案件是在龙潭山上,这天张林拿着弹弓在山上溜达,看到一个逃课的初中生正在打鸟,也喜欢打鸟儿的张林凑到跟前,两个人有说有笑地一起玩了起来。


后来,张林建议把打到的鸟儿用火烤着吃,那个初中生也欣然同意。他们升起火,把鸟儿用树枝串起来,烤着烤着,张林的眼前忽然一下出现了奇怪的幻觉:这不是当年在厕所里用石头块打我的那个学生吗?他怎么会在这儿呢?这可是个好机会,我得报仇!


趁对方不注意,张林用路边的冰块从后面狠狠砸向初中生的头部,对方应声倒在地上,没了性命。他又想:鸟儿能烤着吃,人也能烤着吃吧?于是就用火将他的尸体焚烧了。

 

第二次,他又到了炮台山,又遇到了两个逃学打鸟儿的初中生,用几乎同样的手段把两人杀死后,他跑到山下的一一个工地保卫科,拿走了一瓶柴油还有一根木棍,回到山上用柴油将学生尸体焚烧,拿着木棍扒拉着火堆,还唱着歌,仿佛在玩耍一样快乐。

 

另两个受害的青年,一个也是精神不好。一天,张林在江沿一边打鸟,那次张林带了斧头,巧遇被害人赵文军在江边散步。他们搭上话,说着说着,两人发生了争执,张林恼火又产生了幻觉,觉得眼前这个人像中学时欺负他的同学,遂操起斧头将赵文军砍倒在地,然后抛尸江边,独自扬长而去。

 

最后一次被他打死的是吉林市玻璃厂某工人。中午时,那个工人从工厂跳墙出来,恰巧遇到了正在墙外打鸟儿的张林,“你干什么呢?别干坏事!”工人吓唬他。听到这话后,张林眼前又出现了幻觉,觉得初中时的这小子又来了,于是冲上去操起斧头将他砍死。

 

为了核实张林交待的情况的准确性,于振河带着张林到4起案件的现场进行了复核,结果证实,现场情况和张林交待的完全一致!

 

鉴于张林患有严重精神病,案子破获后,他又被送到公主岭市精神病医院接受长期治疗。从医务人员传出来的消息称,张林在精神病医院一直叫嚷着要杀死三个人:第一个人是他父亲一一他生了自己却没教育好自己,没有给自己好的生活环境;第二个人是他妹妹张燕一张林怀疑是妹妹举报了自己,才导致自己被公安机关抓获了。第三个人就是于振河一一他骗了自己,不然自己不会又回到精神病医院。


他的病情轻重如何,可见一斑!说实在的,张林的病本来可能没那么严重,之后成了精神病很可能就是由于校园霸凌造成的,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